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郊区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2-06-19 03:29:29

双鸭山市郊区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径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作物的承载者;另一方面,上壤是人类劳动的传导工具。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不可能“接为农作物输送养分,而是通过土壤这个媒介才能将养分传递给农作物。所谓“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土壤对于人们来说是何等地重要,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活动和不当农事操作的逐年增多,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我市郊区土壤肥力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耕地退化足自然原因(内因)和人为原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是耕地退化的基础和潜在因子,人为原因是耕地退化的诱发冈子。耕地退化的影响范围,不仅涉及大田耕地,而且也涉及到林地、果树、同田地、草原、荒地等所有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耕地。防治耕地退化,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防治耕地退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制止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合理施肥和灌溉;对退化耕地进行综合治理等。

耕地退化直接影响着耕地的生产力,因而它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兴衰有重大的影响。地力减退的原因很多,除了水土流失以外,由于现在开发商大面积占用耕地,致使农民肓目开荒、广种薄收、用养脱节、掠夺式经营也是重要原凶。由于只种不养,或拿走的多,归还的少,肥力必然要减。随着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靠自然恢复地力是不太可能了,必须在现有生产条件允许范围内,增施尽可能多的优质农肥,以保肥力不减,地力常新。增施有机肥,对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补充微量元素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

对于耕地退化所造成的危害,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双鸭山市郊区从五、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就陆续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对部分土地进行了初步治理,要想彻底根治耕地退化问题,要采取农业、生物和水利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以养地,培肥地力为主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国家要在这方面加强立法,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法制轨道。

一、生物措施

主要指植树和种草,增加土地覆被率。森林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涵养水源,防治风砂,缓解旱涝,被誉为“土地的保姆”。据测定:在森林植被下,雨水有14~40%被树冠截留,5~10%被林下枯枝落叶层吸收,50~80%缓慢渗入地下,形成径流沿地表流失的水量不超过1%。3333.3hm(h2)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1000000m(h3)的水库;农田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25—48%,土壤水分可增加3.8-4.7%。100hm(h2)的森林,平均可以把50000~200000t水贮存起来,这样就减少了流失侵蚀危害。可见,森林既蓄住了水分,也缓解了早涝和水上流火。那种怕占耕地而不愿造林的想法是不对的,占地是为了保地,当然造林也有个合理问题。据省林科院测定,农田防护林网以250x1000xl200m。林带宽3m(h5)行,占地4~6%即可达到保护农田的效果。近年,随着“三北”防护林规划的实施,双鸭山市郊区已初见成效,除农田防护林外,还应种植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沟头、沟坡等水土保持林及水分涵养林。

在生物措施中除了植树,还包括对一年生、二年生作物和草地的管理。要配合养蓄,在坡地种植牧草,并对保护性差和保护性好的作物施行带状间作,也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种植绿肥改良盐碱土,具有肥分高,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草木犀和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都有改土、肥田、增产的效果,可增加地面覆盖,减轻返盐、疏松土壤,加速洗盐。据资料记载,种植草木柄。当年可使耕层(0-20cm)总碱度降低1/8,代换性钠减少1/6。

总之,植树造林即可有效地调节农田小气候,又可保持水土。

二、农业措施

(一)有机质矿化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主要靠微生物活动来完成。微生物活动需要良好的水、气、热条件。而我市耕作土壤耕层过浅,有的耕地还不到20cm,其下的犁底层通透性很差,水、气、热条件不良。因,加厚耕层、打破犁底层、就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水、气、热条件,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有机质矿化速度。

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加厚肥沃土层,以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如双鸭山市郊区近些年结合中耕,实行垅沟深松以后,土壤接纳降雨、蓄水保墒能力明显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也提高了土壤通透性,特别是多雨年份。如果深松结合施有机肥效果会更理想,因有机肥不仅能为作物增加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忡状,其本身也有极强的调节水分能力。

根据双鸭山市郊区很大一部分薄层黑土,黑土层薄,底土粘重,土壤持水量较小,怕旱怕涝的特点,应继续施行土壤深耕并推广深松法,结合深松增施农肥,以加厚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恢复地力,减轻旱涝,深松后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深松后孔隙度增加,通透性变好,土温可提高0.4~1.6°,整个生育期可以提高积温50%,可增产3~5%,秋早霜和春季低温寡照年增产幅度更大。深松后的耕地耕作层加厚了,作物根系发育好,扎得深,分支多,吸收能力增强。

(二)合理施用化肥,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合理施用的问题。提倡采用配方施肥,增加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三)秸秆还田。以浅为宜,即把秸杄耙入浅层(10~20cm)能更大的刺激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增长,有利于秸秆有机残体的腐解。翻人较深的底层,因土温低,微生物少,很难分解或分解较慢,在秸秆还田后要注意适量增施氮肥,这足因为秸秆在分解时需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若不适当补充氮肥有可能造成缺氮影响产量。

(四)大力种植绿肥。鲜嫩的绿肥翻人土中以后,不但本身进行剧烈腐解,而且能促进土壤中原有有机物质的矿化。这种作用称为“激发作用”。据资料记载;“将矿化率为50.5%的紫云英物质(相当740毫克)。加入土壤,培养22天后,土壤有机质矿化率由4.0%提高到7.6%,即紫云英对土壤有机质的激发率达90%。

(五)要调整垅向,变顺坡为横垅、据省水土保所科研点观测材料,3度坡地横垅比顺垅流量减少了32~39%,冲刷量减少44-53%,横垅比顺垅土壤含水量高2-5%,实践证明,横坡打垅址大面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淡衣机具的雏妒 下一篇: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