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区儿童民俗服饰初探

时间:2022-06-18 09:40:40

泰山地区儿童民俗服饰初探

摘要: 生活在泰山及周边地区的人们,以泰山为背景,深受泰山古老文化的影响,民风纯朴,民俗文化浓郁,泰山信仰渗透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独具泰山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特别儿童服饰独具特色,这些儿童服饰从服饰特征,到穿戴形式都蕴含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射着当地独特的民俗意象。

Abstract: People living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Tarzan are influenced by ancient culture of Tarzan, folk custom is simple and nice, folk culture is so rich, mount faith is all over every aspect of life, forming a unique regional folk custom of Tarzan, in particular, unique children's clothing, children's clothes contain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from apparel features to wearing forms, alluding to the unique local folk imagery.

关键词: 泰山;儒释道;民俗;服饰

Key words: Tarzan;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Wisdom;folk;dress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43-02

0引言

泰山位居东方,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就成为“万物之始”[1],其受尊崇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并被称之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古老的泰山所蕴含的博大精深,延续不断的深厚文化内容,处处充满着人们对它的崇尚与敬仰,深刻的影响着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人们恪守着对他的尊崇,直至今日不曾改变,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儒释道三教合一是泰山特有的[2]。这一宗教特点对于生活在泰山及周边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这里的人们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恶灵霉运的规避寓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在儿童服饰当中的体现是尤其显著的。这些本地域发展起来的儿童服饰无论是花色图案还是造型形式最为符合儿童的本质特性,由于深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而极具护符寓义。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即是泰山地区传统的儿童服饰的穿戴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而影射出的其内在文化形态。

1五毒不侵的肚兜子

肚兜在我国传统中由来已久,早在唐代周P的《麟趾图》(如图1)中就表现有穿肚兜的孩童形象,肚兜应为内衣贴身穿着,不仅孩子穿着,过去的成年男女也穿着肚兜,只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肚兜成了儿童的专属物,在泰山地区,新生儿一直到三岁前后都是要穿着肚兜的,在一些农村地区,小孩儿要穿到六七岁,炎热的夏天,肚兜是孩子们最好的服装,光着屁股穿一件肚兜子,即凉快、美观,又能防止肚子着凉。

肚兜通常选用的是红色棉布来做顶料,底料则会先择一些非常轻薄柔软的棉纱布,若是自己家里做的,大人们会选择一些穿过的旧内衣料来做底料,因为这些旧衣服经过多次的漂洗已经变得非常的柔软,贴近孩子的皮肤再好不过了。泰安地区的人们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肚兜的实用功能,还赋予了它神奇的护符功能,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肚兜的色彩图案上。肚兜大多为红色,这一点毋庸置疑。肚兜的图案非常丰富,如十二生肖,葫芦(谐音“福禄),泰山老奶奶,泰山娃等图案。

图2所展示的虎头莲花图案的肚兜,这种形式的肚兜在泰安当地又被称为“蛤蟆皮”,是以红色为底色,配以蓝、深绿、草绿、淡黄、粉红、白等色调的抽象纹样,整体看来色彩丰富,乡土气息浓郁,这种色彩丰富的肚兜通常就是手工刺绣的,颜色纹样都是随心而来的。今天,作为一种具有泰山地域特色的民俗产品,这些寓意深刻的肚兜子已被开发成了旅游产品,不过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肚兜中,最受泰山地区人们推崇的当属前面提到的“五毒肚兜子”。

