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者的爱情悲喜剧

时间:2022-06-18 06:07:14

犬儒主义者的爱情悲喜剧

纵观伍迪?艾伦的片子,《安妮?霍尔》是他犬儒气息最重的一部,也是自传性最强的一部。他把自己和黛安?基尔的这段恋情大胆地摆在舞台上,剖开自己,审视男女关系。

也许真的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艾维和安妮也许从来都没有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但是他们是真切地相爱过。

艾维就是伍迪。犹太人,身材瘦小,一脸苦相,戴着深度近视黑边眼镜,碎碎念的吐槽帝,带着知识分子的穷酸气,迫害妄想症候群,喜欢高谈阔论“死亡”和“性”,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过着悠然自得的单身生活。

安妮就是黛安。黛安的真实名字就是黛安?霍尔,昵称安妮。她有一种亲切而洒脱的美,夹杂一种嬉皮士的不羁和无伤大雅的滑稽。影片中,安妮想成为一名歌手,而且,她成功了。

《安妮?霍尔》的故事根植伍迪?艾伦又爱又恨的纽约。纽约是无可非议的世界级大都会。东北部的钢铁工业让纽约上空总是雾气蒙蒙。高楼林立的布鲁克林,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和最贫穷的人同时存在于这个空间里。和南部加州的阳光明媚不同,纽约就是一副苦大仇深、高深莫测的样子。就像贾斯汀?丁布莱克主演的《》里面探讨的南北差异那样很有趣:纽约人成熟、霸道、淡定,南方人真诚、开朗、情绪化。安妮觉得到南部去也没什么不可以,但艾维不行,艾维离不开纽约。

艾维逼安妮去上成人大学,读他喜欢的关于死亡主题的书籍。他以为:爱情建立在理性的互通和的相谐上。殊不知,爱情,有的时候就是那么荒谬而无逻辑,只要接受它,就足够了。

影片中,麦克卢汉出来打了个酱油——这一桥段犀利地拆解了“误读”这个词。这个被誉为信息社会“先知”的老头儿,在艾维和安妮排队进场看电影时,就站在不远处。后面一位老兄一直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关于电影、导演和传媒的看法。艾维和他发生口角,老兄愤愤地自称是某大学的传播学教授,并引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反驳艾维。这时,艾维拉出站在角落里的麦克卢汉。麦克卢汉说,你说的根本不是我的观点。我根本没有这样说。你还是教授呢,哼。

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即误读,是掺杂了个人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再诠释。也许你的理解与原作者的意涵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不是每次原作者都能跳出来纠正那些和他本意不相符的观点。

男女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

作为生理和心理结构如此不同的两个物种,他们之间的编码和解码总是频频出错。他们的理性从来没有真正对等过,但是,在感性层面,他们可以遵从内心的欲望相亲相爱。

安妮最终离开了艾维。伍迪和黛安的恋情也告一段落。爱情有自己生老病死的轨迹。诚然睿智如伍迪,也只能耸耸肩,看着曾经的爱恋走过马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上一篇:与自我达成和解 下一篇:被生活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