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20 04:59:56

对南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思考

摘 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水旱灾害频发,水利的重要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的改革发展也愈加迫切和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全县农村饮水现状

我县总面积2849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495个村,农村人口48.6万人。过去,我县农村居民的饮水相对比较困难,一大部分居民的饮水不安全。基本情况是平川田边形成压水井,丘陵山区小溪水或河沟水,受自然的影响不论是水质、水量、水源还是方便程度,都达不到安全饮用水的要求。在省上的统一安排下,2005年我县开展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统计,并经省上三厅(委)复核,认定我县饮水不安全人口19.62万人,其中水质不达标人口10. 61万人,水量不达标人口2.27万人,用水不方便人口4. 71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2.03万人。依照省上认定的不安全人口,我县先后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十二五”规划和乡镇供水2011年发展规划。经省政府认可我县总体目标是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9.62万人。

为了做好农村饮水工作,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于2007年成立了南郑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并在水利局设立了办公室,专职负责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于2012年成立了南郑县农村供水管理中心,与饮水办公室合署办公。

二、近年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有关政策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民生水利的首要任务,狠抓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在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保障我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我县先后建成饮水工程491处,完成各级投资1.6亿,解决了33.3万人的饮水问题。在加快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的同时,先后对黄官、青树、新集、阳春、牟家坝、红庙等10个集镇供水工程进行了改造扩建,从根本上解决了集镇居民和单位的用水问题。

1、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一是强化了工作机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由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担任副总指挥,计划、财政、水利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共同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二是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工作考核。政府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2012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9.62万人,并每年给县水利局下达当年计划指标,年底考核,推动了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加强工作力量。为了做好相关工作,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水利局从系统内抽调10名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负责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各水管站明确人员共同参与已成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四是加强项目争取。为了实现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目标,我们多次向省、市专题汇报,争取省市对我县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坚持原则,完善制度。为了实现工程效益,我们从规范管理入手,坚持了“四项原则”,推行了“六项制度”,强力推进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一方面把“四大原则”作为开展饮水工程的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生产生活需要,合理确定工程布局、规模和形式,注重建设效果;二是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三是整体推进原则。坚持水源、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同步建设,整体推进,发挥综合效益;四是民办公助原则。把公共财政投入与农民筹资投劳结合起来,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主人翁作用。另一方面,把执行“六项制度”作为规范工作的基本制度,贯穿始终。一是招投标制。对管材、主要设备以县为单位,实行集中公开招标采购。对国家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严格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公开招标确定施工承包单位,并全面实行“四制”;对国家投资在20-50万元的工程,由县饮指办作为项目法人,参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在保证程序到位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在县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公开招标,确定施工承包单位;对国家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取邀请招标,由具有供水工程施工能力和经验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 所有工程均由项目村派代表协助监督。二是质量监督制。对总投资30万元以上的工程委托市水利质监站进行质量监督,对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监理公司派员对施工进行监理;总投资3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专业队伍施工,由县饮水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监督或委托辖区内水利管理站进行监督,并且由项目村派代表协助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了质量不达标工程的出现,确保了工程质量。三是合同管理制。所有项目均实行合同管理,确保投资、质量、安全和效益;四是项目公示制,确保公开透明。所有供水项目实施前均在网上公示,竣工的工程用工程标志牌的形式对项目范围、建设内容、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期限、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现场施工负责人、质量监督单位、工程效益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五是双向监督制。所有工程过程中,都实行了双向监督制度,即由工程发包方和受益村派出代表,共同对工程投资、施工、规模、质量、工期、材料进行监督。保证发包方清楚、村民明白、规范运行。六是竣工验收制。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完善资料,由县饮指办组织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县级初验,初验合格后按照“产权明晰、责权统一,持续利用,确保效益”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

3、落实责任,确保质量。一是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明确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质监单位的质量责任。县饮指办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控制;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并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施工,对工程施工质量负全责;质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要求进行监督,在工程竣工后对工程做出质量评价。二是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加强施工管理。要求水泵、管道等设备必须为水利部确认合格的品牌,并通过采购招标,尽力减少支出;水泥、块石、沙子、石子、钢筋等建筑材料,由现场管理人员在工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是严把质监、验收关。对水塔、蓄水池基础等隐蔽工程,必须经质检人员验收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项目完工后,由县饮指办牵头、设计、施工、受益村组参加共同验收签字。交工运行一段时间后,县水利、计划、财政等相关部门对单项工程进行县级初验,年度项目全部竣工后,申请市级竣工验收,杜绝不合格工程。

