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那些散落在油菜花海里的村庄……

时间:2022-06-18 10:02:10

婺源:那些散落在油菜花海里的村庄……

初识婺源是在车友们的骑行帖中,漫山遍野的菜花和飘逸的流水曾让我一次次梦游。终于,在油菜花开得最灿的清明时节,浸着细雨再次踏上开往皖南的列车。

李坑与汪口:将田园风情演绎得丝丝入扣

潜意识里早把杏花烟雨、小桥流水都看成了江南水乡的专利。因此看到同样很江南的李坑时,总觉得它在盗版西塘同里。当然,这只是个人心理问题,其实,李坑有很多别于西塘同里之外的东西:进村之后首先见到的是扑天盖地的油菜花,油菜花中有一两头水牛埋首花丛专心吃草的姿态很是有趣。菜花和山峰间是一条狭窄的水道,轻盈的竹排在其中悠闲游走。据说就是在这些竹排上,拍出了《闪闪的红星》。

李坑很符合陶潜这样的田园诗人隐居,因为这里把“鸡鸣桑枝巅,桃李荫后檐”的田园风情演绎得丝丝入扣。

踩着沿山临水的木质栈道蜿蜒而上,恍如隔世。爬累了就在山腰的茶馆中呷杯新采的毛尖,山风送来隐隐的伐木声,是村人在砍伐檀木用来制作檀木香片。吸一口随风而至的清幽檀木香,想到了那些诗句:坎坎伐檀;伐木丁丁……

继续东征,脑中李坑的影像还没褪去,汪口却已出现在眼前。

一条青石铺就的老街,被清明的细雨浸透,湿漉漉。临河住着百十户人家,每一家都有一个朝河开的阳台。

初春水浅,站在阳台上,宽阔的河床一览无余,清一色的卵石从屋檐下直蔓到流水中。河面上有老翁撑着竹伐撒网,动作飘逸。混凝土浇筑的桥面,把村庄和河对面的山林连在一起,桥面上有山民背着锄头从山中走来,手上捏着几颗野果。桥前方有两只乌篷船,船前的河道上,一道石坝使上下河面有了两米来高的落差,造就了奔腾呼啸的水流。

汪口又有徽州的“书乡”之称,汪口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出过不少进士举人,村中迄今仍保留了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上下晓起村:感受一把清明的味道

逛完汪口,下站是江湾晓起。江湾唯一可看的便是江氏宗祠,但景区农贸市场式的自身定位实在让我不能忍受。

揉揉脚准备再度徒步到晓起,但是看表已是下午五点多,加上天阴沉得可怕,于是便钻上了从江湾到晓起的中巴。

晓起分为上下两个村落,我先亲密接触的是上晓起。穿过高高的山门后,沿着隐藏在竹林中的青石台阶而下,一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恬静村庄便掀起了盖头。一条飘带般的溪流阻挡,使我们不能迅速窥其仪容。放慢脚步,缓缓穿过那夹岸桃花中的青石桥。便开始和晓起零距离。突然想到了《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寻得桃花源前,穿过的石洞两头,桃花也开得落英缤纷。于是对晓起的好感又添了三分。村子中的古宅颇多,但是我却看不出名堂,就静坐在山腰的千年古樟下的石凳上,看迷幻的雾气在层层叠叠的屋檐间穿来拂去。

老天终究憋不住,让那迷雾幻化成烟雨。于是上晓起深长的巷道,转瞬间变成了戴望舒的《雨巷》。上百把各式各样的雨伞一起撑开,上晓起立马由空幽恬静转变为拥挤嘈杂。有一波人流涌向了油菜花地间的青石小道上,这路据说是昔日徽商走过的栈道。于是我混在伞之队中走上花丛小道,试图找寻逝去的风铃马蹄声。

