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学演进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时间:2022-06-18 11:44:29

知识管理学演进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摘要 创新性地将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应用到知识管理学发展机理中,提出知识管理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是环境、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并给出知识管理学发展的动力模型,为研究知识管理学的发展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系统动力学 知识管理学 交叉学科

分类号 G302 C93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孕育、创生、发展、高潮、稳步发展、形成的过程。知识管理作为第五代管理模式与理论,随着其理论的逐渐完善和实践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一门科学,即知识管理学,它是研究知识管理实践和应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知识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形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论的完善、实践的广泛应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

苗素莲认为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主体也就是学者的好奇心的推动;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学科协同效应的作用。冯向东提出影响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组织、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两者相辅相成的,从系统内部的机制、微观结构人手,剖析系统进行建模,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内部结构与其动态行为的关系。

根据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分析,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从环境、应用和理论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的视角来探讨知识管理学的发展机制,以加强知识管理学的理论研究。

1 环境

任何学科的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之中,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科学管理的出现,知识管理学的创生和发展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1.1 经济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经济需要主要是指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社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这种转变对学科发展的水平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就必须不断改造旧学科,衍生新学科,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以指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是人类社会进人计算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在这种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之下,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战略应运而生,这就是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经济信息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知识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背景。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加强对组织知识资源的管理是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而唯有以知识管理来迎接知识经济,才能应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这就是知识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1.2 技术扶持:知识管理技术体系的形成

知识管理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知识管理实现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机构(包括企业或政府)知识管理的基本组成,是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日常工作的基本工具。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

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其他如编辑出版技术、发行技术等均是企业进行内部知识传播的传统技术,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产生的真正催化剂,也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因此,Gartner集团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层的体系结构,它由不同层面上的技术组件构成,共包括四层:Internet和Intranet、数据库和群件系统、“知识检索”(Knowledge Reteeval,KR)层、用户接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管理技术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总而言之一句话,知识管理技术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个技术体系;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的技术体系,知识管理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

1.3 文化背景:提升知识重视程度的社会氛围

著名管理史学家雷恩说,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文化环境紧密相联,管理理论发展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它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其需求与动机结构不同,且经常变化,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因而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它强调对人的管理要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文化现象,即知识管理文化。所谓知识管理文化是指“有助于组织有效率与有效果地管理知识,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价值观,无形间能促使组织成员自发性地从事知识性活动。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方案是需要各因素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而文化无疑是促进各因素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重要软性影响因素。

“学习与研究”是知识管理文化的核心概念,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学习型的管理,构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断获取新知识营造环境支持,并逐步将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研究型文化,是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

2 知识管理的实践

纵观管理学的百年历史,管理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领域。管理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知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论述中,知识管理起源于企业发展的实践需要。一般而言,管理实践经常走在管理理论的前面,因而实践永远都是管理学演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管理学这个领域中,除了拥有一批著书立说、的管理学家,还拥有一大批勤奋实践着的管理专家。全球前500强企业都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实施了知识管理方案,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知识管理实践的普遍展开又强烈要求将知识管理实践经验概括提升为理论,来有效指导组织和机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这就为知识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和现实需求。

2.1 知识管理的应用范围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的竞争不再以传统的资源和土地为竞争依据,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力。微软公司连续几年蝉联世界首富的实例就充分说明了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据深圳蓝凌管理咨询支持系统有限公司的调查,不同行业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如表1所示: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知识管理在中国仍处于启蒙阶段,知识管理的理念认知和实践应用在中国刚起步。

2.2 知识管理的应用程度

在新世纪被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所催化的、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中,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人“世界办公室”的争夺战,中国企业能不能完成竞争力从“体力到智力的转化”,此时,众多本土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这说明,中国企业即将步入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知识化阶段。回顾中国知识管理的整个发展趋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知识管理在我国已经先后越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理念导入阶段、2000年-2003年的技术导人阶段,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内容开发阶段,并即将进入全面的整体应用阶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11%的机构表示知识管理“在业务中被自如应用”,24%的机构表示知识管理“是热点,得到战略关注”,而“从来没有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比例只为5%。有一半机构已经认可“知识”的战略资产地位,知识管理对于机构未来战略目标和绩效的影响度明显增加。但是中国知识管理实践和主要挑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处于“萌芽和启动”以及后续的规划和建设阶段,但尚有28%目前没有建设知识管理的计划。在过去2-3年的机构知识管理的相关实践中,“行政办公管理”和“知识文档管理”的比例最高,这说明过去2-3年的知识管理实践带有浓厚的办公自动化色彩。从未来2-3年的知识管理实践趋势来看,呈现多样化的色彩,没有哪一种实践会成为非常主流的应用。从知识管理实践所取得的价值来看,主要体现在“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改善知识沉淀和储存”、“帮助避免做重复工作”以及“协作机制和流程改进”等方面。

