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必修课 :至IN的N种非常旅行方式

时间:2022-06-18 11:21:53

潮人必修课 :至IN的N种非常旅行方式

去年有本单车旅行的书特别火,叫《不去会死!》,一个日本小伙子骑着两轮人力敞篷车花了七年时间周游了全世界,令人瞠目。无独有偶,中国小伙子谷岳为了见远在德国的女友,用“伸出大拇指搭车”的奇特方式,从中国彪呼呼地“走”到了柏林。如果作为一个潮人,这一切过于大胆的行走方式没有打动你,那么你一定要记住下面这些非常规旅行方式,明天也许你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记得N年前第一次说起“沙发旅行”这四个字,我的一个朋友不由分说地就对这个超级新鲜、却貌似易懂的概念充满怀疑甚至鄙夷:“为了图个便宜,就得委屈自己睡人家的沙发,腰酸背痛腿抽筋,至于吗?”但如果今天我还有机会同他聊天,他的看法一定已经发生了改变。

沙发客:

全世界都有你的一张沙发

沙发漫游≠一张可以寄宿的旧沙发

说起“沙发漫游”,很多人第一个好奇就是:“真的是睡别人家里的沙发吗?”其实,“沙发”只是这种旅行方式中一个意象和概念,它可能是目的地主人的一张舒服的空床,一张榻榻米,甚至有可能是一间温馨的小屋,虽然比不上五星饭店的规格和待遇,但却可以获得如家般的温暖和惬意。

“沙发客”也是靠着圈子由小而大地生存的,在他们沙发圈儿里,人们都管沙发旅行的人叫“沙友”,小足就是南京的一位新沙友,她通过论坛偶然得知了沙发旅行方式,便抽出了国庆的两天假期亲身体验了一回。由于之前在沙发客网站上沟通得很详细也很愉快,从下徐州火车站开始,接待她的沙发主人阿峰便成为了一名合格而热情的地陪。由于沙发旅行的宗旨就是力所能及地互帮互助,省钱省时不浪费,因此,据小足说,她先乘末班公交、又坐着阿峰的电动车才到达了住处,虽然比不上旅行社大巴车的接接送送,但相当拉风。小足说,别看阿峰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还是个大大咧咧男生,但热情和细腻是毫不含糊,小足不仅得到了沙发,还有一个整洁的小屋和窗户上的桂花,主人阿峰更是搬去朋友家住,大方地把小窝两天的使用权给了小足,这让她格外感动,并且对“沙发旅行”这种方式有了重新的认识。

沙发旅行:自助互助式旅行风生水起

如果你以为“沙发旅行”只是两个人对一张床、一次寄宿的供求需要,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沙发旅行”是把互联网时代最具风格和代表性的一种精神传递到了旅行者的身上,那就是分享精神。表面上分享的是一张沙发,一次收留,一种开放的寄宿方式,而实际上,“沙发旅行”分享的是旅行的经验、时间甚至是热情和爱,它将原先金钱换旅行的单向的冰冷的模式,转变成为了互助互供、开放自由的低成本旅行模式――今天济南的沙友为南京的沙友提供了一次沙发,明天济南的沙友去北京,也可以躺在北京沙友无私提供的沙发上。应该说,沙发圈子的开放程度,足以让你到全世界哪个地方旅行,都有一张可以容身和安睡的沙发。

小足像一般的背包客一样,面对一座一无所知的城市,只能按照网上和书上的介绍安排旅程,但到了徐州,她的沙发主人阿峰就把她的行程重新做了安排,去除了一些没有意思的景点,完善Schedule的效率,让她能够像一个当地人一样用最短的时间做一个过瘾的深度游。小足花了两天时间,吃到了徐州最地道的小吃,看了最值得看的风景,还交到了一个可以信任的好朋友,应该说,这种高效率的旅行方式是任何旅行团都无法比拟的,因为有一个没有任何利益驱动的当地人做你的导游,你不仅得到了他客厅的沙发,还分享到了他的真诚和热情。

陌生人给你一张沙发,你敢睡吗?