4、规范资金管理,保证安全运行。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始终把资金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了饮水工程专户,并实行了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二是按工程进度分期拨款,工程开工后不预付资金,主体工程按分部工程结算,工程初步验收后拨付达到国补资金的90%,其余10%作为质量保证金,工程运行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全部结付;三是严格执行财务决算审查制度,工程竣工后,请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发动受益者自筹资金,完成入户工程。组织村民转运砂石、开挖管沟,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通过有效地规范,保证了工程资金规范安全运行。

5、加强管理,促进持续利用。按照《陕西省城乡供用水条例》,加强了供水工程的管理。一是按照供水规模和供水范围,分级管理。对建设规模大、用水量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利局组建供水管理站进行管理,产权归国有;对供水范围在一个乡(镇)的供水工程,由乡(镇)政府组建机构进行管理,产权归乡(镇)政府;对供水范围在一个村或一个村民组的供水工程,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进行管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已建成的8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除湘水镇、元坝镇、碑坝镇、胡家营乡由乡镇自行管理外,其它4处均由县水利局下属水管站管理。 二是加强水质、水价管理。集镇供水工程的水质每年四次送县防疫站检验,不合格的及时整改,水费按量计收,水费收入用于供水工程日常维修和管理人员报酬补助。村级集中供水工程由村民委员会派专人管理,水费按量计收,水价为1.0-1.3元/m3,水质每年检验一次。同时要求各供水站设立专帐,实行用水收费,以水养水,滚动发展,持续利用。县上直管的集镇供水工程,由县水利局根据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成本,实行保本运行,平均水价约1.4元/m3。

多年来的农村饮水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饮水条件,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了农村手压井向自来水的转变,分散供水向集中供水的转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激发了农民利用先进生产和生活手段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论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社会进步方面,以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解放了劳动力,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二是减少了疾病发生,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三是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

三、当前我县安全饮水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饮水巩固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水源设施好了,供水保证率高了,水质也好了,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入户工程施工进度较慢。入户工程作为整体工程的一部分,土方工程量大,受益群众投入的资金多,部分群众对这项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应该由国家资金承担全部入户工程费用,虽然通过耐心细致的政策宣讲,得到了一些群众的理解,但影响了施工进度,增加了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和成本。

2、工程运行管理粗放,供水保证率偏低。一是受地域条件和当初投资规模的制约, 山区居住分散,单个工程规模小,运行管理成本偏高。单村自流引水工程建成后移交受益村管理,要求成立专管机构、落实专管人员。但大部分村都没有兑现承诺,工程运行管理严重脱节。二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供水保证率、供水质量和供水普及率要求不断提高。但一些工程当年建设标准偏低,水源保护措施和净水工艺简单,与用户的需求不相适应。三是缺乏农村供水工程专管机构,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出现问题时,村组干部和群众过度依赖水利局和饮指办。许多工程运行多年后出现供水问题,仍然把责任和矛头指向建设单位。经查实,大部分与日常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人员管理维护等有直接关系。

3、水价制度有待完善。除几处较大集镇供水工程外,大部分工程未进行成本核算,运行管理不规范,水价偏低,有的甚至供水不收费,未计提工程大修折旧费,管理人员报酬落不实等问题仍然很突出。

4、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与实际供水人口差异较大,增加了群众投资投劳和工程运行管理难度。

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资金是按照规划内不安全人口基数下达,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要求供水人口全村覆盖。因此用有限的国家资金解决了全村供水问题,势必增加了群众集资投劳的负担。甚至少数群众误认为项目资金缩水或者使用不当。另一方面,一些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实际供水人口达不到设计规模,造成了运行管理成本增加,用水户摊销成本较大。

四、对策与措施

一、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科学规划是一个工程的基础,为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成立由水利、发改委、财政、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好领导和协调工作;抽调专业人员参加项目实施,由水利、卫生等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规划编制及专家咨询组;全面推广从前期工作到建后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式方法,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建设饮水工程。根据各镇、村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距城区自来水厂管网较近的农村居民点,尽可能依托已有自来水厂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具备集中供水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宜新建、改建自来水设施。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三、狠抓建设管理。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与此同时,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修建饮水工程所需资金、材料、设备,应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联村饮水工程要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根据受益多少分摊劳力和资金。饮水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或因管理不善而损坏失效,由镇、村自筹解决。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五、重视运行管理。农村饮水工程要良性运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管理和受益户参与式管理的模式,村村户户装水表,按方计收水费,使农村供水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

六、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为保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行业指导,负责组织研究、制定供水工程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供水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总体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广大农民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特别是水利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让民生水利更好的惠及民生,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的生命之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地源热泵节能理念浅谈 下一篇:城镇土地调查中的地籍测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