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爱精神为导向的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06-19 11:48:46

以博爱精神为导向的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FDY049 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院办学特色的体现,本文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初探以博爱特色为导向的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博爱精神;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现在的大学高等教育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学,不应该仅仅有大楼,大师,还要在校园文化中有大爱,大爱就是博爱。

本文将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初探如何以博爱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 博爱精神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博爱精神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有引领作用。学院在历史办学经验中总结提炼出的“博爱塑魂”的理念,通过组织学院师生讨论学习,成为工作指南和自觉行动,从而深入人心。总结提炼出的具有学院博爱特色的办学思路,可以促进学院向更高层次的水平迈进。博爱精神成为了学院精神,将渗透深入到学院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从而体现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1.2 有利于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工程,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水平。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博爱之都”的南京燕子矶畔。是以培养特教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积极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坚持打造“以博爱引领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凸显博爱特色”的活动思路,紧抓“品牌化、一体化、全员化”的运作模式,着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将博爱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各级团学组织紧密围绕学生专业构建校园文化活动机制,以博爱树魂为理念,以服务全院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专业,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太阳花”、“青春在特教岗位闪光”等服务品牌。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学院特色,开展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 以博爱精神为导向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始终恪守为特教事业服务,为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宗旨。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博爱塑魂、质量为本、特色立业”,该学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2.1 “博爱”的校园景观建设。南京特教学院在体现博爱精神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上,注重文化景观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我院图书馆的百爱墙,是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学院具有特殊教育办学特色的体现,见证了学院的历史。墙上用各种字体写了99个爱,剩下一个爱要留在心里。爱心是对特教老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在体现博爱精神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上,校园的哈佛红、麻省绿、名人文化园的残疾名人文化雕塑处处可见,绿色的树木与以红色为主的学校主建筑相辉映,景色美不胜收,极大的提升了校园的内涵和品位。

2.2 残健融合的人文环境。博爱是该校的校魂。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不是专业技能有多强,而是必须要有一颗愿意奉献特教的心,要有博大的胸怀。校园里,你能发现,残疾人和健全人那么和谐的融入在一起。健听学生和聋哑学生用手语可以毫无障碍的交流,谈笑风生。盲道、电梯等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每一处校园的台阶处都有可以供轮椅上下的斜坡,教学楼、办公楼的各种标识,都是三种语言:汉语、盲文、手语图示。肢体残疾学生安排在宿舍一楼,可以与普通学生共同进出,聋人学生和健听生在可以住混合宿舍。他们用手语谈论流行的东西,谈论文学作品,很是和谐。正是由于这样博爱的精神滋养,该校毕业生才会在一生奉献在特教岗位上,奉献给残疾人事业。

2.3 不断延伸拓展的博爱精神。该校学生一入校,学校就会动员学生加入志愿者协会,为残疾人服务。学校共有志愿服务团队25个,其中助残类志愿服务团队18个,注册志愿者3700人,占到了在校生总数的72%。刚入校,好多学生对残疾人并不了解,特教学院和南京残疾家庭结对服务。学院还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康复中心。老师带队,大二学生带大一,一起去残障儿童家庭做服务,对孩子状况评估,制定教育康复方案,此后志愿者每周去做服务,老师每月对服务对象做评估。博爱的校园文化品牌还延伸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学院还组织了“寻访特教的足迹”――特殊教育博物馆文物征集实践团、“太阳花志愿者”赴景德镇聋人大学生陶艺创业实践、赴徐州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实践服务团,赴绵竹灾区特殊儿童心理康复实践团等。深入城镇乡村、街道社区,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贡献智慧、增长才干,将博爱精神不断延伸拓展。,在南京特教学院,他们的学生面对的大多是一辈子毫无成就的孩子,他们必须用爱心来支撑起自己的事业。

所以,加强以博爱精神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博爱精神,才能使学校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在高校中脱颖而出,实现学院发展的宏图伟业。

【参考文献】

[1]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版

【作者简介】

蒋科星(1982-)女.江苏宜兴.汉 讲师.研究生.方向:教育学。

上一篇:T?V莱茵上海庆银禧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下一篇:浅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