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时间:2022-06-19 06:06:06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摘 要】 财务风险是中小型企业必须面对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的风险,对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财务风险对中小型企业来说非常必要。本文以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及其防范。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财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理财活动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在进行投资、筹资、对外担保等理财活动中,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无处不在,它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能力。因此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实现企业的可持续长期发展。

1.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带来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表现为在特定的时点上,资金的流出量超过流入量而产生的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资金性财务风险;二是借款的增加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的波动性,表现为在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下降或借款利率超过息税前利润率时,由于负债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自有资金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所有财务环节中,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

2.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

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2.2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如果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快速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及其比例关系,通常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自筹,另一种是债务资金。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自身筹资水平低,多数信用程度不高、可以抵押的资产有限,举债的渠道相当少,大多用短期借款来满足长期的资金需求,导致其处于频繁的债务借还困境中,财务负担增加,偿债能力严重不足。

2.4关联企业、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关联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

2.5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以及领导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3.1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人员应时刻提高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和巨大作用, 要求财务人员更新观念, 既不能无视其存在, 也不能畏惧其存在, 而是要认清财务风险的本质内容, 探索其规律性, 寻求财务风险规避的最优管理方法, 防范于未然。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 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促进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要将企业的风险转化为广大员工共同认识和自觉防范风险的行动中。企业经营者既不能盲目追求收益不考虑风险, 也不能惧怕风险, 应当掌握应付风险的本领, 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理智地应对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风险意识, 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2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3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负债水平取决于企业的资本金规模和资信状况,资本金是企业承担经营风险的最大限度。有必要建立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不断充实资本。要建立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首先,要强化企业资本积累的责任机制,自我发展的责任机制对保证企业的偿还能力非常重要。其次,提高企业资本积累速度。如果企业资本金的增长难以适应投资需求的扩张速度,这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资本金的积累速度不仅可以使企业自身得到充实,也有利于增强企业防范债务风险的能力。再次,提高资本的积累比率企业只有不断地扩充资本,这样才可以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4要理顺关联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财务关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为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关联企业之间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建立关联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财务风险的跟踪监督机制,对资金往来,重大的筹资、投资活动等财务风险程度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督,保证及时了解和掌握。建立财务风险责任制度,明确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风险报酬,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3.5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领导经验决策和管理部门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进行决策。对决策方案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法,防止主观臆断。

参考文献:

[1] 吕莉芳.《浅议企业财务风险》.山西建筑.2010.

[2] 朱文婷.《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应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

作者简介:王梦,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Photoshop软件处理数码照片的工作... 下一篇:框架结构中的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