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桥上\下转盘及滑道的施工

时间:2022-06-20 08:37:14

转体桥上\下转盘及滑道的施工

摘要:转盘是转体施工的主体,笔者参加了某高速公路转体桥的施工,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铰支承,本工程采用中心转体法施工,转体工艺要求严格,科学施工,现对该工程上、下转盘及滑道的施工作一介绍,与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转体桥混凝土铰支承上、下转盘施工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基本概况

该工程承台高2m,宽7.4m,长17.2m,下转盘设在承台顶面中央位置,直径2.5m。

下转盘磨心顶中间放DW=20cm的钢柱用以定位,下转盘磨心顶距承台顶面为40cm。因转体需要,在承台中间设置Rn=420cm,宽30cm的F4板(四氟板)滑道。

上转盘为墩身顶部(上墩帽)的一部分,其宽4.6m,高1.5m,长12.6m,在转体结束后在上墩帽与承台之间用混凝土灌实。

2、主桥承台下转盘及滑道施工

施工顺序:承台(环道)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钢柱支架安装下转盘钢筋制作安装承台C60和C30砼浇筑下转盘模板安装固定定位钢柱安装固定安装滑道钢板测量平面位置及标高校正钢柱、下转盘模板及滑道钢板下转盘球面砼施工养护。

2.1承台(环道)下转盘钢筋制作安装及注意事项:

严格按图下料及配置钢筋,钢筋焊接点的位置应严格按规范错开,同时按要求保证必要的搭接长度,由于承台面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有人员踩压,同时浇筑的冲击力也可能造成钢筋骨架的变形,为此视结构稳定设置架力钢筋。下转盘钢筋严格按球面弧形下料制作,施工时定位钢柱位置钢筋应错开,但不得断开,且下转盘面层钢筋宜采用焊接,若采用绑扎时,扎丝应弯头向下,不得向上;钢筋的球面保护层厚度均匀一致,绝对禁止面层钢筋无保护层,否则将为以后球体磨合带来困难。架力筋布置必须满足骨架不变形,尤其在下转盘位置更为重要。预留槽口的钢筋网安装位置准确,确保顶推施工时槽口不被破坏。

2.2承台模板制作安装:

承台模板采用矩形通用模板,用钢管支撑加固,螺栓拉杆拉结。下转盘模板采用工厂专用钢模,加劲箍(法兰箍)的作用为防止定型钢圈(下转盘模板)变形,加强刚度。连接螺栓是将二个半圆钢圈连接成整体。设置调节螺栓的作用是调整整体定位钢圈的标高,使其上顶面高程一致。

2.3定位钢柱制作安装:

定位钢柱采用ZG45,长=50cm,D外=20CM,工厂定制加工,顶端钢柱头倒角、圆滑,在中心位置钻一小孔,孔径不宜过大,作为下转盘,浇筑球面砼用弧形刮尺定位用如下图1,钢柱安装基座如下图2。

钢柱安装作为一个独立体系与承台钢筋互不影响,用70*70*8角钢焊接支架,下面与承台底板接触处用混凝土护脚稳定,上部钢柱与铁板直接焊接,安装时垂直偏差不超过1mm,标高不超过1mm,随着混凝土浇筑的上升随时检查和校正。

施工要点:钢柱基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整体稳定性。钢柱定位准确,确保钢柱中心与下转盘中心同心。严格控制钢柱安装垂直度。钢柱基座撑脚与承台底面接触处用砼固结,防止基座产生位移。钢柱中心小孔混凝土浇筑前用封箱带封紧,防止砂浆进入。

2.4承台(环道)砼、下转盘砼施工:

2.4.1设计要求:承台、环道砼标号为C30,下转盘底部与球体砼标号为C60。

2.4.2施工准备:砼采用商品砼,两台泵车同时施工。混凝土应具备初凝时间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不宜过短,以便于施工,由于承台体积较大,在混凝土施工中,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同时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由于C60砼作为球面砼时,不宜掺粉煤灰,必要时,考虑埋设冷却管循环水冷却,循环出的热水养护台身,以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混凝土裂缝。

2.4.3砼施工方法及要求:选用两台泵车,泵车1进行下转盘C60分层砼施工至承台顶面球体,磨心C60砼人工喂料,小直径振动器振捣;泵车2进行承台C30砼分层施工进行至承台顶面。C60砼与C30砼施工顺序为(见示图):12345678910111213。施工时确保砼能在上一层砼初凝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严禁泵嘴对准定位钢柱及定位钢圈基座,注意磨心C60砼入模前,认真测量,校正定位钢圈平面位置和高程,及时校核定位钢柱。

3、磨心体和环道的施工

3.1下转盘定位钢圈制作与安装

制作:模板采用5MM厚钢板加工,分二个半圆。内径D=250CM,H=30CM,如下图:

安装:当承台混凝土浇至顶面后,将转盘周围3m处的标高控制在-1cm内,并在中心周围255cm处预埋6Ø12螺栓,混凝土终凝二天后进行定位钢圈安装,以钢柱为中心在承台顶面设置2.5m直径圆线,钢圈的标高由调节螺栓调节,位置由预埋螺栓固定,安装完毕后用标尺检测周围各点标高。施工要点:①认真测量放样,确保调节螺栓位置准确。②校正高程时,通过调节上、下调节螺母来完成。③定位钢圈顶面各部位的相对高差严格控制,高程测量时,必须使用毫米标尺,精确至1MM,估读至0.1MM。