因为其新鲜、刺激、省钱、环保的概念和极具开放精神的旅行方式,“沙发漫游”在全球想要穷游世界的年轻人中间逐渐流行开来,最先开始运作沙发客的“跨国沙发客”网站已有世界各地约200多万会员,中国的沙发客网站也以每天1000人的注册速度增长。但这也催生了很多想要跃跃欲试的人们的担心和疑问:“住到一个陌生人的家里,陌生的环境,不知底细,这种旅行方式倒是很刺激,但安全系数能有多大,对方是坏人怎么办,靠谱吗?”其实这种疑问的背后,是“沙发旅行”等类似自助旅游的终极核心问题所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应该说,在这样一个信任匮乏的年代,连接社会和人心的最关键的那条纽带正是道德良知和对人的基本信任。作为一个以信任为前提和基础的旅行方式,“沙发旅行”考验的是诚信,是道德,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

小足在出发前也不是没有顾虑,作为一个女生,只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住在一个陌生人的家里,不由得心里打鼓。但小足说,在决定沙发旅行之前,她做足了前期准备和咨询工作,了解沙发主人,并跟沙发主人做了多次充分的沟通,然后确定自己的行程,想好万一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让旅行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未知的风险降到最低,然后就是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结果证明,小足的第一次沙发旅行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不仅获得了一次省时省钱省力的深度游,还结交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tips

“沙发客”是什么?

“沙发客”这个词源自一个叫Couchsurfing的全球沙发客自助游网站。它由美国一个叫范特的年轻人在2004年创立,其创意源于一次国外旅行。出发前,他突发奇想,给千名大学生发电子邮件寻求住宿,结果获得不少回应,这使他萌发了把这种体验推广开来的想法。自从这个网站成立后,“沙发旅行”以新奇、省钱的特色迅速在潮人中传播开来。

沙发客守则

安全第一,礼貌并列第一。

出发前。沙发客网站本身已设定了一些保护机制,首先要优先选择资料详尽的屋主,通过过往评价观察屋主的信用度并优先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同性或家庭屋主。在确定屋主后,可通过各种方式与屋主联系,增进了解。沟通时了解对方可以为你提供怎样的住宿环境和条件,如果提供的地方不是房间,而是客厅或走廊,你就需要自备睡袋等。洗浴用品也应当准备齐全。

进驻后。顺利见到屋主后,要及时与屋主沟通,判断屋主的为人和态度,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想办法及时撤退,另寻旅馆。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国家的风俗,与屋主交流时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信仰和隐私,住宿时注意卫生,注意礼节,注意个人财产安全。如果屋主只提供住宿,应当尽量在屋主离开家之前离开,在对方睡觉之前回来。如果接到屋主邀请参加当地的社交活动,欣然接受并融入其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离开时。要对自己居住的地方进行清扫,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避免遗漏。可以赠送屋主一些小礼物,表达感谢。

沙发客网站

国际沙发客权威网站/

中国沙发客俱乐部/

中国沙发客网/

切客:

不久以前,对于一个乐于分享旅途风景和感受的旅行达人来讲,他还需要借助一个有数据线的照相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然后把照片文字到自己的博客,N天后再去看每篇博客下面的反馈和评论,即便是今天看来如此繁复的过程,在当时还是会让很多人体会到旅行分享与交流的乐趣。而随着GPS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速铺开,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搞定。

怀揣小卫星,

在旅行中随时随地check in

网络签到: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狗仔队

“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狗仔队。”这句话是迷上微博的天后王菲对互联网社交模式的一句经典总结。没错,曾几何时,人们对自己隐私的保护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世事难料,今天的年轻人则热衷于“晒”――晒照片,晒隐私,晒行踪。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者可以通过切客签到软件定位自己的位置,寻找酒店、餐馆、剧场等目的地,还可以晒一晒自己的行踪,在万能的网络社交之中获得最快最准确的帮助。

