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玉的种类及鉴别

时间:2022-06-18 06:56:41

中国开发和利用软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内蒙古红山、江苏良渚、浙江河姆渡等多个历史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软玉制品。中国人自古就对软玉有着特殊的偏爱,更赋予其人格化特征,使之蕴涵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此外,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清代,软玉均作为政治等级和财富的象征,并一直作为礼仪和宗教用器。可以说,软玉不仅是一种稀有的珍贵宝石,同时还融合了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并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玉石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多个领域,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软玉的类别

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大量的宫廷玉器被侵略者运往欧洲,法国矿物学家A・德穆尔对掠夺来的玉器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鉴定和分析,认为软玉是由细小的纤维状角闪石所组成的,并由于其摩氏硬度低于翡翠(矿物学名称为硬玉)而将其分别定名为软玉。

根据原料的产出情况不同,软玉又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仔料三种。山料是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石,其特点是块度较大,棱角明显,表面粗糙,质量多不如仔料,主要用于制作大型玉雕。山流水是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后,被溶化的积雪搬运至河流后坡积而成。其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获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的《大千佛国图》玉山,就是用一块大型优质的山流水料雕刻而成的。仔料是指冲洪积矿(砂矿),即原生矿石经风化剥蚀被流水带至河床后,又经过远距离搬运的玉石。因为经过长期的搬运、冲刷和分选,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外形呈鹅卵石状,表面光滑。仔料的质量一般较好,通常透明度较高,质地细腻,少裂纹。

根据颜色不同,软玉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几个大类。白玉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其他国家产出极少。其颜色可以稍带青色调或灰色调,透闪石含量较高,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属于软玉中的高档玉石。其中,颜色洁白,光泽滋润,质地纯净细腻如凝脂者为羊脂白玉,其光泽及透明度的协调搭配给人一种刚中带柔的感觉,产出极为稀少,属于软玉中的极品,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青白玉以白色调为主,但带有绿色调或灰色调,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较为常见,经济价值低于白玉。青玉的颜色由淡青色至深青色,是软玉中最为常见的品种。黄玉的颜色由淡黄色至深黄色,一般认为其基质为白玉,由于地表水中的氧化铁渗入而带有黄色调,且色调通常较淡,颜色浓重者极为罕见,其价值与羊脂白玉相当。墨玉的颜色由黑色至淡黑色,其黑色呈点状或云雾状不均匀分布,这是由于白玉或青玉中含有较多分散的碳质或石墨所至。整块料中黑色调的深浅不同,颜色黑如纯漆者十分少见,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碧玉多呈灰绿、深绿、墨绿色,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属于中档玉石。

我国主要的软玉品种

软玉在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朝鲜等20多个国家均有产出,年产总量约为780吨,且多数为碧玉。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年产量可达1400吨以上。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习惯上又按其产地称为和田玉、梅岭玉、玛纳斯碧玉、岫岩软玉、格尔木玉、龙溪玉、丰田玉等。

和田玉因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在国内外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长期以来,和田玉就以其色泽柔和、质地细腻、温润光洁而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和珍藏。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软玉品种,和田玉有七千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中华玉文化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和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上称为“于 、和 ”,和田玉也称为“于 玉、和 玉或昆山玉”。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由叶城至且末,从西向东成矿带断断续续延绵1300多公里,已发现和开采矿床有20多处,多分布在海拔4500米的雪线之上,开采难度极大,目前仍使用炮崩、人工挖掘等原始方法开采,技术比较落后。原生矿床经过剥蚀,冲刷后被洪水带到附近的河床或戈壁中,因此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的许多河流中可以捞到仔玉。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是仔玉的主要产地,占全部仔料产量的95%左右。

