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班主任工作方法

时间:2022-06-20 08:36:37

谈低年级班主任工作方法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其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行为习惯,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长远的影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管理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言传与身教并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培养高效的班委团队;关心爱护学生;密切家校沟通。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低年级;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8-0019-03[ZW(N]

[作者简介]李婷(1973―),女,广西桂林人,大专,广西桂林市中华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其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和行为习惯,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长远的影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笔者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多年,有成绩亦有不足,总的体会是要做到“上善若水”,以“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及行为规范中,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格。

一、言传与身教并重

“班级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小学生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班主任是教师群体的代表,对于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要持之以恒地将思想观念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笔者认为需要关注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言传与身教并重”。所谓言传,即善于用灵活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语言传授首先要“接地气”,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多从学生身边的圈子、熟悉的例子着手。其次要充分鼓励学生参与,踊跃发言,听取正反两方面的建议。最后,还要善于引导,通过前期的铺垫和讨论,由教师对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归纳,提出要传授给学生的主要论点并做出结论。这也是近来比较流行的“案例教学法”。所谓身教,即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示范。班主任是学生眼中的镜子,是学生模仿和参照的对象。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在要求学生行为规范、举止文明的同时,笔者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在语言上讽刺挖苦他们;在教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同时,笔者也尽量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交朋友,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提出了书写工整的要求,笔者在上课板书时也时刻提醒自己,不写潦草字、不规范字,做到笔画清晰、规范认真。平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在教室中行为上的一些小细节,如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团,把讲台上的粉笔盒摆放好,把书架上的书整理整齐,等等。教师要既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指导和肯定,又率先示范、以身作则。这些看似点滴的小事如同春雨般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好,孩子会存在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的问题。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担负着“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的重任,我们要尽力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促进班级整体风气的优化。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

小学主要是养成教育,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影响他终身的发展。开学的前几个月,班主任的确相当辛苦。每天从走进校园那一刻起,到夜幕降临的一整天时间,时间表都被安排得满满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开学最初1―2个月的时间,为学生建立好一套良好的行为规范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学第一课要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收心,主要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其作息时间,帮助他们从“假期后遗症”中解脱出来,以便适应上学的节奏;(2)立规矩,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主要确立行为举止的规范,而中高年级主要调整和适应学习节奏;(3)知行合一,做到眼到手到,手到心到,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例如从低年级学生入学开始,笔者就加强对坐姿、站姿、举手、排队等行为的具体要求的落实,要求达到“坐如钟,站如松”,有问题先举手,尽量不随意发言;在班级中编排每日值班表,对每日检查内容如地面清洁情况、门窗关闭情况、桌面卫生情况等拟定表格,逐项落实;对放学队列也提出明确规范,要做到“快、静、齐”,并在放学路上反复排练。在此过程中,笔者尝试采取“口令”传达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集队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口令,以简短有力的语言规范学生的行为动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下面两个口令:

口令一:“大眼睛,看整齐”

班级整队是班主任面对的一个普遍难题,学生活泼好玩的天性让他们难以接受规矩的约束,有的学生嬉戏玩耍,对教师的要求置之不理;有的学生在教室里磨磨蹭蹭,行动总是慢半拍。因此,笔者引入了军训教育当中的报数并适当进行改进,提出明确的“整队”要求,并由各级班干给予示范和执行。每次排队前都进行倒计时报数,要求在倒计时结束前每个学生都要站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位置后,首先由班长发口令“立正”,全班同学接口令“1,2”,边说边做好立正的姿势。然后,笔者发口令――“大眼睛”,全班同学接口令――“看整齐”,边说口令边用眼睛看准前面同学的后脑勺,身体对准前面同学的后背。这样队列一下子就排列整齐有序了,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一下就集中了。当然,无论是班长还是学生的口令,都要求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这样才能提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

口令二 :“好朋友,一起走”

班长在队伍整齐后,发口令――“齐步走”,全班同学拉起小手齐步向前走。在前进的时候,班长发出口令――“好朋友”,全体同学齐声呼喊――“一起走”,这是提醒学生两个人走的时候要边整队边向前走,既不要走得太慢也不要太快,使整个队列有序整齐地前进。

(二)行为养成,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前文所说,行为其实就是习惯的养成。低年级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让他们难以接受规矩的约束,自觉性和自控能力都较弱,这就需要班主任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最好的办法还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利用晨会、班会、课间操等时间,对问题进行剖析,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讲清楚道理及负面行为的危害性,并在行为上正确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行为养成

