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高考,深思生物教学

时间:2022-06-18 04:08:00

透析高考,深思生物教学

摘 要:2008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如今已有5年光景,但凡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无不感受到高考卷的变化,体会到教学中的困惑,也知道生物教学,有些偏离了理科的轨道,影响了教学效率。通过透析近三年的高考卷,谈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理科

思维。

关键词:高考卷分析;生物教学;提升理科思维;策略

高中生物要背的那么多,为什么属于理科的范畴?我相信大多数人心里存在这样一个疑问。不过教学中的这样一种现象会让你多少有点明白:高一、高二生物成绩占优势的是女生居多,而高三男生就反败为胜了。女生的背功较好,男生的思维较好,可见高中生物的学习光靠背是达不到要求的,只有具备较强的理科思维才

能应对。生物属于理科,因为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需要抽象的思维,需要深入理解,尤其在“遗传与进化”这一模块中更是将理科的特点显现得淋漓尽致。

一、透析高考

自从2008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后,因为选修采取了等级制而没有了分数的限制,所以,试卷难度加大,区分度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题目新颖灵活。有很多题目用新情境或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要会分析提取才能解决。(2)题量多。现在100分钟的试题与原来120分钟的题量相当甚至更多,学生思考、答题速度必须加快。(3)思维量大。试卷中出现多幅图或表,需要学生领悟并应用。专家呼吁:现在的高考要与国际接轨,亟须还原生物学的理科本色,即注重理性思维和实验探究的考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提高综合度;纠正生物教学中的两个主要误区——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具体分析近三年的高考卷,其中能体现理性思维的三个方

面——遗传、实验、图表的数量与比例明显偏高,的确符合专家的预言和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以下笔者进行了粗略统计:

二、深思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苦恼的不是学生不会思维,而是认为学生没有去背基础知识,因缺乏了基础,所以不会应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全力夯实基础,教师常常通过划重点、印知识点、反复默写等方式来加强,结果导致大多数女生沾沾自喜,大多数男生总是达不到要求而遭到训斥,还被罚抄重默,从而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但在考试中,往往拿高分的大多是男生,女生根本达不到要求,甚至出现出人意料的低分。结果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产生怀疑,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感到挫败。家长不理解的是生物这种背一背的学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会,口头责怪孩子太懒,心中却是责备教师的教学水平太低。

这很明显说明我们目前的观念都存在偏差,导致教学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反思调整势在必行,否则我们将劳民伤财,最终两败俱伤。

三、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理科思维的策略

理科的学习必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理科思维强调一种很强的逻辑性,能用最简洁、最快速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只有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理性思维的熏陶,学生才能显得思维敏捷,快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应对如今的生物高考。而实践中发现“图文结合训练”“模型建构体验”“实验设计与操作”这三种策略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

1.图文结合训练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最大特点,那笔者认为图文结合是生物作为理科的最大特点。图显得直观形象,可以解决生物知识“文”的枯燥和凌乱,让学生沉静耐心。关键是学生在图文转化过程中已经得到理科思维的训练和提升。

(1)让学生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各种图资源作为学习的载体。如,学新课前利用教材中每章的首页与每节中的问题探讨图,或将自

己带入学习的情境,或与日常生活联系,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学新课时,利用教师提供的图资源和教材正文中的图帮助学生突破

重点难点。学新课后,通过分析习题中的图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培养学生一图多用的习惯,充分挖掘图的内涵与外延。例:由图1可以联想到这样几个相似的知识点: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②碳循环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CO2之间的关系。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修正比较知识间的区别。如此的训练可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建立知识网络,应对综合题。

(3)培养学生文转图的能力,这样可以把繁杂的语言和抽象的过程理顺理清,有利于解决问题。例:某色盲男性的父母、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但他的舅舅是色盲患者。问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是来自于谁?将该题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绘制成如图2遗传系谱图,则各个体的关系及性状一目了然。这种方法在解决抽象的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题型时也尤其适用。

2.模型建构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

(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的方式而主动获得知识。构建的过程因启动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更能够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笔者以实际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数学模型与概念模型为例加以说明。

数学建模是生物学习中培养学生理科思维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数学模型中常以公式、表格或曲线来表示生物学的规律,我们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数学模型的应用,却忽视了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惊讶于学生常犯套用公式也不会的低级错误。如,在DNA复制过程中有这样两个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并区分:若已知一个DNA

分子中有腺嘌呤a个,则复制N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a(2N-1);复制第N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a(2N-1)几个公式。反思教学过程,如果让学生自己通过图3的总结归纳提炼得到该公式,自然能够

灵活运用,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概念模型即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概念模型的类型一般有链式图、辐射图、括号图等。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零散且较多,难记易忘,这是让学生头痛的一大原因。如果学习过程中善于构建概念图,则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如,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许多学生对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总是混淆不清,对基因表达的概念一直不理解。笔者则通过“课前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课上师生共同评价与完善”,得出图4以蛋白质合成为中心的概念图。此过程虽然没有强调学生去背诵,但是建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对知识的理解也就真正达到了要求。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生物实验教学正是该理念的最好体现。目前各校虽然在开设实验课方面已经逐步加强,但目的却只落实在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记住实验的现象。课堂上也大多停留在学生将书上的实验按步骤模仿一遍,如“叶绿体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学生实验后,对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不再混淆,对滤液细线、层析液等名词也不再陌生。这样的实验教学没有启动学生的理科思维,实验教学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

笔者在开设“酶的高效性”实验时,在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材料后,大胆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并进行操作。虽然花了两节课,虽然实验室有些吵,但最终的集体交流环节,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他们不仅验证了课本实验——用H2O2酶与FeCl3比较,还用了将猪肝碾磨液稀释的方法,同时知道操作中的实验变量控制原则,化学仪器的使用规定,肝脏碾磨液必须新鲜等细节。由此可见,真正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笔者相信,经过如此长期熏陶,学生应对试卷上的实验题将不再困难。

当然,高一的生物教学因为学生没有明确方向,可以以会考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过多地考虑提升学生的理科思维。但一旦高二分班之后,生物作为选修要参加高考,这时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理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许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坚持下去,我们的生物教学才有转机,才能改善目前的尴尬处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

上一篇:科学课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减负的有效形式 下一篇:倡导探究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