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刀涂满了毒药

时间:2022-06-19 01:52:26

相信很多人,对于“毒药”的最早认识都来自于武侠小说和电视剧。有一个画面被人“吐槽”了很久:一个人摸出一把匕首,嘿嘿地笑道:“我这把刀可是涂满了毒药的哦!”然后他狰狞地伸出舌头,耍帅地在匕首上舔了一下……

虽然这个片段被大家当作笑话流传,但是实际上,这个人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有些毒药是通过口服致命的,但是有些毒药必须进入血液才能发挥作用。不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愿意为被蛇咬伤的人吸血救急了,对不对?

我们听得最多的毒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动物毒,比如蛇毒、河豚毒;一种是植物毒,像大名鼎鼎的箭毒木、毒蘑菇。这两种是人类最早可以发现的毒药,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各种矿物元素的毒药才逐渐发展起来。

提起动物毒,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幽暗的洞穴,里面爬满了蜘蛛、蜈蚣、蟾蜍,毒蛇。这些叫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却因为埃及艳后而变得香艳传奇起来。传说中,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用毒蛇来了断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假设她本想用一种体面而不甚痛苦的方式来了结自己,但是蛇毒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常常听说什么“五步蛇”“七步蛇”,但是对毒蛇为什么致命,可能没什么概念。毒蛇咬伤人之后将蛇毒注入伤口,这些蛇毒随着伤口进入血管传至全身,主要作用是调控神经对骨骼肌的作用。我们知道,肌肉的正常收缩是靠着神经来维持的,蛇毒可以阻断神经对肌肉的联系,使肌肉“无视”神经,从而变得麻木、麻痹。

有人或许会发问,这不就是瘫痪么?怎么会致死呢?蛇毒不仅“废”了四肢的肌肉,还“废”了最重要的呼吸肌。没有了呼吸肌,我们就像是被困在一个密封的、狭小的玻璃罩里,空气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麻痹肌肉的蛇毒在最初是没有中毒症状的,这很容易让人大意,以为咬伤自己的蛇是无毒的。

当然,蛇毒致死的原因不只这一种。蛇毒入血之后作用于心脏,可直接损害心肌的收缩能力,甚至溶解红细胞,导致血尿、出血。通常这种蛇毒还伴着抗凝因子,令血液失去凝固的能力,很容易还导致血流不止。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埃及艳后当年用毒蛇咬噬自己之后,是在痛苦中狼狈地死去的。所以,蛇毒绝对不是什么“安乐死”的良方。电视剧里总有很老土的情节:在野外,某个人被蛇咬伤,另一个人立马蹲下帮他吸出毒液。这在中毒早期是很有效的,但是在乐于助人之前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口腔没有口疮也没有蛀牙,这才不会让毒素通过伤口入血。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腔溃疡而中毒的医学例子并不少见,而且因为很多人没有这种警惕心,也不知道自己口腔黏膜有破损,加上蛇毒不会那么快发作,所以很有可能发生这种离奇的事:被咬伤的患者被救下来了,而帮助人的那个却倒下了。

动物毒并不好提取,看过各种武侠故事的人都知道,这些蝎子、蜈蚣、毒虫都是那些本领比较大的反派才能获得的。而植物毒,就显得亲民廉价多了。植物毒容易获得、便于批量生产,早在冷兵器时代就被人用于加强杀伤力。相信那个舔匕首的家伙刀刃上涂抹的也是这种大众产品。

乌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的母根,其他的细根叫作附子。这两味都是能够回阳救逆的中药,药性很强。药性强的药物很容易会变成毒药,乌头被誉为“军用毒药之王”,最快十几分钟就可以让敌人手足发麻无法呼吸,是古代征战的绝佳宝器。箭毒木有个绰号叫作“见血封喉”,这种大乔木树干基部粗大,树皮是灰色的,春季还会开出漂亮的花来。用小刀割开树皮,伤口会流出乳白色的树汁,这种汁液毒性十分强烈。1859年,东印度群岛的土著在和英军交战时,把箭头涂有箭毒木汁液的箭射向来犯者,起初英国士兵不知道这箭的厉害,中箭者仍勇往前冲,但不久就倒地身亡,这种毒箭的杀伤力使英军惊骇万分。

植物毒的来源非常多。虽说“断肠草”美名远扬,但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叫作断肠草的植物,它的名头太大,很多植物都觊觎着这个美名,但是它的真实身份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雷公藤,有人挺身而出觉得“乌头不高兴”,有人则坚信它是马钱子(老鼠药的主要来源)。

除了这些从动植物内提取的毒药之外,就是矿物毒了。矿物毒中最常见的是氰化物。氰化物在毒药史上当然有其一席之地: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禄就很喜欢用氰化物毒害那些他认为有威胁的亲属;纳粹头子赫尔曼・戈林和希特勒都是吞服这种毒药自杀的。这种药物能够迅速地进入人体,阻止细胞们的氧化供能,使它们因为缺少ATP而死去。文艺复兴时期,很多意大利贵族用昂贵的钻石粉末来下毒,它们会黏在中毒者的胃壁上,虽然没有症状,但是长期摩擦容易导致急性胃出血。意大利在毒药上的造诣很高,以至于在法语中,“意大利”还有“下毒”的意思。

上一篇:只要学生注意就会有影响 下一篇:梦工厂与魔法师图解电影特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