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探索

时间:2022-06-18 12:51:45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探索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35~59岁户籍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筛查子宫颈癌和乳腺癌,为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对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35~59岁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乳腺癌筛查,并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及病史进行分析。结果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共5027例,筛查率为99.36%;妇科良性疾病患病率为31.25%,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17.90/万,宫颈癌患病率为3.98/万;参加乳腺癌筛查的妇女共5050例,筛查率为99.82%;乳腺良性疾病患病率为30.18%,乳腺癌患病率为5.94/万。结论开展妇女癌筛查工作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普及预防知识和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总结经验,完善筛查制度,逐步扩大筛查年龄范围,提高妇女癌筛查率,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患病率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目前对妇女健康造成主要威胁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广东省东莞市政府于2012年8月在辖区各镇、街开展了对户籍适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乳腺癌的自愿免费筛查工作。本文对沙田镇农村妇女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的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筛查对象: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指定沙田医院对辖区户籍35~59岁妇女进行免费自愿筛查,排除非宫颈癌或非宫颈病变原因行子宫全切术者以及临床可疑的怀孕征象者不参加宫颈癌筛查[2],既往有乳腺肿瘤史者不参加乳腺癌筛查。全镇接受两癌筛查的妇女为5059人。

2.问卷调查:统一采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筛查表格,对筛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登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及孕育史、与筛查相关的病史、家族肿瘤史等,并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保健知识宣教和知情同意后,对每一位受检妇女建立健康档案。

3.筛查方法:①宫颈癌筛查:由妇产科医师按筛查标准对筛查对象进行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HPV-DNA检测,检查结果阳性者或可疑者行阴道镜复查,阴道镜检查阳性或可疑者取活检送至指定医院进行病理学检查;②乳腺癌筛查:由医院经过培训的普外科医生承担乳腺检查。采用乳腺手诊和彩色B超检查.对检查阳性或可疑者行钼靶检查,钼靶结果为BI-RADS分级4级及以上者行病理检查。

4.确诊及治疗: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医生将给阳性患者和有问题的患者解释并做治疗建议。督促其转诊至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复查和诊治,并对确诊结果进行追访,早治率达100%。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女性接受的治疗方法均符合两癌诊疗规范,治疗效果满意。

5.统计学分析:将筛查记录数据审核校验后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筛查人群的基本情况:根据筛查前的摸底数据,沙田镇35~59岁的登记户籍适龄妇女5192人,自愿两癌筛查5059人,参与率为97.43%。参加筛查的妇女平均年龄为(43.34±8.62)岁,分为35~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段,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者较多(51.51%);职业分布以农村妇女较多(50.92%)。2.妇科良性疾病患病率情况:参加宫颈癌筛查的5027名妇女中,共检出妇科良性疾病1571人次(31.25%),其中以外阴阴道炎最多,患病率为10.36%;其次为宫颈炎和盆腔炎,患病率分别为7.12%、3.92%;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为6.09%,卵巢良性肿物为1.91%;其他妇科良性疾病为1.85%。各年龄段妇科良性疾病总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3.乳腺良性疾病患病率情况:参加乳腺癌筛查的5050例妇女中,检出乳腺良性疾病1524例(30.18%)。其中乳腺增生1338例(26.50%);乳腺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错构瘤、导管内状瘤等)119例(2.36%);乳腺囊肿70例(1.39%)。乳腺增生症和乳腺良性肿瘤在40~4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35~39岁次之、50~59岁患病率最低,均有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趋势。各年龄段乳腺良性疾病总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4.宫颈癌前病变.妇科恶性肿瘤及乳腺癌确诊情况:筛查出的可疑阳性病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9例(17.90/万);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卵巢癌各2例(3.98/万);子宫内膜癌1例(1.99/万)。妇科恶性肿瘤在35~39年龄段患病率最高(12.12/万);其次为40~49岁年龄段和50~59年龄段,分别为10.43/万和7.53/万。筛查出乳腺癌3例(5.94/万)。乳腺癌在40~49岁年龄段2例(6.55/万);50~59年龄段1例(9.49/万);35~39岁年龄段为0,各年龄段妇科恶性肿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讨论1.妇科及乳腺良性疾病患病情况:生殖道感染是广东省东莞市本地区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患病妇女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合计达31.25%,其中外阴阴道炎发生率最高占10.36%。此外,子宫肌瘤患病率6.09%,多集中于35~49岁的育龄妇女,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多数患者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但术后复发率较高(20%~30%),因此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要严格掌握其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乳腺良性疾病本文调查患病率为30.18%,其中乳腺增生占首位(26.50%),其次为乳腺良性肿瘤(2.36%)和乳腺囊肿(1.39%)。从乳腺疾病患病情况看,40~49岁较多,基本成正态分布,国内报道乳腺增生好发于30~40岁年龄组与本结果相符,因此,乳腺疾病普查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很有必要。可采用2年1次按年龄分层筛检的方法。对≤44岁女性作乳腺临床检查和超声检查;45~54岁人群加作乳腺X线检查;≥55岁人群作乳腺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4]。

2.两癌筛查情况分析:有效的宫颈癌筛查可显著地降低60%~90%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分别在35岁和40岁时进行1次筛查,则相关癌症的患病风险又降低40%[1]。广东省东莞市、镇经济较发达,妇女保健工作开展较好,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重要措施落实到位,阳性率相对较低。筛查CIN为17.90/万,宫颈癌3.98/万,检出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P>0.05)[5]。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但约90%的乳腺癌患者如经早发现、早治疗能得以生存[1]。根据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城市和农村妇女乳腺癌年发病率分别为5.12/万和1.96/万,以45~55岁组最高[4]。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发现乳腺癌3例,患病率为5.94/万,低于国内某城市患病率[6],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故40岁以后的女性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

3.两癌筛查改进的措施建议:①广泛宣传,提高两癌筛查的参与率。首先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加大宣传力度和奖金投入。其次,抽调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提高检出率和检出的准确性。以获得群众的认可和积极配合;②扩大筛查范围,使已婚妇女均能得到筛查:此次筛查项目,规定筛查人群为35~59岁已婚妇女,而近年来,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发年龄段在25~35岁,在60~64岁又呈现一高峰[7]。此外,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与宫颈癌不完全重合。建议卫生行政部门下一步制定筛查实施方案时考虑扩大筛查的年龄范围,如25~65岁,同时,宜根据不同年龄段和高危情况制定不同的筛查方案,提高筛查的针对性和筛查效果;③完善随访追踪制度:通过两癌的首次筛查,建立完善的筛查监测体系,建立以镇、街道、社区、村为单位建立高危人群档案,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对筛查所得资料及信息及时反馈。追踪阳性病例及高危人群,设立绿色通道,保障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提高妇女整体生存质量。

4.建立两癌筛查工作的长效机制:根据东莞的经济能力,建立两癌筛查的长效机制,纳入医保范围,力求用小的投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两癌筛查的救助基金,对检出患有癌症的贫困妇女实施医疗救助,降低本地区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5.

[2]曲芄芄.宫颈癌筛查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347-350.

[3]李玉芳,郑艳,郭端英,等.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0-62.

[4]徐望红.乳腺癌筛查研究现状及启示.性教育与生殖健康,2014,3:52-59.

[5]胡美娜.徐文.周钰,等.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22-324.

[6]甘竹,兰红霞,周世懿,等.社区妇女两癌筛查结果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09-1211.

[7]程雪.张静敏.纪捷,等.南京市65613例体检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2-74.

作者:李鹤梅 陈婉珍 周丽媚

上一篇: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加减八珍汤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