在泰山地区至今流行着给孩子穿一种绣有蛇、蝎子、壁虎、蜈蚣、蟾蜍的肚兜,被称为“五毒肚兜子”(如图3、图4)。所谓五毒主要是讲能以毒攻毒,能解五毒而不生灾气。这显然与道教文化息息相关,道教文化中有许多可以带来祥瑞之意的吉祥物,寄托攘灾求福的心愿,通过避邪压胜的方式来达到躲避灾难的目的。吕种玉《言鲭》:“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蛊。”泰山地区的人们则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再现这些有代表性的毒虫的形象,实际上反衬也除害避邪的内在愿望。不过,泰山民间所传的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蟾蜍,蛇,壁虎(如图4)。并没有《言鲭》中所提到的蜮,的确,蜮属于古代传说中的害人虫,形状像鳖,三只脚,《玄中记》载:“去人二三步即射,人中,十人六七人死。”讲蜮生活在水中,含沙粒射人至人死亡[3]。如此,可以看出蜮虽是毒物却属于传说之物,没有实物原形,因此劳动人民就将蜮换成了壁虎,但有资料提出说壁虎并非有毒之物,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事实上,在泰山南麓的徂徕山地区却流传着一种说法:若是谁脸上身上沾了壁虎的尿液就会长一身一脸的麻子。这种说法虽缺少科学依据,却合理的解释了当地老百姓将壁虎列为五毒的用意。

五毒的色彩极为丰富,通常至少要用三种以上的颜色来表现,由于底色为红色,配色上就少不了黄、绿、蓝等对比色调,整体看来色彩丰富亮丽,衬托在孩子幼嫩的皮肤上,虽是五毒之虫,朴拙的形象,浓郁的色调,却让人忘记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而生喜爱之情。

2袍服旧衣蕴爱心

从孕育到得子,生活在泰山地区的人们总是忙碌的,为孩子准备衣服是必做的功课,从春夏的单衣,到秋冬的夹袄,棉衣,小被褥,定是要精挑细选无一或缺的。其中有两种服装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两种服装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制作这两种衣服的面料是非常特别的。一个是要用给泰山顶上的碧霞元君披挂过的袍服做面料来缝制一件小衣服,再有一个就是要用小孩穿过的旧衣折洗后来作一件衣服穿,当然也有不折洗直接拿来穿的。

在泰山地区的老百姓心目中,碧霞元君能给人们带来福祉,老百姓更愿意亲切的称她为“泰山老奶奶”,泰山地区几百年来所流传的“拴娃娃”,“许愿还愿”等风俗都与之相关,在他们的心目中“泰山老奶奶”是有求必应的,非常灵验,每年农历三月份泰山老奶奶的生日,方圆百里的人们就会汇聚于此,来许愿还愿,磕三个头,上一柱香,也有很多人会给泰山老奶奶做一件袍服披上。在老百姓心里,给泰山老奶奶披挂过的袍服一定沾染了泰山老奶奶的神气,是非常难得的神奇之物,若是孩子穿上一定能百病不侵,长命百岁,因此被替换下来的袍服就会被拿来改做成孩子的小衣服。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获得这样一件袍服的,在过去多是有钱人家做些善事出资修修庙,捐些粮食会换得一件袍服。这一穿袍服的习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曾一度中断过,近几年随着民俗文化的日益兴旺,为泰山老奶奶做袍服的人也愈加的多起来,自然用袍服做小衣服的习俗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只是能获得一件袍服或是一块袍服的面料仍不容易,多是要通过很多途径拜托山上的道士来获得一块面料。这一习俗在泰山脚下的泰安城最为风行,袍服的面料多为棉布,色彩以大红和中黄为主,得到袍布后,会被剪分成几片,改制成孩子穿得“和尚服”(无领斜襟,腋下系带)或是棉袄面。当然,这样难得的袍布在孩子穿过之后是不舍得扔掉的,多会被细细的收好的,但更多的是会被亲戚朋友讨了去,给自家新生的婴孩穿,一则因为是袍布做的,其意义非凡,再则,穿一穿别的孩子穿过的旧衣,也是一种沾带吉气的方式,虽是旧衣,却似宝贝一般被人们接力传递,一件袍布服多是要被两个以上的孩子穿过的。

3百家衣百家爱

“百家衣” 起源于汉朝,陆游《多感》诗言:“哀哉穷子百家衣,岂识万斛倾珠玑。”穿百家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习俗。