来自上海的小林前往北京旅游,在北京,他通过一款切客应用软件check in,实时记录了自己的足迹,通过check in,他不仅找到了一家中意的餐馆,还询问到了曾去过这家餐馆的好友对于这里的评价,而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他在check in的过程中还联系上了多日不见的好友,并且他发现两人离得非常近,于是两个重逢的好友一起享用了一顿晚餐。可以说,这就是科技智慧带给一段旅程的最棒的惊喜。

当check in像发短信一样简单

前一段时间,一张通过check in签到而“切”出的电子地图生日卡引起了众多网民特别是女网民的羡慕。这张贺卡是网络达人汤姆杨给赵珊珊“特制”的,在这张特殊的贺卡中,汤姆在北京电子地图上,为女友珊珊写下两行汉字“生日快乐,我爱你”。创意看似没有什么新奇,汤姆却被“切客”一族奉为模范男友,因为“生日快乐,我爱你”的一笔一划,都是用电子地图上成百上千个“红气球”(签到点)组成的。汤姆先要在地图上设计出汉字,然后确定构成笔画的“点”,接着就是实地跑到地图上“点”对应的地点,利用手机上的电子地图和相关位置软件“切客签到”,用一个粘着一个的签到图标构成笔画。而单单构成贺卡上的一个感叹号,就需要他跑到30多个地方“签到”;贺卡外框画的一个圈,实际对应的真实周长就有将近50公里。汤姆用心良苦,难怪网友都羡慕珊珊是“超幸福的女人”。

“切客”最初诞生于美国,用户只要拥有智能手机,装配相关的应用软件,借助手机的定位功能,便可以一边行走一边记录,一边分享自己的游玩攻略、消费体验等,所以“切客”一族们只要手握着手机,并且有着强烈的分享欲望,那么check in就会像发短信一样简单而便捷。

“切客”改变生活:原来你也在这里!

“数以百万的人行走在一个这样的移动设备上,它整合了互联网的数据,并能告诉用户附近的人或物。位置将改变一切!”美国《连线》杂志这样评论“切客”爆棚给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对于一个热衷行走的旅行者,切客带给他的不仅是一种记录的功能,更是让他与风景、道路和周围的人发生了某种充满偶然和惊喜的必然关系,通过切客,他可以找到与他一样热爱看话剧的戏迷,通过切客,他还可以在咖啡馆无聊呆坐的时候轻轻松松找到一个离自己最近的可以说话的朋友,通过切客,他还能让一个心仪的姑娘不只是擦肩而过,总之,切客改变的也许并不是行者生活的本身,而是让这种行走的过程有了更多可能性,让每个行走的人有更多停下脚步的理由。

南希是个爱美的达人,她在北京潮人聚集区南锣鼓巷玩街拍,当她把自己的定位和美美的照片check in到玩转四方上,马上引来了众多潮人的关注。“哇!美女的帽子很赞哦,ps,我就在离你不远的黑芝麻胡同,待会见了面打个招呼哈。”可见,切客,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一个很微妙的东西。

tips

“切客”是什么?

源自英文check in,他们是热衷于即时记录生活轨迹的都市潮人。他们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记录自己所在的位置,发现并探索身边的城市,并与他人分享此地的精彩。他们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引领者,让互联网应用从虚拟走向现实,影响并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它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BasedService)的应用平台的新“玩法”之一。每到一处,你只要在智能手机的“切客服务”软件上“网上签到”,写下“我正在某地”,或加上诸如“这里的梧桐树叶子黄了”等几句评语,“切客软件”就可以将你的信息和留言,同步到豆瓣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其他“切客”和网民,如果正在搜索同一地点的资讯,他们就能看到你抵达的信息和留言。

“切客”都需要些什么?

