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情感变化,掀起感情波浪线

时间:2022-06-20 11:16:56

写出情感变化,掀起感情波浪线

藏糖找糖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宣布要玩藏糖找糖的游戏。太好了!我和同桌兴奋得连连击掌!老师介绍了游戏规则,同桌一组,一个人藏,一个人找,要找到藏起来的糖才可以吃掉它。如果找不到,只能把糖送给藏糖的人。我看了同桌一眼,心想:你恐怕吃不到糖了。

老师先让我们选糖,我在老师的大袋子里拿了一块又细又长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塑料皮微微翘,好像扎起的羊角辫,我隔着塑料皮摸了一摸,里面的巧克力是三角形的。我一捏,它就有些碎了,应该是脆脆的吧。我在塑料皮上撕开个小口,闻一闻,啊!一阵巧克力的香气让我心醉!恨不得立马把它一口吃掉。我盼着游戏快点进行,那样,就可以吃掉美味的巧克力啦!

开始藏糖了,老师让我同桌和其他3位同学到外面等着。我拿着糖,开始犯愁了:把糖放哪儿才能让他找不到呢?书桌里?不行,太容易找了;粉笔盒里?也不行,目标容易暴露。忽然,我看到了阴森的暖气片。嘿嘿,就这里吧,同桌一定想不到,他的糖会在暖气片隔里睡大觉!

老师把门打开了,4位同学冲进屋子里。我告诉同桌我藏糖的大致范围。他就像侦探一样开始寻找蛛丝马迹,桌子、书包、讲台、黑板槽、连凳子腿他也不放过,仍没找着。接着,他又翻开我的大衣左看看,右看看,左翻翻,右翻翻,就连大衣的袖口都找了,还是没找着。看他急得直瞪眼,我得意极了,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暗暗叫好。哼哼,糖就要归我喽!不好,他怎么朝暖气片去了,糟了!糟了!要露馅(xiàn)啦!只见他摸了摸暖气片,没有收获就往别处去找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眼看时间要到了,他实在找不着糖,只好求我高抬贵手了。我从暖气片隔里拿出了糖,得意万分地晃着糖说:“我厉害吧!”看着同桌垂头丧气的样子怪可怜的,我还是把糖还给他了。

游戏结束后,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掉了自己的糖。也怪了,今天的巧克力格外甜。

作者系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

附属实验第二小学三(3)班学生

【专家处方】

在写人或是记事的习作中,随着事件的发展,主要人物感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就是文章的感情“波浪线”。《藏糖找糖》之所以写得比较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把游戏中自己感情的变化的这条“波浪线”作为一条线索,将整篇文章的材料贯串起来了。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怎样学着以感情的变化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呢?

一、留心真实感受。作文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反映,作文中所表达的感情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感情。要使写作文的时候能产生一定的感情并将它表达出来,那必须先“有感情地生活”,也就是说平时要注意用心感受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生活中培养丰富的感情,然后情动辞发,写出饱含真情的作文。《藏糖找糖》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位注意感受生活,用心做事的同学。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有波澜的感情。他会因为要做游戏而高兴,也会因为不知道藏哪儿而发愁,最终会因为同桌垂头丧气而还糖。尤其是最后吃糖时,大家应该都能读懂作者的弦外之音,格外甜的不仅仅是糖,还有心情。用这愉快的心情作结尾,既能使前后感情的“波浪线”相互呼应,又能使习作更具真实感。

二、理清感情线索。写作文之前,我们一般会构思文章如何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如果以感情变化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那我们只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先理一理自己感情的线索就行了。理清了感情这条线索,作文材料只要像珍珠一样穿上去就可以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这样做的,他的感情线索是:因为要做游戏而兴奋――想吃糖,因此盼着游戏快点结束――藏糖的时候又开始发愁――同桌找糖时,作者的感情起伏更是一波三折,由得意到紧张,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同桌实在找不到糖,他得意万分,看到同桌没糖吃,他心软,把糖还了,最后津津有味地吃糖。这条线索理清了,其实作文材料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写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适当表达感情。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在心里确立这条主线。但不能一味地写感情,写波浪,那样就喧(xuān)宾夺主了。而要详细、具体地对事情经过进行叙述,对人物进行描写。正确的做法是,把所要反映的生活作为文章的主体,只是在适当环节点一下自己的感情。比如,在用大段的文字写了同桌是怎么找糖以后,才简单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感情:“我得意极了,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暗暗叫好。”当发现自己虚惊一场后,“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我们在作文中表达感情时也要这样,语言要简洁,要能感染读者,并把感情变化的线索交代清楚。

指导 点评 王 姣

上一篇:贪吃硌掉牙2 下一篇:温情 诗情 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