根据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笔者在多个学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如在班级内设立“发言之星”“ 纪律之星”“ 作业之星”等,每周评选一次,每次获奖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一个笑脸,十个小笑脸可以换一份小礼品。这样以发掘学生特长为导向的评比活动和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同时开展,使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进步,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竞争中得到培养,在竞争中得到巩固,从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笔者也针对后进生,在他们中间开展“最美的花”评选活动,内容有“品德花、纪律花、学习花、劳动花”四个部分,还分为小组花和个人花两个类别,每两周评比一次。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又可以培养班级内的骨干助手,可谓一举两得。

三、培养高效的班委团队

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后,首先要注意物色班干部,选择什么样的班干部绝对不能草率行事。笔者认为班干部应具有这样的优点:关心集体,责任感强,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学,在同学中享有威信,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并在学习、文体方面有特长。诚然,用这样的条件去要求一个小学生似乎是苛求了,但是,这些条件应作为班主任物色选择班干部的尺度和日后对培养班干部培养的目标。选择班干部不能要求完美,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即可,而其他方面的不足可在日后的实践中克服。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是靠班主任培养的。一些班主任常埋怨班上没有好干部或对班干部一味指责、批评,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选择了班干部后,应向这些小干部传授一些工作方法,在工作中进行具体指导,传授方法的过程应是一个“扶着走―领着走―放开手”的过程。

“扶着走”:新干部上任前,由于年龄偏小,因此在指导中要注意抓好小干部各项工作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做值日班长,第一次担任科代表,第一次讲评班级情况等。这若干个“第一次”的成败对培养干部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

“领着走”:当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能力之后,教师可在某项具体工作之前请班干部提前设想,然后班主任听取他们的设想与安排,给予肯定和补充。例如,每周五学校都要进行大扫除,笔者就请卫生委员组织大家进行大扫除。事先把扫除的内容、范围、要求告诉他们,由他们来组织安排。当卫生委员讲得不完善或考虑得不够周到时,再进行启发或补充建议。

“放开手”:在工作中,只有班主任放开手,干部才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用现代管理学的词汇来说,就是要“授权而不放权”,既要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干部的信任与鼓励,同时也要在关键点上及时给予指导,通过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的多个阶段,提升班级干部的能力。

四、关心爱护学生

冰心说:“有爱就有一切。”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尤其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只有当他全身心地把爱倾注到自己学生身上的时候,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可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关键是该怎么去爱学生。笔者以为,尊重学生是核心。班主任如能尊重学生人格,进而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就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我们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笔者关心爱护学生,特别关爱成绩中下的学生。例如,班级里有一个男孩子的年龄比一般的孩子小,上课总是爱发呆、做小动作,课堂上的内容都没进入脑子里,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发现这种情况后,笔者针对他的提升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方法:首先把他调到和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一起坐,在上课时也非常关注他,只要他举手就尽量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在写作业时,也经常走到他的座位旁边,仔细观看他的作业,发现有错误及时帮助他纠正。虽然他的成绩目前还没有太大的起色,但从他那张可爱、充满自信的笑脸中,笔者已经感受到欣慰和满足。

五、密切家校沟通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格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环境。这三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家庭的影响尤其重大。一个学生的进步、一个班级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协助,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在工作实践中要注意做好家校联系的工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家校沟通也变得简单易行:我们的班级专门组建了微信群、QQ群,供家长和教师沟通;同时利用校信通平台,用短信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提醒。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笔者始终恪守一条原则――公开表扬,单独批评。在QQ群和微信群当中,笔者更多的是将学生良好的典型事例传达给各位家长,让他们主动激励子女学习和参照;而在课堂上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或问题的时候,主要选择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或者采取短信的方式给予学生家长善意的提醒和反馈。无形之间,班级中正能量的案例就会越积越多,而整个班级家校一体的氛围也就越来越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多年来,笔者先后被评为桂林市优秀中队辅导员、桂林市优秀德育先进工作者、桂林市优秀班主任、秀峰区优秀教师、桂林市语文教研先进个人等;多篇论文参加市、自治区交流汇编并获奖。但笔者深深地知道:荣誉只是属于过去,在未来的日子里,笔者还将继续在班主任道路上摸索,找到适合现代小学生的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淑惠.让爱在班主任工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J].吉林教育,2010(8).

[2]朱小蔓.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3]周映雪.我用口令整队[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3).

[4]张红.班主任管理的新趋势引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J].中小学管理,2008(1).

上一篇:中小学音乐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途径 下一篇:教材王国里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