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广汽、奇瑞合作算算账

时间:2022-06-20 09:16:19

给广汽、奇瑞合作算算账

如果仅仅进行“主干”的对比,奇瑞汽车的规模是广汽集团的2倍半,在规模和研发能力上的弱势使得广汽具有寻求合作的渴望。

无风不起浪,广汽与奇瑞合作的事宜最近在网上已被爆炒,随着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在10月25日的一个会议上承认此事,此事得以证实。

关于二者是会进行资本层面的合作,还是仅仅进行技术和研发上的合作,两家企业并未透露。笔者现从两家公司的账本来看看,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枝强干弱的广汽集团

“枝强干弱”这个略带贬义的词,是对广汽集团最好的形容。因为该公司的主体是合资公司。

广汽集团的控股股东是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后者及其关联企业共持有广汽集团58.21%的股份。广汽集团的业务覆盖汽车和摩托车两大领域。其中,汽车业务包括乘用车、零部件和商用车业务。

乘用车方面,广汽集团覆盖的资产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家国内重量级的合资企业,新成立的广汽菲亚特,以及全资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即广汽乘用车)及子公司广汽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即广汽长丰)、广汽吉奥有限公司(即广汽吉奥)生产。主要产品涵盖了轿车、交叉型乘用车、SUV及MPV等乘用车全品类。

商用车方面,广汽集团的业务单元是生产重卡的合资公司广汽日野,以及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即广汽客车)和广汽吉奥。产品包括轻重型卡车、牵引车、客车及皮卡等。

换言之,单就产品的覆盖面来说,广汽集团出品全品类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但除了广本和广丰的少部分车型,其他车型的竞争力在细分市场中并不强。

对广汽集团来说,有一点障碍是它做强和进一步做大的致命伤:自身实力太弱。这种弱,首先体现在规模上。

今年1月~6月,广汽集团(包括自主业务板块和合资公司)的汽车销量为36.97万辆,同比增长17.25%。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5.18辆,增长15.32%;商用车销售增长75.43%,达1.78万辆。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为788.16亿元,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近100亿元,同比增幅为14.51%。

应当说,在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时代后,这个数据还是很不错的。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能够自主发展的业务板块(在资本关系上做到控股或至少是能够实际控制公司运营的那部分业务)的营业收入仅有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67%。

54.82亿元这个看起来并不算少的数字,在广汽集团的总收入中只占6.96%。

换言之,对外投资业务带来的营业收入是广汽集团的主体,这部分业务其实是该公司无法做主的。

广汽集团主要利润来源是投资收益,这也是该公司当初无法在A股上市的根本原因。

广汽集团上半年的投资收益达到21.57亿元,而公司净利润仅有14.81亿元。投资收益与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45.64%。如果不合并合资公司的报表,广汽集团上半年将亏损高达6.76亿元。

更详细的数据显示,1月~6月,来自广本、广丰等公司的投资收益为17.2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90亿元,主要原因是由于“合营企业销量增加带来利润增加;但因一合营企业车型销售结构变化,以及加大促销力度增加销售费用等导致利润减少,总体使得对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略有下降”。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去年同期进行生产线改造的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今年开工了,再加上广丰发动机的盈利,使广汽集团在这些联营企业上的投资收益增加了1.31亿元,达到4.26亿元。这种弱,还体现在研发能力上。

笔者无意贬低广汽管理层,因为每家公司都有按照自身情况选择发展路径的权力。只是作为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汽车业,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企业应当在技术研发上下更多的功夫。说得更露骨些,花更多的钱。但从数据来看,广汽集团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只有6515.23万元。

笔者认为,枝强干弱的状况能支持广汽集团过低的实力,会使它在寻求对外合作时越来越吃亏。道理很简单,如果合作双方无法在同一层次上对话,那么广汽就不可能在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换位思考,中国企业在进入另一个市场时,受制于当地法律的限制无法独资设厂而不得不寻求伙伴,固然会依照合同开展合作,但在内心深处是绝不可能对一个只有钱的土财主心存敬意的。

两倍半于广汽的奇瑞

不少人会误将奇瑞汽车视为一家民营企业,其实不然,它可是正宗的国企。

奇瑞汽车的前身是成立于1997 年的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由芜湖市财政局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几经演变后,该公司目前的主要股东是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其最终实际控制人为芜湖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与广汽集团的情况完全不同,奇瑞汽车到现在也还没有已经投产的合资公司,因此它的数据基本全部都是自己的,但当然有一部分并非汽车业的资产存在。

2009~2011 年,奇瑞汽车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19 亿元、21.26 亿元、8亿元,这一数字在今年1季度降到了0.51 亿元。

如果仅仅进行“主干”的对比,奇瑞汽车的规模是广汽集团的2倍半——其1月~6月的营业收入为137.78 亿元。

对比2011同期,奇瑞汽车今年上半年少收入68.44亿元。但与去年同期有一点不可比的是,在去年年底,奇瑞汽车将旗下的部分非主业子公司,包括造船、房地产、贸易类公司等剥离出去,此举影响了它的收入,减少约55亿元。但即便如此,上半年销量的下滑也确确实实减弱了它本就不强的盈利能力,多亏损了5.79亿元,净利润为-3.79 亿元。

回顾过去三年,奇瑞汽车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7.21 亿元、280.11 亿元、293.61亿元;对应的毛利润分别为32.58 亿元、27.36 亿元、38.52 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全年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其主业的收入和毛利润不减反增。这说明其单车盈利能力是在增强的。

今年1月~3月,奇瑞汽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3.39亿元,毛利润率是10.02%,也差不多是广汽集团主体的2倍半。

当然,“两倍半”的推论是把双方的自营业务放在一起比较后得出的,并不严谨。至少这种比较对广汽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对外投资亦是企业经营策略,不能简单地割裂。

上一篇:计算机仿真软件V型沟槽减阻的建模仿真及数值计... 下一篇:浅析分布式学习管理系统(D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