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20 03:39:47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目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表现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大量的教育实践来看,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看是好的。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广泛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育人意识差

很多教师长期以来把教师工作单纯理解为“教书”或者是重“教书”轻“育人”,认为“育人”那是班主任、辅导员、政教处、学校领导的事。工作上是有课则来,无课则走,甚至看见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或干别的事,也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而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普遍,在大学中更是十分突出。这难免与“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传道、授业、解惑”等教育理念相悖。

2.歧视“差生”现象十分严重

这种现象在应试教育依旧盛行的地区尤为突出。教师的评优、评奖、评职称都与所谓的“业绩”(升学率)挂钩,这样的机制必然扭曲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从我们经常可见的按学生的成绩分排座位、对差生的学习不管不问到心理上对成绩差的学生鄙视等都是一种对社会、家庭和个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这些教师的行为得不到真正纠正的话,不知有多少孩子将会继续受到伤害?不知有多少孩子将会从他们的视线中旁落!据《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介绍,10%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来自流失生、留级生、成绩差的学生。[1]据《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报道,我国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高达15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生[2]。这惊人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以教谋私

据一些家长反映,许多学校的教师变相索要学生、家长财物。如果家长请客送礼,他们对孩子可能多关照一点,座位安排好一点,否则就冷目相待。在一些大学中,有的教师以“逮”学生补考为手段,变相索要学生财物,如果学生送点财礼,就不要补考,反之,则要补考。这些社会上的一些丑陋现象不知何时浸染了学校这块净土,我们的学生从这样的老师那里究竟学到了什么?

4.个别教师或领导生活作风差

明明有妻室儿女,还搞师生恋等等。甚至个别教师道德败坏,违法违纪,触犯法律等等。

5.缺乏敬业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

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协作意识,表现在育人问题推卸责任等等。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做法

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合格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师队伍成为人民满意的、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师德师风的集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人的行动来源于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你从思想上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你就会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因为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深远性。另外,师德师风还对教育事业影响很大。因为教育是为以后十几年、几十年培养人才的。因此,教师的道德品质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关系到亿万年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而培养教师的学校,更应如此。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直接当教师,他们学生品德如何、素质如何、业务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生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2.不断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否则的话,很难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那么,如何不断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呢?

第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教师的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另一方面,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用教育理论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第二,不断向他人学习。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和汲取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虚心向他人学习。首先,要学习教育理论,从思想家、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其次,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品质;再次,向教育对象――学生学习,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优秀品质。

第三,注意内省和慎独。内省,即指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慎独,就是指在一人独处,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能够高度警惕自己,要求自己,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行事而不懈怠,不做坏事[3]。

第四,注意慎始。所谓的慎始,就是指在人生发展的阶段上要谨慎、慎重地对待起始阶段面临的人生课题,这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4]。特别是青年教师从走上讲台第一天开始,就应当树立做一个好的、优秀的教师目标,注意按照良好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有个良好开端。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地快速成长起来。教学也是一样,特别是开设一门新课或带一个新的班级,一开始会感到困难很多,甚至感到无处下手,不好办。但是,只要有信心,只要严格按照师德师风要求去做,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做,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3.热爱学生

所谓热爱学生,就是指教师能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那么,热爱学生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认真负责。作为教师,是育人的人,为此,无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学生思想工作,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等等,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负责,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给学生作出榜样。否则学生不会信服你,你也不会去热爱学生。

第二,放下老师的架子去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否则的话,很难取得教育成效。为了了解学生,实现有效沟通,教师应该经常到学生中间去。不要总是以长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以平等的、开放的心态,深入到寝室、深入到教室,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做好处有三:一可以了解很多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情况;二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地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5];三有利于增加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尽可能多与学生接触、交流。

第三,公正执教。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我们首要的态度应该是一视同仁。不管是谁,做得对,做得好,要及时表扬;做得不对,做得不好,要及时指出并加以批评和教育,切不可不管不问或“歧视差学生”,否则,会伤害他们自尊心,会影响他们身心健康,会使整个教育活动受到不利影响。如果教师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会从心理上慢慢接受你,一旦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你了,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第四,教而不厌。一般来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会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比较自觉地做到严谨治学。如果年复一年,自然就会产生了一种“倦意”,渐渐地就会产生“教而有厌”的思想,不那么严谨了。一旦教学不严谨了,那么其他的师德师风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可现实中,在对待“差学生”教育问题上,“教而有厌”的思想十分突出。

第五,尊重学生。它是教育学生的关键。实践证明:无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六,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相结合。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既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学习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经过学生努力能够得到的,能够接受的,并能切实执行的,有始有终的要求。如笔者不管在什么学校从教,一开始都会对学生约法三章,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等,但自己一定要信守诺言!

第七,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校期间,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当教师得知后,应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4.严谨治学

所谓的严谨治学,就是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教学的全过程,严格要求自己,谨防出差错[6]。具体地说,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考核、认真批改作业。

在备课方面,教师不能不备课,不能照书抄抄、照大纲抄抄、更不能用以往的旧教案来代替新教案,这是对教师具备良好师德师风最起码的要求。

在上课方面,教师一般要依照备好的教案基本思路来讲,不要写的是一套,讲的又是另一套;既不能照书宣科,又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在课堂上走题,传播小道消息,甚至不负责任地对时事政治妄加评论。

在考核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考查。无论什么样的考试和考查,其功用在于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检验教师教学情况,所以非常重要。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要认真组织实施,不能马马乎乎。

在批改作业方面,教师要认真对待。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要认真批改,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地、及时地点评,否则的话,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一知半解,一错再错。

5.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所谓的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则,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因为教书育人既是教师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神圣使命。

所谓的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呢?

第一,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必须不做,一定要信守承诺!切不可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果那样的话,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还会给学生树立坏的榜样,丧失“人师”的尊严。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7]。

第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所谓的以身作则,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榜样。它是教育学生、取得学生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善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好榜样,那么,会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乃至学生终身难忘。

第三,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无声的身教胜于言教,这是教育实践得出的结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亲切告戒教师说:“身教最可贵,行知不可分。”如果教师善于身教,学生会从教师的行为举止中直接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获得“言教”的印证,从而产生对教师亲切感,增加教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否则,苦口婆心,效果不佳。

6.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教师,无论在教学方面,在育人方面,在做人方面,在言行方面,都要言而有信。

实事求是,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具有的工作作风。作为教师是育人的人,无论在教学方面,在育人方面,在评价学生方面,在对待其他工作方面,都要坚持实事求的原则,一是一,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从而为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尚仲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45.

[2]为了明天警示社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下)[J].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264).

[3][4][6]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会,安徽省教育厅 .高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材料汇编.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67、169、118.

[5]成人教育,2003,(264).

[7]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61.

上一篇:谈谈大学英语快速阅读训练 下一篇:论研究――发展型教师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