一部智能手机

一个切客软件

一次有意无意、有目的无目的的行走

一个值得你记录和纪念的地方

一片美好的风景,或者一个在你附近的陌生“切客”

一种不在乎行踪被暴露的分享精神

好玩好用的切客软件

Foursquare玩转四方

网易八方街旁

游玩网嘀咕

冒泡 贝多&开开

漂流:

作为一个旅行达人,生活潮人,你可能玩过惊险刺激的水上漂流,也听过把漂流瓶扔进大海,几个月后获得了大洋彼岸来信的故事,但一定没有试过物件漂流传递的奇特旅行体验。其实,旅行,不一定非要走出去。物件漂流,就是让走不出去的人也能成为一个行者,也让他们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让物件儿长腿儿去旅行

互动百科・黑板漂流:知识与黑板一起玩漂流

11月开始,一块写着知识与青春寄语的小黑板从互动百科起航,开始了它全国的漂流之旅。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黑板肩负着知识传承的使命,它曾伴随每个人走过懵懂青涩的求知求学之路。现在它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带着知识复兴的愿望,漂向人群,漂向各地,漂向更多更远的知识人。

互动百科发起的这个公益活动,联合了微博和切客等互联网的社交平台,让每个地方渴求知识、传播知识的普通人成为了一名“知识使者”,让他们手中代表旧识新知的一块小小的黑板,游遍全国各地的人文地标,这块黑板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就到过北京瓷器口探访清代的翰林居,到过清华大学大讲堂,曾在三里屯的苹果专卖店游过一遭,还被山东博物馆的志愿者带到了山东博览历史与世界。互动百科・黑板漂流活动的发起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说,互动百科是2625050位网友共同编写的4844068词条,有50.7亿个文字之多,现在,黑板漂流活动的目的就是用创新的网络技术改变全球中文用户分享知识的方式。

1.互动百科“知识中国・黑板漂流”组委会将给每一位漂流智愿者邮寄实体黑板。

2.漂流智愿者需在黑板上留下知识寄语或环保感言,言辞精炼。

3.漂流智愿者需将“智愿者+人文建筑、场景+写有感言的黑板”的合影发回到互动百科。

4.漂流智愿者可以永久收藏写有感言的黑板,也可将黑板漂流给下一个知识人。

5.漂流智愿者发回的照片将会收录到“黑板漂流”活动专题和“知识中国”大型专题内。

6.智愿者使命:漂流智愿者需在黑板上写下知识寄语,并将“自己+人文建筑+黑板”的合影寄回互动百科。他们将用行动传递知识的力量,彰显新时代知识新青年风貌。作为“知识中国”的信使,黑板肩负着知识复兴的使命,其足迹将走遍世界各地,其英姿将在互动百科予以最大化展示,而其精神则永久流传。

读库・纸上做戏:

让文字旅行成为一场流动的盛宴

记得学生时代,毕业前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拿个本子全班传,请大家写下临别赠言,然后多年后再翻开来看那些迥异又幼稚的字体,却藏着最最真挚和真诚的情感。《读库》的主编张立宪想必也是这么个怀旧的人。所以,他索性来个超远距离笔记本传递,让一个小小的本子去各个地方的库娃(《读库》读者的别称)手里转一圈,大家会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看过的书的某一页记录在册,然后传到下一个书友那里。一场文字旅行下来,这个小小的笔记本已经作旧,但那种被很多生命填满的温暖,就像一个人的旅行,看遍世界的风景,风尘仆仆却满心充实。

1.笔记本传递的路线是规划好的,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火炬手一样的读者接过并传递笔记本。

2.当笔记本开始在某个城市里传递的时候,也是一次当地书友的聚会。大家把心得和感受记录在笔记本上,让自己成为旅程中的一页。

3.笔记本传递在某一个城市的时间不超过1周,笔记本里有很多白纸,大家可以随意写画,也可以贴照片,同时会有一张纸质中国地图,大家能画上两个城市的连线,最后形成一次完整的文字旅行。 编辑 海岸

上一篇:流传于江湖的搞笑 通缉令 下一篇:旅游是个癖,也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