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木板上的斑驳刀痕

时间:2022-06-18 08:34:31

中国的版画艺术已然有上千年的历史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是复制版画,作为版画的推崇者,鲁迅先生一直钟情于此,他倡导新兴木刻,开创了我国创作版画的历史,据传,在他去世前还一直将某版画家的一幅版画放在枕头边,时常拿出来看看。吴燃老先生是版画界的大师,在国画等方面亦有建树,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艺术世界。

个人介绍:

吴燃,1928年出生于安徽萧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天津美协名誉副主席,天津文联委员,天津画院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旅伴》:现代人都钟情于油画和国画创作,版画由于它的可复制性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变得廉价起来,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吴燃:版画是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但是它的可有限复制的特性并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中外最早的版画的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如我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年)刻制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等画,其价值都不可小觑。

《旅伴》:谈谈您从事版画艺术的经历。

吴燃:也许是一种偶然的机缘,或许是历史的机会,我被推到了美术创作的岗位,并且伴随它度过了大半个人生。从业余的版画学习,到成为专业画家,我也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双鬓斑白的花甲老人。40个年头的白天黑夜,在创作的历程中我克服一道又一道难关。那构思上的苦思冥想,草稿上的呕心沥血,最后最终换得完成时的几分宽慰。第一次发表作品是5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当我看到我的作品被缩小印在画报上,心为之震动,惊喜中不知是真是梦,从此便决定了我的人生旅程。

《旅伴》:可以说,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世界,高山流水,长河斜阳。您怎样选择绘画题材的?

吴燃:面对生活,十位画家会有十种迥然不同的感应。或油画布上的浑厚凝重,或宣纸上的淋漓泼墨,或黎木板上的斑驳刀痕,这些都是美的启示,生活的哲理,沉思的深省。当生活演变成画面,当黎木板渗入油质,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气息时,我便胸襟起伏,久久舍不得刻下开头的第一刀。握刀向木,铁笔开花处,木屑纷纷脱落,木板上留下浅赭色的刀痕。此时此刻,在我的心头就会感受到一种甘美之味。

《旅伴》:绘画时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吴燃:生活的积累,美的叠印,组成生活的宝库。银幕上某个镜头,一句诗的境界,小说某一感人的情节,都会令人突然迸发出一点启示,一道闪光,把灵感的火花点燃,把丰富的然而仿佛早已沉睡在记忆中的印象唤醒。它使得美得到了升华,产生了艺术的萌芽,形象的雏形。

《旅伴》:除了绘画,是否还钟情于其他的艺术形式?

吴燃:我爱听音乐,也喜爱文学,更喜欢两种艺术的重叠交叉。读完了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就要听一听比才的《卡门》序曲。读了《一千零一夜》就要听一听《天方夜谭》的管弦交响乐。看了列宾的《音乐家莫索尔斯基肖像》,也要找来他的交响乐《图画展览会》。两种艺术语言,互为丰富,两相辉映。

上一篇:以“享乐”为终身职志 下一篇:儿童节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