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粹纷呈 各擅古今

时间:2022-06-21 01:47:23

【摘要】 在当代中国画坛,闽籍中国画名家荟萃,占据较高的地位。“鸾翔绘集”画展的举办,构筑了艺术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在家门口观赏当代闽籍中国画名家高水平作品的同时,感悟他们创作的特征,领略他们的作品特点。

【关键词】 闽籍画家;中国画;创作特征;作品特点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正在福建博物院举办的“鸾翔绘集――当代闽籍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是一次全国闽籍代表性国画家交流的盛会,让我们在家门口观赏到一次高水平的国画展。

这个展览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内容。

第一,以中国美院为主干的省外闽籍国画家,他们在创作上都带有很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来源于他们平时练就的扎实的基本功,也来源于美院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氛围。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自信还来自于他们在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活动中所形成的审美自觉性。有了这样的主心骨,再加上经验的积累和自由的创作环境氛围,他们就能够以一种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投入到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让人觉得画得很放松,同时也很有讲究,有个性又不失法度,根子扎得很深又不滞于刻板。

第二,省外的闽籍国画家们的创作,不仅是重视画面形式效果的表现,而且更是讲究细节内容的刻画,也就是能够画进去,不流于虚张的形式和笔墨技巧本身。画人物的,能够用精当的线条笔墨,言简意赅地勾勒出画面人物的性格特征、情绪表情。画花鸟的,也能够利用传统的笔墨表现技巧营造出一种极其自然的环境氛围,让画中景物逸趣横生,生机盎然,极尽自然之能事,显写意之精神。

第三,在省外闽籍艺术家们集体表现当中,还有一个突出的价值特征,那就是用心专注,格调高雅。前面讲他们画画普遍能够画进去,把画面形式内容的肌理经纬编织和组织得很密实,有厚度,产生了耐看和耐品味的审美观赏效果。而这一切的实现,归根结底,就是在创作时,画家们能用心,肯投入。张彦远在讲述吴道子画画成功的秘诀时,就说到这一点,即“守其神,专其一”。画家在创作时若能做到这一点,在内在感觉的作用下,把自己的感情熔铸到勾勒点染的笔墨技巧的应用和画面形式的组织经营当中,就能够创作出不俗的作品,产生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

第四,这次参展的省内画家,可以说都是福建省内国画创作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创作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也都有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在审美认识和技法表现上也都自己的独到之处。与省外闽籍参展国画家相比,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和个人表现欲会更加强烈些,显示出他们急于融入潮流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急切心情和愿望。

以下是对十二位参展画家的整体性阅读评价。

首先我们按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科来分。先说人物画,现代中国绘画成就最大的领域是人物画,因为它借鉴传统的部分不是特别多。以前的传统人物画所用的技法和语言都是借鉴山水和人物,传统中没有独立的人物画技法和语言,所以很多F代人物画大都是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当代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心里会有疑问,我这样画合不合规矩?适不适合?我认为这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人物画是有现代传统的,传统中国人物画的经验是不能够解释现代中国人物画的成就的。我们应该放弃分门别派的成见,中国人物画在技术上的现代传统特别珍贵,它包涵很多东西,但总的来说它与西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经验在晚清之前是缺失的,因此我认为当代人物画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这是现代人在创作人物画时总结出来的特殊经验。

此次人物画参展四人可谓尉氏一门,尉晓榕先生及门下弟子李桐、陈铎、卢志强。尉晓榕先生不到30岁即有中国人物画天才之誉,其素描与造型为当代翘楚,虽出身国美,实则受西方一路影响极深,近20年来,尉先生复归传统尤其是写意一路,深得堂奥,出神入化,早已溢出人山花分科,直抵无体不妙、无所不能的宗师境界;李桐先生是尉先生高弟,才分卓然,品质精纯,又深得唐宋元明中国宗教壁画精髓,其画作极少回闽展出,此次大受关注,假以时日,必成大家;陈铎先生是近年来闽省新崛起的中国人物画名家,素描与造型有尉先生之才,而深入民间,得戏曲人物写生之妙,或泼辣或神秘,别有一格;卢志强先生的画受米开朗基罗和卡拉瓦乔的影响,比如注重人体的解剖学知识,对光影的表达和转换,却能够用传统笔墨的审美趣味去表现出来,在创作中表达一种现代生活经验,极尽其妙。这四位先生的中国人物画取向足以成为闽省当下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标本。

其次说山水。曾宓先生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已为国内评论界誉为宗师级大匠,实为八闽之光,此次展出的9幅作品气势撼人,融综国美两位开山大师黄宾虹与林风眠为一炉,既浓密深厚又苍润华滋,东西兼融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创造性风格应是中国山水画未来出路之一。

林容生先生是本省生长成就的杰出人才,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已经是中国新青绿山水的领军人物,设色丰润,敷彩精妙,其艺术风格与造诣常见诸报端杂志,亦无需细述;林海钟先生是此次参展画家之最年轻者,然其对于传统继承却最为显著,画面虽小气象大,12幅西湖册页由明清直溯唐宋,法盛且笔墨精悍,又禅意盎然,书卷气十足,足以为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之课徒稿;陈北辰先生近20年一再倡导写生创作,以印象派方法入中国山水画创作,在闽省影响极大,其借西开中之法足堪个案研究。

最后说花鸟。央美姚舜熙先生的大花鸟气象是北派代表,设色华丽奔放,充满现代性之视觉冲击,而线描钢筋铁骨,较之陈子奋先生有出蓝之妙;王和平先生为闽省非学院派出身之代表,然传统功力深厚,诗书画熔一炉,是中国“新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赵跃鹏先生乃国美正脉,研明清而窥宋元,法度之盛如兵家武库,又得西洋造型之精妙,如虎添翼,已是东南名家;薛君宁先生本是人物名家,近10年深研花鸟,看似乎逸笔草草之间,深得传统与现代混合氤氲之趣,别开路径。

十二名家,概然而论,言犹难尽,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徐奉彬.大众心理在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

[3]王子健,马振庆.色彩心理作用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3(2).

[4]姜萌.博物馆自然采光的设计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

[5]王悦.受众心理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受众选择心理在大众传媒中的定位[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6]马尔科姆・英尼斯.室内照明设计[M].张宪,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整合新目标英语七(上)“预备篇”,帮助学生树立... 下一篇:警惕大学沦为“排行榜里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