也谈电子白板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时间:2022-06-21 03:06:24

也谈电子白板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摘 要] 本文首先浅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然后介绍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原则,并对其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整合

回顾曾经的学习生活与教学生活,笔者发现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走过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时代,走过了投影仪、幻灯片时代,走过了电脑加数字投影仪的时代,走进了电脑、投影仪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时代. 坦率地说,这样的进步速度是极快的,快得即使年轻人也难以及时跟上这个时代潮流,具体就体现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还没能完全发挥,更多的还只是充当黑板或投影幕的作用. 面对今天小学生的学习需要――笔者注意到现在的小学生其实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非常熟悉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了,电脑的普及使得学生不再对电脑本身有多大兴趣,这就意味着凭着硬件的新颖性已经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了,而点读机之类的辅助学习工具,也让学生在家就能体验互动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面前摆着白板却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其互动性,那自然也就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挥电子白板应有的作用. 考虑到这一情况,笔者近年来对白板技术在小学数学上的互动作用发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浅显的收获,现在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以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起到哪怕是小小的促进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浅析

激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浅层的、表面的兴趣,也就是学生对新奇事物产生的那种兴趣. 但这种兴趣往往不能持久,故几日过后学生就会视若无睹,因此浅层兴趣不能当成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努力的重点;二是白板促进数学理解的兴趣,这种兴趣往往体现在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出现困难时,白板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数学理解;体现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化解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电子白板得到有效的化解. 当学生体验到这种作用之后,他们就会对白板促进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是持久兴趣的一种表现,而我们要追求的就是这种深层次的兴趣,我们可以将这两个“体现”通过以下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

例析1 当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遇到困难时白板作用的发挥.

理解数学知识是学习过程的核心,问题在于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那么容易为学生所理解. 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中“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我们说学习这一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问题也往往出现在这个方面,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他们还不能完全顺畅地通过思维加工来完成空间上的图形旋转,所以他们可以依靠的仅仅是生活中看到的有关旋转事物积累的经验,比如风扇和手表的指针等,但这样的经验如果直接在课堂上应用,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因为我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将生活情形转换成数学对象,这种转换,以前都是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来实现,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理解出现难以对接的情形时,学生的学习困难就会出现. 此时,白板技术就能发挥中介作用!

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在引入了生活中的旋转事例之后,挑选其中的典型对象,简化成数学图形之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旋转功能实现旋转. 旋转的过程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亲身体验一下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旋转后与旋转前的区别,发现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的区别. 有了这样的经验积累,学生就会形成形象、生动的思维加工对象,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旋转的理解. 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旋转功能,可以让学生亲手去实现旋转,生成直接经验来支持学习. 显然,这里白板发挥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

例析2?摇 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遇到困难时白板作用的发挥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某个数学知识是否得到真正理解的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注意到,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说课上听得懂,但题目不会做.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难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模型,而白板却可以帮助学生跨过这道坎.

如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中,我注意到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一般只能解三角形“正放”(底边水平)时的面积计算,而当三角形任意放置时,这部分学生就会觉得有困难. 这种看似幼稚的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学生缺乏变式训练的情形,因此笔者利用白板的特性来帮助学生化解这个问题.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利用电脑中的几何画板程序,借助白板帮学生重新强化“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 由于几何画板具有动态功能,而白板具有可擦除、可重复、可旋转、可平移、可拼凑、可切割、可变色、可加阴影等功能,能够极大地满足知识强化过程中的各种需要,比如一个三角形生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再旋转,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中切一个三角形再补到另一边去.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将任意放置的三角形进行类似程序的处理,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形成三角形只能“正放”的思维定式,从而产生一种更为广泛的认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原则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白板技术在小学课堂上的运用不应为运用而运用,而应该用于当用之际. 根据笔者的研究判断,我们提出了如下几个原则.

1. 促进学生思维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思维障碍,这些障碍的突破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当白板技术能够发挥突破作用时,我们可以优先选择白板技术. 因为白板具有直观、便捷的特点,用之成本也较小.

例如,在线段、射线、直线的知识学习中,用白板展示出三者的形成过程,那学生面前出现的将是十分形象的画面:从一个点开始,向两边延伸,忽然遇到两个点,延伸停止了,这时得到的就是线段;从一个点开始,向一边无限延伸,射线就得到了;从一个点开始,向两边无限延伸,直线就得到了. 这种形象的手段对于学生在思维中形成线段、射线、直线的表象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 化解教学难点原则

教学难点往往难在没有有效的化解手段,故而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困难.

比如,在教“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由于所学知识点是空间立体图形,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思维难以构建立体图形的困难,而教师又讲得不大清楚,因此这一知识点是常见的难点之一. 这一难点如果利用白板技术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 笔者利用白板技术,首先跟学生一起研究得出一个正方体有六个大小相同且是正方形的面,把它们在白板上“组装”起来,便得到了一个正方体;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学生也知道需要六个面,但六个面之间是什么关系却一下子想不出来,所以当我给学生提供多个面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并组装,结果出现了许多无法组装出长方体的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再引导学生去认识长方体六个面的大小对应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 辅助完成学习原则

尽管这一点在上面已经有所阐述,但还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一原则,因为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教学手段,其在引入教学时总容易吸引几乎所有的教学目光,这对于数学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认为,无论怎样的教学手段,都服务于数学教学,因此,目前较为先进的白板技术在课堂上的定位也应该是辅助完成学习,而非其他.

我们认为,遵从了上面三个原则,白板技术就会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绽放出应有的异彩,既不会成为喧宾夺主的电脑技术泛滥情形,也不会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机械点缀.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白板技术能够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益补充,出现的场合也恰到好处.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整合思考

自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小学课堂以来,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这项工作多由教育主管部门的装备部门(如装备室)来推动,而教研部门(如教研教室)的重视程度却相对不如装备部门热情.

这给笔者的启发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在装备部门那里,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重头戏,而在教研部门那里却更看重教学手段有效地与教学整合. 当然,我们认为后一种思路能更加促进教学手段与教学的紧密联系.

笔者以为,在研究白板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数学,其次要考虑的才是白板技术. 研究了数学教学的需要,就会搭好整个课堂的架构,在此过程中再去研究哪些地方应用白板可以让课堂变得更有效、更有趣、更有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 下一篇:数学学程单和周末任务型自主学习单实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