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77人,为何只判二十年

时间:2022-06-19 07:00:59

【√】在挪威的司法系统中,惩罚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要让犯人学会靠自己的理智抑制犯罪意图,最终得以稳健地和社会接轨

2011年7月22日15时,32岁的挪威人布雷维克在引爆挪威奥斯陆市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之后,登陆奥斯陆西边的于特岛向正在参加青年团活动的人群开枪射击,共计77人死亡,96人受伤。今年8月24日,挪威法庭判处其入狱二十一年。只有在二十一年刑满后被认为仍旧对社会构成威胁,刑期才有可能延长。

布雷维克制造的两起爆炸和枪击事件,被媒体称为是挪威自二战以来发生的最为恶劣的屠杀事件。但自二战起,挪威也再没有对任何人执行过死刑。

挪威:废除死刑已百年

早在1902年,挪威颁布的《一般公民刑法典》中,死亡即不包括之内。

受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影响,1814年开始起草的挪威宪法在第96条就规定:“除非刑事成文法之规定,对任何人不得宣告有罪和处以刑罚。”1815年推出的临时法令废除了早已过时的国王克雷斯蒂安五世法典(Code of ChristianV)中野蛮的刑罚方式,只有斩首和枪毙两种经过授权得以在新刑法典中保留。而受刑的对象,仅仅规定在“有预谋”或“手段极其残忍”的杀人犯。

挪威现行的刑法典是1902年5月22日第10号令《一般公民刑法典》以及随后的一些补充。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重要权利的刑法典,法典第二章中即规定,普通刑罚的种类仅包括“监禁、拘留、社区服务和罚金”,第17条还规定“特别规定的情形下,不得超过二十一年”。1940年6月10日,纳粹占领挪威,并于1942年9月由吉斯林政权(Vidkun Quisling's regime)重新推出死刑,共400名挪威人被处决。直到1948年8月28日,大学教授拉格·斯堪斯克因与纳粹的关系,成为被执行死刑的最后一个二战罪犯。

二战结束之后,在1948年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和1950年起草的《欧洲人权公约》等主张切实保护人权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影响下,废除死刑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尽管此前,世界上仅有7个国家废除了死刑,但到1977年,废除死刑的国家已有16个。除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在废除死刑问题上的日益鲜明的态度以外,欧洲理事会(The European Council,又称为欧盟首脑会议)最为突出。

1982年,欧洲理事会通过《欧洲人权公约第六议定书》,其中第一条即明确规定“废除死刑;任何人不得被判处这种刑罚或执行死刑”。1988年,挪威签署该协议,并禁止在和平时期使用死刑,这与挪威国内最后一次执行死刑已过了整整40年。

刑罚是为了塑造“好人”

改造已定罪的重罪犯,是挪威刑事司法系统的核心所在,也是被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之为整个欧洲社会最进步的理念之一。理论上来说,在挪威的司法系统中,惩罚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改造和创造更多有生产力的社会成员。其最终目的是要让犯人学会靠自己的理智抑制犯罪意图,最终得以稳健地和社会接轨。这是以预防与矫正为终极目的的刑事政策,而不只是进行消极惩罚,而这在当今世界已成主流。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刑罚的目的是要让犯人学会靠自己的理智抑制犯罪意图,法院则是让犯人逐步取得较大程度的自由,引导其稳健地和社会接轨。通常而言,挪威的犯人都需要在高防卫级别的监狱开始服刑,服完部分刑期,便由法院和监狱共同衡量他们是否可以转入较低防卫级别的监狱。这种类型的监狱更注重通过各种形式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比如请假外出、探视安排以及灵活性的控制措施等。最后,通过考核的犯人将到达“过渡训练所”,在生活、工作和社会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是犯人通向自由之路的最后一站。只有通过一道道缓冲过程的训练,挪威法院也才有信心让其回归正常的社会。

在挪威,只有少数杀人凶手会服刑超过十四年。即使是那些受到最高处罚的囚犯,最后也会在服完三分之二的刑期之后被释放,很多人还会在三分之一的刑期后得到周末假释的机会。因而,挪威囚犯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欧洲国家中是最小的,每10万个挪威人中仅有66人是囚犯。相比而言,截至2005年,每10万个中国人中,即有523人在各级监狱坐牢,仅次于美国同期10万人中724人坐牢的比例。

挪威监狱大多人数较少、环境优雅,是希望能够减小犯人出狱后因不适应社会而导致的再次犯罪的几率。不仅人数少,拥有良好环境的监狱甚至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景点。著名的哈尔登监狱仅为250名囚犯(多为杀人犯和犯)盖牢房,就耗资2.8亿美金,监狱的生活区明亮通透,并设置了近一半的女性守卫,以便“营造一个侵略性较小的氛围”。出于同样的原因,防守们并不佩戴武器。“宽松”的环境和与真实社会相似的环境能够减少犯人出狱后的不适应或难以融入,避免增加再次犯罪的几率。对此,该监狱教员曾解释道:“在狱中,完全不需要苛刻的监狱环境,只用剥夺某人一段时间的人身自由,就已是足够的惩罚了。”

不过,当犯人有重复犯罪危险时,挪威法院会根据完善的“预防性措施”,延长其拘押时间。1902年挪威废除了死刑制度,随后又废弃了终身监禁,并称这种刑罚制度“过于极端”。在《一般公民刑法典》中,为了弥补单一刑事制裁方法的不足,以及避免使之陷入消极惩罚和事后补救,还额外对“预防性措施”有所规定。第二章第39节即称:“罪人自身状况表明其有重复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时,为了预防的需要,法庭可以决定要求检察官……羁押犯罪人。”

根据2002年挪威新修改的法律,对于刑满后的重刑犯,可依“预防性拘留”制度,申请延长拘押5年,次数不限——这可能导致终身监禁。对于制造了挪威二战后遭受的最大规模袭击案的布雷维克来说,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他将很难得到减刑的机会,并很有可能“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但从“预防性拘留”制度设立到目前为止,挪威从未给任何一位犯人延长过拘押时间。对此,欧洲理事曾公开称:“将一个人在无望获释的情况下终身监禁是不人道的……这与使罪犯重新融入社会的理念相矛盾。”

杀人偿命是报复不是正义

上一篇:浅谈如何当好一名基层工会干部 下一篇:铁路建设驶入后高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