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城区的保护与改造

时间:2022-06-19 06:36:14

城市旧城区的保护与改造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旧城区建筑破旧、居住密集、街道狭窄拥挤等各种城市问题不断涌现,旧城区的衰败严重地阻碍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旧城区更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文章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旧城区的保护与改造现状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旧城区 保护 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经历着内部社会经济转型和外部环境推动的双向演进过程,城市外部空间的扩张和内部空间的重组在同时进行;快速巨变的中国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需要面对已经日益突显的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的问题。

一、城市旧城区改造现状

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区域,—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居住人口较为密集,也是本座城市发展最为原始的地区,公共设施较为简单,交通不便,常常伴随着道路狭窄拥堵,建筑一般一单层和多层诸多,外观陈旧。旧房大多数且为家庭人口数量较多的代表,一家几代人住在一起,成了典型的底层人口密度大的特征,由于随着城区发展,四周逐渐被高层建筑湮灭,和周围高层高密度的布局成了鲜明的对比。社会的发展,城区的扩建及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旧房主人对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条件的迫切愿望,城区旧房改造的利益空间大,自然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瞩目的焦点,也成了城区中旧房改造的必然。。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旧城区在用地结构、交通组织、市政配套、建筑布局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继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实现新老城区的互动发展,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存在问题

1、居民的需求问题。旧城区的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 由于年代已久,生活基础设施与环境生活状况与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极不相称,再加上交通拥堵不堪,使得居民要求改变生活条件的愿望日益迫切,同时没有保留价值的破旧民房也会对城市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有差别、步骤的拆除那些毫无价值的民房,对旧城区进行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2、意识问题。由于一些政府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一些传统特色的古建筑和民居被强行的拆除 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的改善了旧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对于这座城市的特色的破坏是无法去弥补的。同时公民片面的追求蝇头小利,保护观念淡薄,缺乏民主、法律意识,在历史古迹、传统风貌、城市特色保护方面责任意识不足。

3、资金问题。由于旧城区人口密集,民居的质量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极差,情况复杂,履行的难度较大,况且规划受到限制,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由于短时期内不能产生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政府持续不断的投入,同时对于损坏的具有历史保留价值的进行修缮,需要相当一大部分资金的支持,政府和开发商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致使一些历史街区被无情的遭到破坏。

三、旧城区改造意义

城市会因为那些散落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富有内涵,更加耐人寻味。旧城区作为历史遗产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直接地表达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神韵,更加能够体现出地方的人文特色。人们从旧城区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一所城市,一条街道,一座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领略到地方别致的民风民俗,可以通过对旧城区的考察去展开历史研究,同时旧城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无形中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并且旧城区色鲜明的文化遗产也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有裨益,除了旅游业的开发,也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旧城区改造过程当中,如何保护好其中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是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四、旧城改造原则

1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科学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保护与改造的内容和范围,处理好保护与改造、利用与继承以及发展的关系,采取合理适度、科学利用的方法,有效保护和开发旧城历史文化资源。

2、坚持保护与改造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原则。重点保护与改造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旧城区格局与风貌及空间形态和空间环境,努力提高旧城区的环境质量。

3 、坚持对有保存价值的危房按“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房屋的内部可按照现代生活需要进行装修、设置,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条件,提高旧城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对没有保存价值的进行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并通过合理的居民回迁率,达到对原有社会网络的保护,保持旧城生活的延续性。

措施

合理配置居住服务设施。现在旧城区内为居民提供的商业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数量虽多,但某些功能重复,如服装、商品零售业,这些多是针对市区层面的服务;而另一些功能却又显不足,如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因此,应根据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

大力改善旧城区交通状况,缓解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对历史街区内的道路布局,在考虑道路通畅的前提下,服从保护与改造规划的要求,原则上不得改变已有的道路骨架和街巷格局,不得破坏沿街建筑和环境风貌,必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交通管制。对历史街区的道路布局,应考虑与历史街区空间尺度的协调,不得随意设置大型立交和高架路。

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与合理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出适合于自己城市的保护措施。坚持有步骤,多层次的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决策规划体系结构,注重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利用经济、法律、政府手段控制旧城改造(利用地租和税收调控旧城改造)。根据最高租金原理,只有商贸、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才能支付城市中心地段昂贵的地租。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地租这根经济杠杆引导和促进某种开发倾向,如通过降低对公共事业用地收费来促进旧城基础设施的改造。

增加绿化空间。在旧城区改造中,应对地块之间不适宜利用的土地将其进行整理,加大资金投入,将其建成旧城区的中心公共绿地。

尊重历史文脉,延续城市特色。保留旧城区中代表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物,以及有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树名木、风景名胜等,并科学划分保护范围与保护层次。准确把握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控制旧城区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风格,彰显城市特色。

7、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快旧城区污染企业的搬迁、治理,以及各类重点保护区内工业用地的功能转换。旧城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体,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

旧城区的保护与改造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的学科领域,需要政府和全民的参与,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旧城区保护与改造的经验、教训,不断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旧城区保护与改造的理论和方法,不遗余力的指导实践,促进历史古迹和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旧城区保护与改造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张平宇.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城市规划,2004,28(4):25—30.

[2] (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 —理论和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 李红卫.旧城区改建与城市更新——兼谈广州旧城区规划与建设[c].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1949—2005,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341—347

[4] 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13常生活空间[J].城市规划,2003,27(9):40—45

上一篇: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解析 下一篇: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