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1α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相关性

时间:2022-06-19 01:06:05

【摘要】目的检测肝癌病人与正常人HIF-1α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对121例肝癌病人和100正常人运用SnapShot 技术检测HIF1A基因(rs2301104、rs8005745、rs2301113、rs2057482)这4个位点的表达。结果肝癌病人与正常人的HIF-1α基因(rs2301104、rs8005745、rs2301113、rs205748)这4位点的表达P>0.05.结论HIF-1α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无一定的相关性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肝癌的率与死亡率分别为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3位。每年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5万/年, 而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6%;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此,肝癌的高发病性与高致死性对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已证实HIF-1α基因表达的HIF1A蛋白与肝癌有密切的相关性,不仅在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参考文献1,3,4),而且HIF-1α可作为评估肝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参考文献5),另有报道证实HIF-1α有望成为评价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新指标(参考文献2与6)。为了进一步了解HIF-1α基因具体哪个与肝癌发生,发展最为密切相关,本实验运用SnapShot 技术深入研究HIF-1α基因多态性(rs2301104、rs8005745、rs2301113、rs2057482)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选取 2008 年至2012 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中心住院的手术患者,经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手术,所有患者皆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肝细胞癌,12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人的外周血标本,其中男性73 名,女性48名,年龄28岁至71岁,平均45.3岁,HBsAg阳性115例,阴性6例;AFP阳性87例,阴性34例。对照组100例均来自2010年3月~2012年4月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集的体检正常人静脉血样。体检结果均正常,无肝硬化、乙肝相关病史、糖尿病等疾病,且一级亲属无HCC病史。其中男性56 名,女性44名,年龄21岁至69岁,平均39.4岁,HBsAg,AFP均阴性。研究对象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DNA提取

运用Promega maxwell@16机器提取DNA,大约40 分钟后,提取DNA 程序完成。将收集管中大约210μl 的DNA 溶液转移至冻存管。冻存管在-80℃冰箱保存

1.3HIF-1α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运用SnapShot 技术进行HIF-1α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1.3.1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反应体系:(20μl)包含1x HotStarTaq buffer, 3.0 mM Mg2+, 0.3 mM dNTP, 1 U HotStarTaq polymerase (Qiagen Inc.) 和 1 ?l 样本DNA。 反应条件:95?C 2min; 11 cycles x (94?C 20s, 65?C-0.5?C /cycle 40 s, 72 ?C 1min30s); 24cycles x (94?C 20s, 59?C 30s, 72 ?C 1min30s); 72?C 2 min; 4 ?C for ever

1.3.2 PCR产物纯化 在15μl PCR产物中加入5U SAP酶和2U Exonuclease I酶,37 ?C温浴1小时, 然后75?C灭活15分钟

1.3.3 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

1.3.4 延伸产物上ABI3730XL测序仪 取0.5μl 纯化后的延伸产物,与0.5μl Liz120 SIZE STANDARD, 9μl Hi-Di 混匀, 95 ?C变性5分钟后上ABI3730XL测序仪,收集的原始数据用 GeneMapper 4.1 (AppliedBiosystems Co., Ltd., USA) 来分析。

1.4结果

实验结果数据显示HIF-1α基因多态性(rs2301104、rs8005745、rs2301113、rs2057482),他们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这些位点的共性,特性分层后分析差异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表3)(表4)

HIF1A基因rs2301104位点肝癌组与正常组的对比(表1)

1.5 讨论

缺氧诱导因子-1 ,即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Semenza和Wang首先发现的,随后确立了HIF-1的结构,并证明了其cDNA的编码顺序。HIF-1普遍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常氧下(21%O2)也有表达,但合成的HIF-1蛋白很快即被细胞内氧依赖性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所降解,只有在缺氧条件下HIF-1才可稳定表达。HIF-1是一种异源二聚体,主要由120kD的HIF-1α和91~94kD的HIF-1β两个亚单位组成。HIF-1β亚基又称芳香烃受体核转运子(aryl hydrocarbon re-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ARNT),基因定位于人的1号染色体q21区,在细胞内稳定表达,起结构性作用;HIF-1α基因定位于人的14号染色体q21~24区,受缺氧信号的调控,是HIF-1的活性亚基。在细胞中,HIF信号级联反应会受到缺氧状态的影响。在缺氧状态下,通常会让细胞持续的细胞分化。然而,缺氧状态促进了血管新生,对于胚胎中的血管系统与癌症肿瘤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已有报道证实了在肝癌中HIF-1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G1/S调控SPF(S期细胞比)值升高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参考文献1)另有文献指出HIF-1α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与瘤体大小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数目及HBsAg阳性无关,因此可以推论HIF-1α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是以后肝癌治疗新的分子靶目标,不仅如此,HIF-1α有望成为评价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新指标与评估肝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本实验想进一步了解肝癌与HIF-1α基因具体的位点关系,确立正确的靶向关系,检测HIF-1α基因多态性(rs2301104、rs8005745、rs2301113、rs2057482)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

本研究尚未发现HIF-1α基因多态性(rs2301104、rs8005745、rs2301113、rs2057482)与肝癌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一个可能原因在于目前收集的病例数量偏少。再一个由于实验经费的限制,未能检测全部的位点来一一比较。实验中对照组基因频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最终统计学结果的判断,若对照组的基因频率低,则更加容易得到阳性结果。现阶段实验对照的病例数量偏少,可能会使预期实验目标产生一定的偏离。另一原因可能是没有检测HIF1A基因多态性全部的位点,以致一些可以与肝癌相关的位点遗漏。因此今后在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中,不仅需要扩大样本的数量,还应该检测基因多态性的全部位点,从而使实验结果尽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必成,刘志苏.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和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1):1404-1405,封四.DOI:10.3760/j.issn:1001-9030.2006.11.044.

[2]丁磊,陈孝平,王海平等.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1):656-659.DOI:10.3760/j.issn:1007-3418.2004.11.005.

[3] 张芳杰,唐望先,吴翠环等.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4):281-284.DOI:10.3760/j.issn:1007-3418.2006.04.012.

[4]董志珍,姚登福,李姗姗等.肝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动态表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7):506-510.DOI: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0.07.009.

[5]韩振奎,刘菊侠.HIF-1α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7):815-817.DOI:10.3969/j.issn.1000-7377.2006.07.018.

[6]喻芳,周庚寅,张翠娟等.原发性肝癌中HIF-1α?P-gp的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3):246-249.DOI:10.3969/j.issn.1671-7554.2007.03.007.

上一篇: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机制研究 下一篇:对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