3 理论

3.1 信息管理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铺垫

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文献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分布较广,这也与其性质有关,因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800余万篇,题录1 500余万条,分九大专辑,它的知识来源于国内公开出版的6100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1979-2005年关于信息管理方面的文献共6101篇。根据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文献分布情况做出对比,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

虽然知识管理传人中国比信息管理要晚十年,但是知识管理文献的增长速度要比信息管理快得多。再通过高级检索,先输入关键词――信息管理;限制条件:再输入题名――知识管理,到2005年通过中国知识期刊网,共检索到的论文共有38篇。其中,从题目来看,大部分的文献论述了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进或者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少数部分论述了某些部门中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由此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聚类检索之中的被引用文献,以《论信息管理学的进化》(综述性文章)为中心,展开分析,如图4所示:

1、6、9、21、30代表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因此,不管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还是从图4都能看出,知识管理来源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提出是人类从对人脑记忆力的关注到对人脑智力(或创造力)的关注所带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必然变化,是逻辑的历史的必然。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科学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信息管理学更加充实和完善的一种表现,也为知识管理学的产生奠定理论基础。

3.2 相关近邻学科:知识管理学的理论支撑

王廷云院士认为:多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大学科或小学科之间的交叉,两学科或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纵向或横向的交叉,同层或不同层次的交叉等,将有力推动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移植、优势互补和综合聚变,从而有效催发新学科的思想萌芽,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促进新学科的创建及其发展。

现代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文化一体化快速发展,促进着各学科向综合性学科方向发展。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渗透到体育各学科之中进一步加强与拓展了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逐步从各学科中分离开而形成其独特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等,知识管理学的发展自然也在这些新科学的影响之下。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在来源文献中限制题名检索字段为知识管理,共检索到1998至2004年间的文章653篇,其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

从图5看出,知识管理研究论文1998年出现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随后扩展到图书馆、情报及文献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领域,并保持了较高增长趋势。该趋势图说明了知识管理最初产生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经过两年的发展后,在2001年发展速度都有所减缓,特别是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增长趋势,但其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后起的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领域,如图6所示:

由图6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学是知识管理实践的全面、系统研究的学科,是为知识管理实践服务的。知识管理学是知识管理实践的理论指导学科。知识管理学是管理学产生以来的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后工业时代管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理论,企业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观念,是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信息哲学是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但不是唯一的基础,作为“组织文化精华”的管理哲学也是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信息哲学作为第一哲学,如何处理在交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发展过程中应该回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是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现代知识经济理论、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高度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产物。

4 知识管理学演进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物理上力学系统的运行是由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等制约的,而科学发展进程同样表现为一个“非常的系统,”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于力学系统,由自身群体及社会的力量所决定。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换成一个时间、空间或者功能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需要和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得以维持。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作用,学科活动能够不断导致某学科内现有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再系统化。一个知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自组织的,就是在子系统之间协调作用并参与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和飞跃的过程。一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发展,通常要经过“动因――准备――孕育――崛起――验证――传播――发展”的复杂过程。不断揭示与深入认识新学科的形成动因,有利于加快新学科的创建。新学科的形成动因,既有内在动力,又有外在作用力。其内在动力是直接萌发新学科生命和促进其孕育、崛起及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外在作用力则为新学科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催发其胚胎发育成长。同时,外在作用力又会转化成新学科的内在动能,促进新学科的创建。当一个管理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或理论体系时,就有可能导致一门新的管理学科的创生。知识管理的应用范围的扩大,应用程度的深入,促进了知识管理实践的丰富,实践的丰富导致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知识管理学的发展,如图7所示。

一门学科的成长过程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知识管理学的创生、发展到成熟是一个自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有机系统,是内外动力互动的过程,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上一篇:基于本体驱动的叙词表词间关系可视化系统的研... 下一篇:知识公有领域的经济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