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19 10:47:33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45-01

【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F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治疗组(51例)在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2%、74.5%(P

【关键词】 美托洛尔 依那普利 安体舒通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CHF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强心甙(洋地黄)类和利尿剂。本文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治疗,观察102例三种药物治疗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且资料完整的慢性CHF患者共102例。102例患者都为住院病人,其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并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Ⅱ级31例,Ⅲ级42例,Ⅳ级29例,男61例,女41例,年龄49~79岁,平均59岁。其中冠心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19例,心衰病程半年至8年,平均3.5年。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洋地及速尿。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5~10mg/d,美托洛尔25~50mg/d,安体舒通40mg/d,分2次口服。疗程为4~6周。

1.3 观察方法:2组观察指标:①心衰症状及体征的变化;②监测血压、心率(HR)及心功能级别改变;③在治疗前后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④治疗前、后常规监测血、尿常规及血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⑤观察药物副反应及毒性反应。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症状、体征能达到完全缓解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者为显效;症状、体征能达到部分缓解或心功能改善1级者为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临床有效率用χ2检验,其他数据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2.3 副作用治疗组轻度咳嗽5例,心动过缓3例,胃部不适1例,男性胀痛1例,均不影响疗程的继续,也未加重CHF症状。对照组2例头昏、乏力。

3 讨论

在C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有神经激素系统激活的因素参与[2],一方面,CHF患者心博量下降通过压力感受器引起的减压反射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机体通过这些过程进行代偿。但是长期交感神经张力过度增加,肾上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致全身小血管(阻力血管)收缩,加重心脏前后负荷,损害心肌, 减少心脏β受体的数量,即出现β受体密度下调[3],导致心功能减退。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解除微血管的痉挛,可减少儿茶酚胺过多产生,阻断CHF与儿茶酚胺增加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防止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损伤,使心肌的β受体数量和密度增加,恢复β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另一方面,CHF患者心博量下降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压力下降,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可刺激球旁细胞合成的肾素释放,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循环血量增加,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可加速心功能的恶化,可引起水钠潴留及低血钾,低血镁,还可引起心肌纤维化,直接损害血管,也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在CHF患者的治疗中应用ACEI类药物,可阻断RAAS,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的生成减少,使周围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和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阻断CHF的恶性循环而起到治疗CHF的作用。但长时间使用ACEI治疗存在醛固酮逃逸现象[4,5],使ACEI不能完全抑制ALD。因此在ACEI抑制剂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能进一步抑制ALD的有害作用,使RAAS受到全面的抑制,从而进一步减少水钠潴留及心肌纤维化,阻止心衰的发展。三药联用,由于抑制了一系列促使心功能恶化的机制,阻断了恶性循环,可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本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2%,而对照组为74.5%,组间相比P

参考文献

[1] ClaudeB,PlumF.Cecilt extbook of medicine.America 20th andW.B.Saundeso Company,1996.:211-231.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心功能不全,2005,1335-1336。

[3] 何喜民,向定成等,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改变,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13(06):403-406.

[4] 刘岚. 醛固酮拮抗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进展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2010,5(01):149-150.

[5] 郭建淑,醛固酮逃逸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04):562-565.

作者单位:419300 湖南省溆浦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上一篇:广西金花茶生物学功能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浅议临床给药错误的原因及避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