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19 01:45:23

龙川县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摘要 对龙川县水稻常见病虫害(水稻烂秧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蓟马、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提高其防治水平。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危害特点;防治措施;广东龙川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27-01

龙川县地属丘陵地区,湿度较大,利于水稻病虫害发生,当地最为常见的病虫害有水稻烂秧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水稻稻曲病、稻飞虱、稻蓟马、稻杆蝇,以及水稻螟虫等,因此,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十分必要。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当地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

1 水稻烂秧病

1.1 危害特点

水稻烂秧可分为2种情况。一是生理性烂秧:由低温缺氧引起的烂秧表现为幼芽卷曲变黄色至褐色,幼根变黑;盐碱害引起的烂秧表现为芽尖有盐霜;由风害引起的烂秧表现为芽尖吹干变黄萎。二是侵染性烂秧:绵腐病和腐败病幼芽被害部分初呈乳白色胶状物,后呈黄色绵状物;立枯病为茎基腐烂易拔起,心叶萎垂卷缩,茎基软腐,全株黄褐枯死[1-2]。

1.2 防治措施

加强预防,选择背风向阳、土质好、排灌方便、田面平整的田块作秧田,精耕细作,用腐熟肥料加洁水灌秧。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预防,始病期用65%寿辰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喷雾。

2 水稻纹枯病

2.1 危害特点

病害从分蘖期开始,愈到后期发生愈重,主要危害靠近水面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上部的叶鞘和叶片,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叶片中央为灰绿色,以后不断扩大成为纹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叶鞘和叶片枯死,分蘖死亡,严重时稻株不能抽穗从而不能结实,或引起早期倒伏,发病轻也可导致空秕粒增加和粒重降低。

2.2 防治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使水稻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消灭菌核,结合秋冬深翻、深埋菌核。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对水7.5~15.0 t/hm2泼浇;也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 250~3 000 g/hm2加细土300 kg/hm2撒施。或用井冈霉素7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或泼浇。施药时,稻田要灌2~3 cm深的水层。

3 稻瘟病

3.1 危害特点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尤以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三叶期前发病,秧苗茎基呈灰黑色,叶鞘及叶片呈淡红褐色,无明显病斑,立枯而死,称为苗瘟,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三叶期后发病危害叶片、节、穗和谷粒,分别称叶瘟、节瘟、穗瘟和粒瘟。稻瘟病严重发生年份,可使稻株整株整片枯死,颗粒无收[3]。

3.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做好合理搭配和轮换;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1 kg种子用3 g 2.5%三环唑浸种20 h;注重栽培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在苗期如发现中心病株、分蘖盛期叶瘟病株率达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时,于水稻破口前1~2 d和齐穗期喷药。可用30%稻瘟灵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或用50%稻瘟净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

4 稻曲病

4.1 危害特点

稻曲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4.2 防治措施

根据当地以往发病史,结合天气、品种、苗情进行分析,做出预测预报,选择用药,适时准确防治。防治适期为水稻孕穗期后期(抽穗前3~7 d)至始穗期。用2%~3%石灰水、50%多菌灵、强氯精500倍液浸种;用20%瘟曲灵、35%稻曲清、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 DT可湿性粉剂(琥胶酸酮)、25%富力库乳油、加倍井岗霉素+50%多菌灵喷施防治。

5 稻飞虱

5.1 危害症状

稻飞虱常躲在稻田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现不规则的长形褐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由于茎组织被破坏,养分不能向上传导,稻株逐渐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水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茎衰老,稻飞虱转移上部吸嫩穗茎,使稻粒变成空壳或半饱粒,同时灰飞虱能传播水稻病毒病。

5.2 防治措施

滴油杀虫:滴废柴油或废机油6.0~7.5 kg/hm2,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 cm,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治完后更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撒毒土:用乐果粉22.5 kg/hm2、湿润细土30 kg/hm2混合拌匀撒施。药剂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 kg加水800~1 000 kg喷雾。

6 稻蓟马

6.1 危害症状

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蜷在稻叶的尖端,剌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像火烧一样。扬花时稻蓟马聚集在稻花中,严重时不能结实,造成空秕粒。

6.2 防治措施

由于稻蓟马很小,不易引起注意,若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已错过防治适期,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用40%乐果乳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秧田和大田施药后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分蘖恢复生长[4]。

7 稻秆蝇

7.1 危害症状

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危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7.2 防治措施

用18%杀虫双0.25 kg对水60 kg喷雾。

8 稻纵卷叶螟

8.1 危害症状

稻纵卷叶螟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管状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转移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卷叶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8.2 防治措施

用18%杀虫双水剂3 000~3 750 mL/hm2,或晶体敌百虫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治疗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品种还有锐劲特、毒死蜱、阿维菌素、杀虫单、Bt复配剂等。防治指标是:分蘖期虫量100~120头/百穴,穗期60~80头/百穴。控制稻纵卷叶螟最有效天敌是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赤扁小蜂、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

9 参考文献

[1] 蒋晓英,张致力,陈旭,等.稻瘟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3):121-123,135.

[2] 毛羽.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1(8):249.

[3] 刘志恒.稻瘟病演替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J].新农业,2011(7):18-20.

[4] 廖杏芳.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初探[J].福建稻麦科技,2009,27(3):43-44.

上一篇:固原市原州区辣椒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 下一篇:岐山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