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蕃茄露地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18 03:11:19

春蕃茄露地栽培技术

摘要:蕃茄定植后根系逐渐恢复生长。定植后应及时中耕。早中耕、深中耕有利于土温的提高,促进迅速发根与缓苗生长。

关键词:春番茄;露地栽培;育苗

蕃茄具有喜温、喜光、耐肥及半耐旱的生物学特性,在春秋气候温暖光照较强而少雨的气候条件下,肥、水管理适宜,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旺盛,产量较高。而在多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易引起植株的徒长,生长衰弱,病虫害严重,产量较低。

1 育苗

选择较大而均匀充实的种子播种于保护地内。育苗期间必须保持必要的昼夜温差。在育苗过程中不适宜多次分,最好是用营养土块、纸袋或花盆育苗。在花芽开始分化前分苗一次。在定植前7—10天进行一次断根移植,结合蹲苗,在床内恢复植伤。番茄生长快,为防止秧苗徒长。应采取适当降温及控制灌水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秧苗徒长。

2 整地施基肥

为促进蕃茄根系向纵深发展,必须深耕。冬季休闲的地块,可在上冻前深耕25—30厘米翻后不耙,以利土壤风化。深耕应结合增施基肥。春季整地应及早进行。蕃茄栽培可用平畦或高畦。

3 定植及密度

春蕃茄露地定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应在晚霜过后,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定植时不同质量的幼苗应分地块定植,便于分别管理。正常幼苗的定植深度以地面与子叶相平或稍深为适,栽植密度决定于品种。

4 中耕、追肥及灌水

蕃茄定植后根系逐渐恢复生长。定植后应及时中耕。早中耕、深中耕有利于土温的提高,促进迅速发根与缓苗生长。对早熟栽培更为重要。中耕应连续进行3—4次,深度一次比一次浅。促进茎基部不定根生长,扩大根群。蕃茄需肥量较大,也比较耐肥。定植缓苗后,应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667平方米)可穴施腐熟粪肥250—500公斤或硫酸铵10—12.5公斤。在第一果穗果实开始膨大时追第二次肥,这次追肥量应加大,并应氮、磷配合,每亩施尿素10—12.5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第二穗果相当大时,应进行第三次追肥,施肥量与第二次相同。可在结果盛期辅之以根外追肥,或叶面施肥。

5 植株调整

蕃茄除少数直立品种外,均需搭架。早熟品种单干密植栽培,可用单杆立柱,大架番茄栽培可采用人字架、花架、或篱式架。搭架后及时绑蔓,随着植株生长连续多次绑蔓,使茎叶均匀地固定在架上。整枝:单杆整枝,只保留主轴,摘除全部叶腋内长出的侧枝。也可保留第一花序下的侧枝,结一穗果摘心,增加结果密度。双干整枝,除主轴外,还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该侧枝由于生长势强,很快与主轴并行发展,形成双干,其余侧枝全部除去。对无限生长型品种,在生长到一定果穗数时,需将植株顶部摘除,称为摘心或打尖。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6 落花及其防治

造成落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6.1 营养不良障性落花

6.2 生殖发育障性落花

防止落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并注意根系保护,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土壤干旱及积水,保证充足的营养防止过多地偏施氮肥,及时进行植株调整等。

上一篇:双垄沟播玉米栽培要点 下一篇:“十一五”期间榆林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