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泉“魁盛号”的兴衰

时间:2022-06-20 09:51:48

大阳泉的“魁盛号”,是早时平定州西门外头号富家财主。其庄园恢宏规模恢宏,建筑精美。足见“魁盛号”虽名不虚传,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兴勃焉

“魁盛号”郄家,远祖原以农为生,后来随着当地煤铁业的开掘发展,开始于农闲之时经营煤铁生意,经几代苦心经营,生意逐步发展起来。随着资本的逐渐积累,他们利用当地煤、铁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先后在本村阳坡垴开了“福盛窑”,在小阳泉开了“大兴矿”,又在平定和阳泉开了多处“魁”字号商行,以至发展到关外获鹿、井陉、石家庄、正定、北京、天津、山东、大连、海城、营口等地,字号有“复兴魁”、“永盛魁”、“德聚魁”、“宗和魁”、“魁盛庄”、“魁永庄”、“魁盛成”等等。这些商行大多经营山西平定的特产铁货,有东沟的铁锅,河底的小货,杨家庄的锄板以及白泉的、镢、锨、炉条、火口等。随着生意兴隆,一些店铺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上至绸锻,下至葱蒜,成为应有尽有的百货商行。

当时由“魁盛号”领东,挂“魁”字的商行有36家,下面还支出不少分支店铺,在华北一带覆盖甚广。各商行掌柜每隔三年(一个合同期)回来向东家交账、结算。在大阳泉村“魁盛号”庄园正南50米处,建有一个大院,叫“魁和祥”,专供掌柜们回来交账结算时住宿。每次结算收交的钱财,除金银元宝由东家秘存外,其它财物租米等,均在“魁和祥”存储。股东分红,一股按四六分成,本号东家收四成,各商行得六成。商运亨通之时,聚财实盛,金银万贯,闻名四方。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郄家在四乡购置土地达36顷之多,主要分布在平定城关、宋家庄、锁簧、杨家庄、上下千亩坪及大阳泉附近。每年秋后,各地来交租米的络绎不绝,一来就是几十头驴骡,驮着口袋、麻包,交完租米在“魁和祥”吃一顿饭才走。为安抚佃户,东家在驴骡走时不空袋,留少许回头粮,以资平和有余。交回的粮食有的存入粮仓,有的转手出卖,换成银两。

清代中期,是“魁盛号”郄家财大气粗之时,庄园越修越阔气。他们请阴阳看风水,招用精工巧匠大兴土木,整座庄园依北岭南坡顺山就势而建,占地约30余亩。大门、二门、家门共72个门,环院高墙为特号蓝砖砌成,近两丈多高,三四百米长。遥望全貌形似元宝,人称“元宝院”。当年的“都悃府”,虽不是实职官府,传说却领有半副銮驾,旗、锣、伞、扇执仗俱全。平定州府衙门的官员,上任后都要专程拜访。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不敢小视。清代郄家也有举官之人,如郄凝芝,曾被封授为武大夫侯铨同知,郄成芝被封授为侯铨守御所千总。

清同治、光绪年间,戊戍维新的进步思想对民族工商业影响较大。社会各界、各地工商业者开仓济贫,兴办学堂,社会募捐一时兴起。据大阳泉东阁上碑文所记,同治十年修阁,郄家捐资二十五千,修道捐资六十千(指白银,1千文等于1两白银)。光绪三年,华北一带遭受大旱,民众饥寒交迫,郄家开仓放粮,施衣放饭,赈救灾民,郄森芝一人捐米100石,郄疑芝施米50石。每年村里过庙会,过节日,都要唱13台大戏,所需开支除村里各户自愿捐凑外,“魁盛号”包揽支出的不足部分。民国2年(1913年),平定县在赛鱼成立第五高小,郄家又出资100吊钱,支助学校。郄家第17代人郄凤鸣娶妻四房,只生两个闺女,无子嗣。他盼儿心切,唯恐绝后,一边求神拜佛,一边博施公济,修桥补路,积阴行善。为求一个儿子继承家业,他每年出银雇用工匠凿石砌土,整修北岭坡的乡间古道。

其亡忽焉

郄凤鸣是“魁盛号”郄家正宗第17代东主,一人承继父叔二门,深谙传宗接代继承祖业大事之要,娶了妻妾四五个,到50多岁时,却只落下两个闺女,只好请族人商量过继“大生堂”郄步堂在学堂念书的二孙子郄润藻(小名考明)、三孙子郄瑞藻(小名叫考生),为其父、叔两门继后。

不到一年,郄凤鸣就因久病不治去逝。而过继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郄润藻14岁,二儿子郄瑞藻9岁,他们作东之后,只知享乐,家底不清,家业不理,执要不懂,再加上没有经事和自己人经营,也没有什么章法约束和要求,各地掌柜乘虚自捞,每次交账,有几个算几个,从不细究,有的干脆报假账,渐渐阳奉阴违,这家回来说亏了,那家回来说赔了,有的抽股另干,有的商号倒闭,光景每况愈下,日渐衰落。豪门延习的抽大烟恶习,又使两个少东家染上毒瘾。鸦片榨财害命,成为“魁盛号”断命的主根。为满足抽烟土的嗜好,蓄积渐耗,开始变得入不敷出。积蓄耗尽以后开始变卖家产,先卖土地,后卖家具,最后卖掉全部家园房舍。36顷土地先后被拍卖瓜分。为急于用钱,有的地竟然以2元钱一亩出卖。神祖龛被卖掉后,买主说龛底座里还藏着几个金元宝,主人居然都懒得掏一掏。

郄家的主要家产,以三股被瓜分,西峪掌柜王祯、王瑞买去一部分,小阳泉人王大成、任鸿买去一部分,本家的郄友山连同郄家祠堂买了一部分。此外还有白羊墅的财主周家和平定城的张之恭买了一些。在大阳泉开的煤窑,因通风不良被迫停产关闭,小阳泉的煤窑则让给了王大成。有些中介挑架的掮客也在倒卖中从中渔利。郄家祠堂里的生金佛像,居然按废铜卖掉。连“魁盛号”祖坟园里雇人看坟的三眼窑也被拆着卖了。甚至还雇人把祖坟挖开,将发掘出的金银财宝全都变卖,换了烟土。

到日本人占领时期,郄家老大郄润藻的老丈人眼看郄家财尽粮竭,人也因吸毒一天比一天虚弱,就找太医给女婿开下两副能戒烟瘾的中药。医生嘱咐一日吃一副,一副分三次服用。他为了彻底戒掉烟瘾,一次竟吃了两副药,结果七窍出血,死在一处破房里。老二郄瑞藻最后无处安身,只好将老婆孩子送到甘河村岳父家,自己穿着破裤、身披麻包片靠乞讨度日。晚上就在村口“文昌庙”里过夜,门口挡一捆玉茭杆堵风御寒。想抽没钱,想吃没粮,想偷又没胆,只好偷自家人和亲戚家的东西。有一次回到大阳泉其生父家里,家人给他吃了顿午饭,饭后让他到东房睡觉。人们午睡醒来,已不见其人影,而门后竖着的四股叉的叉头却不翼而飞了,后来才知道是少东家偷出去卖了。后来,郄瑞藻跑到阳泉溶剂厂,参加了阎锡山的护路军,再后又流落到太原,死后连尸骨都不知抛到了什么地方。两个东家的老婆孩子,都被迫回到娘家生活。“魁盛号”因此彻底败落。

上一篇:从QC小组看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团队化管理... 下一篇:高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应力监控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