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让3D斑马线再飞一会儿

时间:2022-06-19 08:08:20

江苏省宿迁市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原本黑白相间的斑马线被画师变成了萌萌哒的“3D斑马线”:小黄人、熊大、熊二、光头强等立体卡通人物在斑马线上争奇斗艳。然而,这一“创意”之举不但没有赢得众人的一致赞美,反而引来诸多网友的口诛笔伐,最终,3D斑马线在一片质疑声中寿终正寝。

对此,我深感惋惜。作为为“3D斑马线”点赞的人,我认为较传统斑马线而言,3D斑马线的优点可谓显而易见:形象直观,充满活力和时尚。对于这种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的有益尝试,人们不妨给它一点时间与耐心,让它像子弹一样再飞一会儿看看。

对于3D斑马线玩创意却丢了安全,得不偿失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大部分车祸的原因是机动车在人行横道上没有控制好车速。而3D斑马线,打破了传统平面斑马线的设计,更容易引起机动车司机的注意,从而及时调整车速,以一种安全的行车速度通过斑马线,极大降低事故的发生。此外,3D斑马线不仅仅增加了交通安全指数,同时也为拥挤、嘈杂的路口提供了一抹清新。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既神奇可爱又立体奇妙的3D斑马线时,心中的劳累也会得到短暂的放松,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即便3D斑马线目前还存在安全隐患,人们也不应该不给其任何机会,就将其扼杀在襁褓中。这就像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害怕外边的苍蝇飞进屋内就永远将窗户关闭得紧紧的,而不让外边的新鲜空气进屋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3D斑马线过早夭折呢?我以为是国人的保守思想。他们自以为走原来的路最稳当,殊不知,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发展,都是打破常规的结果。

试想,如果尼古拉・特斯拉不勇于打破常规,又怎么会有便宜方便的交流电给我们使用?如果爱因斯坦不勇于打破常规,又怎么会有我们现在学习的物理微观学?如果人们不勇于打破常规,西红柿又怎么会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当汽车刚刚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时候,慈禧太后以司机坐在自己的前面,对自己不尊重为由,禁止当时社会发展汽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告诉了人们汽车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这件事的发生体现了当时保守思想对创新思维的阻碍。

3D斑马线在中国的出现,显示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开始与国际接轨,然而,短命的3D斑马线却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可贵的创新意识又是那样的脆弱。

3D斑马线就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清了中国目前的创新还有不足。衷心希望,国人能够以更为包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创新元素,只有这样,未来更多、更好的创新元素才能持久地停留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才能多一份别样的精彩。故此,我希望人们不妨让3D斑马线像子弹一样再飞一会儿。

评点

作者不人云亦云,而是敢于坚持自己的认识。在反对者看来,3D斑马线的安全问题,无疑是其致命的缺陷。但是,在作者看来,3D斑马线却有助于交通安全。当然,作者并不讳言3D斑马线存在的缺陷,但作者认为,新生事物存在缺陷也是正常的现象,因此,人们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它们,决不能因噎废食。作者并不局限于就事论事,最后又将3D斑马线的命运与国人的创新精神联系起来,这样,就更能引发人们对创新事物的包容态度,为新生事物多赢得一些生存的机会,赢得更多读者的支持。总之,文章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论证充分,颇有说服力。

上一篇:恋上土耳其咖啡 下一篇:穿过胡同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