今天,百家衣仍是泰山周边地区常见的民俗服饰,主要集中在泰安的宁阳、徂莱、东平等地,小到一两岁,大到五六岁,总是要穿一件百家衣,观念朴实的老百姓们想法其实是极为简单的,他们认为穿百家衣,吸百家福,尤其是在老一辈的观念里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命贱,好养活。

所谓百家衣当然只是一种象征,并非真得要从一百家中取得,多是从本村中相熟的各家各户中讨得一些面料,剪成相同的形状拼缝而得,然后制成坎肩、长短衣等。泰山地区的百家衣较为朴实,简洁。各家得来的面料被剪成相同大小的直角三形,然后两块对缝成一个正方形,以相近图案、同类色或邻近色相接,形成一块相近的色泽区域。拼接有序而自然,整件衣服看起来少了色彩的跳跃,给人以清淡朴实之感(如图5)。

宁阳等地的百家衣并多为斜襟小褂或是棉袄,这是由当地的气候因素所决定的(如图6)。这些百家衣所用的面料大多是经过多次漂洗的旧面料,面料柔软而舒适,穿着起来是相当舒服的,由此看来,穿用这样的百家衣就不仅仅具有很强的精神性内含,其实用性的内容也是不容小窥的。

4驱邪避鬼的桃木锁

自泰山脚下的岱庙往西大约三十公里便是肥城市。肥城古称肥子国,西周时有肥族人散居于此,故而得名,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道出了肥城桃木的独特之处,桃木避邪,而肥城的桃木尤其被认为是真正的降妖之木缘于一个传说,在肥城旧县城以西的陶(桃)山与泰山之间有一群妖魔鬼怪,东海度朔山上的神荼、郁垒二神前来降妖,在途中折桃枝为武器,漏网的妖怪自此再见桃枝便会逃之夭夭,当时东海与肥城之间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神荼和郁垒所折的桃枝是东南向的,于是东南方向的桃木便具有了特殊的降妖之气[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肥城桃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尤为道家方士所宠爱和青睐,深受道教影响,泰山地区的人们对此更是笃信不疑,便形成了将桃木置于宅中以避邪求安的习俗,他们将朝东南的桃木枝折下,或做成宝剑悬于室内,或刻成桃人,桃符悬于梁上、门后。

居住在泰山周边地区的人们认为,小孩,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小孩眼睛最干净清明,能够看到许多成人看不到的不净之,受到惊吓后容易哭闹不停,因此就会给孩子带上用桃木制成的桃木锁,可以镇惊驱邪,以为孩子祈福平安,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桃木锁工艺制作精细而考究,主要分为镂空(图7)和浮雕(图8)两种,纹样内容主要是生肖形象或是“福”字,“长命百岁”等字样,其造型多为两种,一种是古锁造型(图9),一种是椭圆形(图10),图案依形而雕,造型优美,形象生动。

在泰山当地的孩子们所带的桃木锁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特别讲究的父母或是长辈,要请山上的道士给桃木锁开光。所谓开光指的是道教的一种法式,通常会在道场仪式中会有专门的开光仪式,其主要内容就是请具有一定修行成就的道师通过持印诵咒,再配合相关的形式,将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物品上,使其承接天地之灵气,以赋予物品特殊的灵力。由此看来,开光之后的桃木其意义更是非凡,不过开光并非易事,多是要请大德高道来主持这样的科仪法事的。这在久远的过去,着实是要费一番周折才能“请”到的(泰山地区的人们对于开光之后的物品不能再称之为买到或是得到,而要说“请”到,可见其虔诚之心)。

古老的泰山文化造就了当地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儿童服饰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充分展示出泰山天人合一的文化内容。纯朴厚道的泰山人深受着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家”观念的尤为深刻,他们世代恪守着祖辈对于“子女”的关爱方式,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袁爱国.泰山神文化[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78.

[2]李传旺.独具特色的世界遗产――泰山[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12

[3]苏洁.析肚兜之东风西渐[J].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

[4]陈西平.桃文化与山东桃民俗[J].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上一篇:规范ELISA操作标准 保证检验质量 下一篇:浅议如何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