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之城 第2期

时间:2022-06-20 05:54:20

据说,上海地面上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塔有9座。松江竟坐拥了5座,且每座都有腔有调,不但养眼古今,还给人以丰富想象。

先看一则真实故事:20世纪90年代,有一世界著名跨国集团总裁来松江考察投资,总裁是年逾古稀的日本人,一路上听了许多领导费尽口舌介绍松江投资环境如何好,他只是微微含笑,少有言语。连续三天,谈判未果。松江方面急了,却又无计可施。最后一天是参加活动,这位总裁看到了一座塔,顿时两眼发直,双腿难移,问得仔细,看得入神,如朝圣者在塔前慢慢转了三圈,临走时迸出一句话:就这样,投资在这里了!不久,一座拥有几千万美元的企业在松江亮相了。有人不解,问总裁此乃何故,总裁笑答:一座塔能在这块土地上经历900多年而保存完好,足见松江人文环境之优越,企业办在这里,还愁没有好风水吗?!

这位总裁所饱眼福的,是松江的方塔。方塔是上海的名塔,也是松江地面上形象最美的塔。方塔坐落于城中方塔园内。砖木结构,共9层,呈四方形,故俗称方塔。据元人任叔实《兴圣教寺记》载,该塔于宋熙宁、元年间建于兴圣教寺内,故正名为兴圣教寺塔。方塔曾多次修葺,历来被誉为江南造型最完美的塔。方塔南临一泓碧湖,北屏一墙照壁,周围小山绿树环拥。最为可贵的是,该塔第三层西壁上还保留着两幅宋代佛画,至今仍很清晰。从塔顶伸向檐角的四根铁索,线条优美至极,世人称为浪风索。每层塔檐四角悬有梦幻般的铜铃,曰“警鸟”,风吹铃响,悦耳动听,恍若仙境。清代《松江竹枝词》诵吟:“巍巍楼阙梵王宫,金碧名蓝杳霭中。近海浮屠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方塔声名大震,亦不足为怪矣。

最高的为西林塔。位于古城西端的西林寺前。该塔七层八面,高 46.50米,也是砖木结构,为明建宋式。远眺塔身呈圆柱形,塔顶的塔刹呈葫芦形。该塔与方塔在松江古城正好处于一东一西,平衡着当地人的崇拜心态。如果说,方塔是秀丽的美女,那西林塔无疑是雄伟的俊男。西林寺隐隐传出的诵经声,更衬托了西林塔的高贵。

沿古城西南而行,可至李塔汇镇。观其名可知其义,该镇因李塔得名。李塔是松江历史最悠久之塔。据《松江府志》记:相传为纪念唐太宗十三子曹王李明曾任苏州刺史而建,故名李塔。该塔七层四面,酷似方塔。砖面四周约有200尊形态各异的佛雕,塔砖依稀有捐款人名。因该塔地处偏僻,故鲜为人知。若对江南唐宋遗风有兴趣者,该塔值得一看。

还有一塔近年来知名度亦颇高,那就是天马山斜塔。斜塔耸立该山中峰之右,因其塔身向东南倾斜6°51'52”,被好事者戏称斜塔。据说可与意大利比萨斜塔相比美。其实此塔大名为护珠塔。史记:“寺后护珠宝塔,宋元丰二年横云里人许文全建。”乾隆年间,寺里演戏祭神,乡人不慎燃放爆竹而起火,塔身受损而致其斜。幸斜而不塌。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因势利导,制定了“按现状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修缮方案,使后人才有一睹其奇观的眼福。

来到西佘山的东坡上,可见一座形似杭州保塔的塔,此乃秀道者塔,又称“月影塔”,为松江最具神秘色彩的塔。此塔不高,仅20米,塔身细长,道貌岸然,令人想起深山之隐士。此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斯时,山上有潮音庵,一修道者名“秀”,结芦山麓,亲历筑塔,塔成后,遥望南天,引火自焚。该塔因此而名。秀道者塔身居半山修竹丛中,名气虽不及方塔与斜塔,但每年蜂拥而来佘山的朝圣者们,都不会忘记到此流连瞻仰的。

由此,称古城松江为塔之城,亦不为过吧。游人来上海,若不观松江五塔,实为憾事也。

上一篇:沪青平公路上的住客 下一篇:时尚火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