由于和田玉历史悠久的文化沉淀和资源的稀缺使得和田玉的价格逐年走高,越来越多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来到玉龙喀什河圈地寻找和田玉。开采也不再是以前意义上的捞玉,而是动用大型机械大规模地挖玉。玉龙喀什河上游近100公里的河床上,遍布着大型挖掘机留下的斑斑痕迹,纵横交错的深沟最深可达10几米深。最多的时候在玉龙喀什河的古河床上聚集着近20万人,动用2000台大型机械昼夜不停地翻挖。据估计,中国80%的和田玉仔料已被开采,有可能在未来的3到5年内消失。疯狂的淘玉热背后是价格的高速度增长,在过去短短几年内增长了20倍。1995年一级白玉仔料为每公斤6000元,2000年上涨到10000元翠上,到2005年高达每公斤10万元以上。如果其皮色为极少见的秋梨皮和枣红皮,其价值只能以“黄金有价玉无价”来形容。

新疆另外一种重要的软玉品种为玛纳斯碧玉,因产自新疆玛纳斯县而得名,质地细腻而坚韧,由于含铁量较高,颜色呈碧绿色至灰绿色。1975年在玛纳斯河红坑淘金时发现一块重750公斤仔玉,由扬州玉器厂用数年时间雕琢成“石刻聚珍图”玉山子,成为我国的一件国宝。

青海软玉也称为“昆仑软玉”或“格尔木玉”,1992年发现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以南约200公里的纳赤台地区的万宝沟,也有人将其称为“万宝玉”。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开采难度不太。青海软玉与新疆和田玉在化学组成、地质产状和结构上基本相同。主要为山料及少量的山流水料,未见仔料。与和田玉相比,青海软玉的矿物组成更为纯正,杂质及染色组分含量少,颜色以白色为主,部分为青白色和青色。但青海软玉的透明度偏高,颗粒略粗,质地和光泽比和田玉稍差,但优质的青海软玉也可与和田玉相媲美。

此外,台湾一度是世界上产出软玉最多的地区,年产量曾高达1000吨,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及过度开采,产量逐年下降,目前已接近停产。台湾软玉有一类具猫眼效应的软玉品种,多呈黄绿色,内部由一组透闪石纤维定向排列构成,纤维长度可达2cm以上。这种软玉猫眼极为罕见,其价值也最高。

软玉相似品的鉴别

近几年软玉市场迅速升温,特别是收藏品市场,对高档软玉制品更是趋之若鹜。200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德馨书屋”玉器专场中,最抢手的拍品几乎都是白玉。其中一件白玉罗汉摆件,成交价140.775万港币,为预估标的6倍。随着软玉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处理品及仿制品,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景点和旧货市场上经常能够发现软玉的仿制品高价出售。消费者如果不能正确地鉴别,往往遭受巨额经济损失。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期发现若干件乳白色玻璃制品用于仿冒高档软玉,它们在外观上与白玉较为接近,放大检查其内部含有大小不等的气泡,有些还可见流动构造。除玻璃外,石英岩玉、大理石玉和蛇纹石玉由于在外观等方面与软玉接近,也常被不法商人用来仿冒软玉制品,骗取高额利润。石英岩玉与软玉最为相似,肉眼观察不易区分,有时还需要使用红外光谱等大型仪器进行鉴定。在结构方面,石英岩玉主要为粒状结构,有较强的颗粒感,而软玉的结构相对细腻。两者在光泽上也略有差异,软玉通常呈油脂光泽,而石英岩呈玻璃光泽。此外,石英岩玉的一般透明度要高于软玉,比重也较软玉为轻。大理石玉和蛇纹石玉也常见的软玉仿制品,白色的大理石玉酷似高档白玉,但通常具有典型的条纹状结构,蛇纹石玉透明度一般较高,两者的硬度均低于软玉。此外,部分呈白色、油青色、绿色、墨绿色的翡翠也与软玉较为相似。特别是有些深绿色的软玉制品常被误认为是翡翠。尽管有许多品种在外观等方面与软玉较为相似,但由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特征,在硬度、密度、结构、光泽、折射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通过各种宝石检测仪器是不难加以区分的。

上一篇:摄影作品收藏与保存常识 下一篇:扬州出土西汉竹刻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