依稀有箫声传来,混淆了视听。循声望去,七八户人家点缀在青山屏风菜花地毯中。锯齿形筑就的水坝,把溪流分为上塘下潭。上塘四周长满了参天的樟树,树冠向塘心伸展,把婆娑树影投影在水面。塘面呈半月形,月牙包裹的那片空间里,摆放着七八张桌椅,在《雨打芭蕉》的古筝伴奏下,哪怕不懂茶道在椅上坐一下也十足潇洒……

快要游完下晓起村时,发现了一种名为“清明饼”的美食。其味倒不见得有多出众,只是色泽翠绿,加之正和这个时节相呼应,于是一口气吞了四个,切实地感受了一把“清明”的味道。

从江岭到庆源:一路山花烂漫

是夜宿上晓起,打听到晓起距江岭只有5公里。在江岭,我们看到了与之前不一样的菜花。金黄的油菜花被镶嵌在一条条青翠的田埂之间,呈现出一种优雅的线条美。远处山脚下的小村落,安静地隐在云雾中,依稀只能看到白墙微露。

为了视野更阔,看到更多更具线条美的油菜花,我们随着人流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往上。但是视线却没有因为高度提升而变远――无处不在的雾气,将美景都收入怀中,于是我们只好望雾兴叹,收起相机下山。

下山后盘算去庆源,那个传说中宁静而美丽的高山村落。越过一个山坡,眼前跳出了一个宁静的高山湖泊。当时的激动,和去云南时第一眼看到泸沽湖时有得一拼。

湖被层层的山峰包裹着,就如家传的玉佩隐藏在老祖母的手帕中。湖北面布景颜色最为丰富且最具层次感:临水的一圈是一层的红壤,如年轮一样记录着湖水冬消夏涨;红壤之上站立着一排青松,把灰瓦白墙的小山村隐在婆娑树隐中。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山村越发显得闲适宁静。山风轻轻吹过,炊烟上下扑腾着渐消渐淡,最终弥散在半包着山村的梯田中。而那梯田中的油菜花,在湖边看时如一块花地毯,在山腰处则似一条花练,可是跑到山顶时再来看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和高山平湖缠绵完后,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庆源。这是一个和李坑形似的山村。因为隐在深山,很少有游客到达。因此庆源较李坑少了几分粉黛,溪水更清,山花更灿,更显桃源。

旅行攻略

交通:

婺源没有火车直达,但可以在衢州、上饶、景德镇或南昌下火车,然后转乘长途车前往。景德镇的里村长途车站每天有13个班次,上饶有8个班次,衢州有 3个班次,南昌、黄山有2个班次。一些城市也有班车可以直达婺源:上海、温州、宁波、深圳、常熟等,一般是每天一班。

住宿:

婺源县城紫阳镇建议不住,其他各村均可住宿。紫阳宿费较贵,村里便宜。我的秘诀是:投宿城外不住内。

美食:

婺源自古属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其饮食文化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粉蒸、清蒸和糊菜为鲜明特色。婺源主要名菜有:蹄包、干鱼、粉蒸肉、糊豆腐、李坑撰肉、糖醋鹅颈、荷包红鲤鱼、野蕨菜、土鸡汤等,此外还有蒸汽糕、灰汁果、木心果、野艾果等特色小吃。

特别提示:

在婺源看油菜花,有东西北三条线路可以选择:

【西线】紫阳镇-赋春鸳鸯湖-阳春古戏台-凤游山-许村民居-横槎古桥(太平天国时古战场)-中云(商周文化遗址)-坑头明清建筑)-紫阳镇

【北线】紫阳镇-清华镇-沱川(理坑明清古建筑群)-浙源(龙天塔)-虹关村(千年古树)-清华镇-大鄣山-思口延村-紫阳镇。

【东线】紫阳-段莘水库-江岭风光-晓起(古建筑)-江湾俞氏祠堂-秋口李坑-紫阳秘诀:看山走东不走西,看水走北不走南。

上一篇:巴马 触摸原味生活 下一篇:以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促进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