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尊重”要不得

时间:2022-06-20 02:15:10

在网上看到一堂高三作文教学公开课,内容是叙事类散文的写作指导,执教者是一位很有才气的青年教师。他上这节课的目的,就是想用自己的写作实践现身说法,告诉学生怎样写叙事类散文。这个构思很好,课堂上开端的创设也很不错。上课后,这位老师由近年来高考中少有考生写叙事类散文说起,指出:如果到时能写出好的叙事类散文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更容易得到更高的分数,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可接下来的环节出了问题――老师发下自己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后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想到,第一个学生的发言就让这位青年教师大跌眼镜:“我不喜欢你写的文章,我认为这几篇文章缺乏思想深度,有无病之嫌。”此言既出,举座哗然,这位青年教师丢了面子,也乱了阵脚,再也顾不得什么学生间的互动与师生间的对话,完全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按部就班,唱起了独脚戏――条分缕析地讲解叙事类散文的写法,草草结束了这堂课。

见到这个案例,笔者的第一感觉只是为其惋惜。笔者认为,如果将这个打乱其思路的教学环节处理好了,凭他的才华,凭他的写作经验与功底,这堂课不仅不应该失败,反而会更加光彩夺目;并且,处理好这一环节应当说并不难。如果他略有一些教学经验,此时自然会追问一下依据,以平等的心态组织并采用讨论的方式,大家一起分析。如果是学生的误解,分析误解的根源,端正人们的认识;如果问题的确存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共同探询问题解决的各种途径。这样,问题的探讨自然会深入,不仅不会影响原定目标的实现,还可能因此提高自己相关的认识与能力。问题成为资源,可遇而不可求,实在难得。

笔者这里认为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到了一位同行那里就不简单了,这位老兄竟然能够将这位执教者的失误上升到“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这样分析了其失败根源:表面上看,这里是受传统教学“预设”观念的束缚,不容许学生的思维出轨,实际上是因为,教师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想着如何主宰课堂,没有真正尊重学生,课堂因此缺乏“真诚、包容”的美丽。“这时如果教师顺水推舟,表扬这位同学有个性、有思想、有见地,并坦诚地对学生说:‘刚才这位同学批评我的这几篇文章缺少思想深度,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大家能不能把我的文章修改一下,使之深刻起来呢?’我想这样的处理一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灿烂的火花,这样做的效果肯定远远超过教师的预设的教学目标。”

听了这等高论,头脑一向简单的笔者反而觉得这位老兄行事过于天真、简单了,因为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青年教师的这些作品是否真的存在这位学生所指出的问题,我们搞清楚了吗?假如这位青年教师的文章根本不存在这个学生所指出的所谓问题,我们有什么理由非得让他如此谦卑,如此谦恭地迎合迁就自己的学生?假如这位青年教师真的照“旨”而行了,他的胸怀是“宽广”了,他的课堂是“宽容”了,但“真诚”二字呢?谎言再美丽也是谎言,自己口是心非,言辞即便再肯切,能肯切出“真诚”来吗?没有了“真诚”何谈“宽广”,缺乏“真诚”的“宽容”怎能称得上“美丽”?如果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尊重”,我们的学生是得到“尊重”了,可教师呢,“平等对话”中的“平等”二字呢?我们做教师的难道就不需要尊严不需要尊重与自重了吗?即便做教师的不需要尊严,不需要自重与别人起码的尊重,我们给学生传递的又是怎样的信息?为了获取所谓的“尊重”,学生们就可以不要起码的是非观念了?这样做,我们可能会讨得学生的一时欢心,调动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可长此以往,我们将会培养出学生什么样的意识、什么样的习惯、什么样的个性,学生的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我们还要不要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种假设,那就是,这位青年教师的文章里的确存在学生指出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位青年教师自己当时意识到了没有(看情形似乎没有),如果自己没有认识到还是违心地向学生“低了头”,其“真诚”何在(这其实又回到了上一层次的问题),哪里又存在“坦然”?即便他本人立刻认识到了,其他的学生是非也都能反应这么快,都能够立刻充分认识到并且都有进入角色“修改一下,使之深刻起来”的能力呢?如果不能,怎么能够保证一定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就一定能够“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效果肯定远远超过教师的预设的教学目标”?

是的,从理论上讲,这其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学生反应都如此神速,也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是这样的话,笔者当然也就无话可说。可是,现实中呢,现实中真的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形吗?

笔者并不否认学生个体特殊情形的存在,就语文能力与修养而言,个别学生超过甚至远远超过老师都是正常的。可如果在教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超过老师,就很不正常了。如果这样的话,学校就应该另请高明,他们的老师就该下岗了。再说,案例中,如果学生真的有这等水平,这位青年教师岂不是在班门弄斧自讨没趣,我们又何必为其必然的“失误”如此惋惜?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恰恰是专业的引领,否则,我们也便没有资格去做他们的教师,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便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某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认识感受超过老师是自然的事情,但因此认定整体的语文能力也都超过了老师,十之八九会与情理事实不合。比如现在的这个案例,这位青年教师的作品能够“屡见报端”,如果没有走歪门邪道,我们就可以想见其语文能力之高――作品能够“屡见报端”的语文教师能够有多少,何况仅仅是高三的学生?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不过,这思想,起码应该有深厚的生活底色,这追求,起码应当经得起情理事实的拷打。否则,一味想当然,所谓的理想与追求就肯定会变质变味,比没有更要不得。

事实上,“预设”属于操作层面,“尊重”属于情感层面,二者形不成必然的矛盾,将其对立起来,本身就严重违背科学的原则。作为人类最为宝贵的情感,“尊重”可以也应该贯串于我们教学的全过程,而不应当仅仅停留于其中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层面。如果这位青年教师在“预设”阶段就“尊重”学生,备课时用心些,细致些,不仅仅“预设”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思路,而且能够“预设”师生“对话”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结果会如何呢?

上一篇:让真情在作文中闪耀 下一篇:课堂教学评价不应成为教师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