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漫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时间:2022-06-18 10:55:51

让漫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漫画,它给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增添活力,营造了“乐学”的学习教学坏境,唤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升华,进而更好地加强道德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注意力、漫画

新教材《初中思想品德》改革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一改往年的空洞说教,增添了事例、图表、漫画等感性材料,其中的“漫画”是形象幽默的好题材。它使比较枯燥的思想品德教学增强了直观,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内容,提高了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课文内容,掌握思品原理,这对新教材的改革实在是一次重大的创新与突破。

一、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但课堂教学并不像游戏那样轻松、有趣,有时它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漫画进行教学,往往能给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能积极主动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防止学生因单调活动引起的疲劳和分心,保持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生活中的承诺”这一框时,把药商贩卖假药对人民的承诺、儿子买时对父母的承诺等虚假承诺的漫画,通过夸张的神态、动作勾勒出来,通过多媒体展示,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承诺。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智力活动是一种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 思想品德课中有些原理理论性极强,比较抽象,对于受认知水平限制的初中生来说,要真正理解,并非易事。但若能恰当地运用一幅风趣、幽默、诙谐的漫画,来传递教学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那么可以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就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展开联想,并从中悟出道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正如法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有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 而漫画正是完成这个由严肃到幽默的转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漫画运用得好,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画面,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情感上接近思想品德课,进而对它产生好感,最后达到乐意学、学得好的目的。例如在讲述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有关意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意志的抽象观念有初步认识,我用多媒体展示漫画《哪儿有水呢?》,并让学生分析讨论挖井失败的原因。学生很容易知道,挖不到水的原因是主人公无意志,没有持之以恒,才导致失败。这样学生对意志的观念有了直观化的认识,简化知识难度,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例如,意志的特征以及作用,让学生讨论回答,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受到美的熏陶,加强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漫画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德内容,人生哲理。通过漫画,联系生活实际,感触生活琐事,可以开启学生思维,打开想象的阐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加强道德教育。“文章不是无情物”,要使学生真正领悟当堂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情感。首先要让学生动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动情,入情呢?方法是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那么漫画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漫画运用得好,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画面,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情感上接近思想品德课,进而对它产生好感,最后达到乐意学、学得好的目的。例如,我在讲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孝敬父母长辈》一课时,首先,我展示了《儿啊,给我吃一口吧!》漫画,提问学生漫画中子女情愿照顾自家的宠物狗,也不愿把食物给卧病在床哀求“要饭”的父亲,这种行为对不对?这种行为要受到什么谴责?为什么?互换角色,如果我们是漫画中的子女,我们应该怎么做?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长辈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不孝敬父母的人要受到道德谴责。每个人都要争做孝敬父母的好榜样。这样我们就在潜意识中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升华,真正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无竭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漫画进行教学。不仅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了思想品德课堂,轻松地突破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而且节时省力,能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探究,从而解决课堂中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规模小 问题多 一线城市影院非票房收入调查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打造高效高三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