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媒体看奥运

时间:2022-06-19 11:41:12

跟着媒体看奥运

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其恢宏的气势、瑰丽的想象、盛大的阵容、华美的场景,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终于以其特有的热情和方式,诚邀五湖佳宾、四海亲朋齐聚华夏大地。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感召下,13亿华夏儿女与世界一同起舞,共同书写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奇迹。

北京奥运会是一次空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会,一次空前的体育竞技盛会,也是一次空前的媒体竞争舞台。应该说除了少数有机会亲身进入现场的观众,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看到的是媒体传播的奥运会。通过媒体,人们看到了博尔特百米潇洒飞越,菲尔普斯泳池狂揽八金,刘春红举重力拔山兮……一项项世界纪录的刷新,一次次极限的冲突,书写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未来的梦想。这里有力与美的展示,更有精神和意志的壮歌――它来自南非游泳独腿健儿的抗争,来自50岁的栾菊杰拔剑而起的勇气,来自范德韦登战胜癌症后的水中马拉松。通过媒体,人们看到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五环旗下的聚首。当那些从索马里崎岖的砍柴小道上,从阿富汗、伊拉克战后动荡中跑来的健儿,共同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人们看到了人类携手未来的热切向往。当各个国家和地区选手簇拥着冠军绕场向观众致谢,热情的观众为所有选手欢迎加油,人们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力量。通过媒体,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兑现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庄严承诺,以最大的努力和热情,为人类搭建了一座欢乐的舞台,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理解之门。竞赛场上,中国健儿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和崭新风貌令世界瞩目;赛场内外,百万志愿者以他们的亲切微笑和周到服务令世人称颂。奥运的契机,让我们在30年改革开放之后,从容不迫地呈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奥运会早已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留给世界的财富,必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在中国媒体的现代化进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绿色奥运”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主旨在于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同样,媒体也需要创造出绿色、健康的环境。此前,我们曾提出过“绿色收视率”、“绿色媒体”的概念,此后,我们更要提倡“绿色的报道理念”。曾几何时,西方一些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竭力进行意识形态渲染,从“奥运村不许运动员带《圣经》”,到“奥运工程致125万人丧失家园”,再到“奥运会使中国注定成为世界上新的头号超级大国”,这些“八卦”但不带有娱乐性的报道并没有激起国内媒体的“以牙还牙”。我们看到了国内媒体豁达理性而智慧的一面,他们绕过“以舆论乱象掩盖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要义”的陷阱,始终行进在客观、公正、公平的大道上。

“科技奥运”注重在奥运会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奥运乃至人类社会更快、更协调地发展。众所周知,传媒的每一次变革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分离。北京奥运会让我们欣喜地看到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晰5.1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全球电视转播,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转播奥运会的实况比赛……科技的进步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为可喜的是,一些媒体抓住奥运带来的机遇,实现了技术的升级和转型,如中央电视台就把高清电视从试验阶段推进到大范围的实用阶段,从制作到播出全面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促进发展。

“人文奥运”的宗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素养,培育人文精神,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也正是现代媒体社会职能的最终目的。在这此奥运会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金牌至上”主义在淡化,“超越自我”精神在强化;“奖牌竞争”在淡化,“重在参与”在强化;单纯的民族本位思想在淡化,普世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强化;意识形态的对立在淡化,东西文化的交流在强化。这场奥运会的报道中,国内国外媒体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共同诠释着“和”这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生成力的理念。

赛场的奋斗只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正如《奥林匹克》所言:“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虽然已经拉上了帷幕,但是它所展示的生活哲学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共同的宝贵财富。

上一篇:思维·形态·路径 下一篇:“联合”、“联盟”,实现广播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