3.2磨心体

砼入模振捣密实后,初步整型,然后用带有球面弧形的刮尺,中心套住钢柱中心孔,另一端沿钢圈项面反复刮动,直到磨心球面圆顺,然后抹光成型。(如下图)

砼的养护采用湿麻袋养护,磨心砼应尽早拆模(不得缺边掉角)增加其散热速度,覆盖湿麻袋,浇水养护,不得脱水。

3.3环道的施工

此次环道设计的半径为 4.2米,长为10.8米, 宽为40CM环道钢板厚为10MM,上面贴5mmF4板。施工方法为:①F4板与钢板在车间填充橡胶粉,加热硫化,同时加压成型,F4与钢连接分块拼装,每块为120cm-150cm。②混凝土终凝后1d,根据技术交底内容,待砼强度达到50%以上时,用环氧树脂粘贴钢板F4板,并用膨胀螺栓固定,拼接缝平顺,如有错板用扁凿修平。③上转盘环道处设计刃角,上下之间间隙为3mm,预留3mm间隙的方法为:用300mm*300mm*3mm 不锈钢板垫在上下。④滑道之间,间距为1m,刃角与上承台一起浇筑。建议:上下滑道之间不设间隙,避免转体过程中向一侧倾斜增加推动力,对桥体标高和受力产生影响。

4、上转盘的施工:

施工顺序为:准备底模安装钢套筒钢筋及预埋件制作安装侧模制袋砼浇筑(先浇段)养护 磨后固定 模板制作安装砼浇筑(后浇段)养护

4.1模板工程

4.1.1底模:先在四周围用砖砌成20CM高,中间用黄沙填充密实,用2CM厚砂浆抹面,涂隔离剂作底模,下转盘磨心用塑料薄膜覆盖,封箱带粘贴。钢柱用塑料薄膜裹,然后钢套筒套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4.1.2施工要点:填充黄砂必须密实;隔离层涂刷均匀,严禁漏涂;下转盘磨心薄膜覆盖时,必须等砼水分蒸发量极少时封闭,并抽成真空,避免上转盘砼浇筑时,因管内空气排不出,而影响上转盘凹面的平整圆顺;滑道施工时,确保砂浆不得进入滑道内。

4.1.3侧模:侧模竹胶板制作,钢管支撑,常规施工。

4.2钢筋工程:

底模施工结束后,即可进行钢筋安装,钢筋采用车间成型,现场绑扎,严格下料比度,钢筋焊接点的位置严格按规范错开,同时按规定满足必要的搭接长度,先浇筑钢筋和后浇段钢筋断开位置应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先浇段预埋吊点位置应保持准确。

施工注意事项:上转盘磨心钢筋安装(保护层必须均匀一致)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焊接时,焊渣严禁飞溅在下转盘磨心上,以防烧坏薄膜,同时用完的焊条根不得丢弃在磨心上,避免磨合时的困难;磨心钢筋最下层最好采用绑扎,扎丝不且过长,且弯头向上。

4.3砼浇筑:

砼采用泵送混凝土。砼施工时,振捣应密实,采用分层浇筑法施工。施工要点:①泵嘴避免直接对准磨心,以防砼冲击力导致磨心钢筋保护层不能满足要求。②插入式振捣时,棒头应提升5CM,不能碰到磨心,以免损坏磨心薄膜,失去上、下转盘隔离作用。③养护采用湿麻袋,浇水养护。

5.上、下转盘磨合:

上、下转盘的磨合一般采用干磨法施工。

5.1准备工作:①搭设简易龙门架,纵向用二片贝雷片组合,挂四只20T手拉葫芦,用于起吊上转盘(如下图)。②安装两台同步卷杨机于上转盘外两侧,磨合时使用。③清理上下转盘间黄砂及砂浆层。

施工顺序如下:①垂直起吊上转盘②清理上、下转盘间黄砂及砂浆③清理三夹板及塑料薄膜 ④上转盘就位⑤磨合⑥起吊上转盘⑦检查合格(不合格重复④)⑧清理磨粉涂剂⑨上转盘就位固定, 折除龙门架。

5.2施工方法:

上、下转盘磨合是转体施工的关键工序。先用二台同步5T卷扬机一端固定上转盘,另一端连接卷扬机,同时起动,速度不宜过快,使上、下转盘平衡转动,转动方向同转体方向,转动过程中防止钢丝绳对上转盘砼边角的损坏,应加强成品保护,磨合过程中,经常检查磨合情况,清理磨粉,磨粉积聚过多,影响磨合速度和效果,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磨合达到摩擦系数μ=0.08,满足要求,初步测算人工推动磨盘时人员数n。

G=3*4.6*1.5*2.5=51.75(t)

Ff=G*μ=4.14(t)

每人平均推力F为0.075t

n=4.14*1.25/6*0.075=5.75人

取小值n=5人。

以上计算说明,在施工过程中,5人距中心6米能推动磨盘转动即可。磨盘磨合经检测合格后,即可涂剂,上转盘定位后固定拆除龙门架,进行上转盘后浇段施工。

上一篇:提高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的对策及建议 下一篇:通过精细化施工控制浅埋暗挖CRD法(5层10导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