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2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时间:2022-06-18 08:00:32

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2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方法,总结该改良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施行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患者从整体护理出发,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及不良情绪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技术随着手术方式的提高而提高,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养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93-01

健康教育是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对42例进展期弥漫型胃癌患者采用了全胃切除一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全胃切除一食管空肠吻合术相比,该术式不发生返流性食管炎,重建的消化道有一定的贮存功能,不影响术后的营养代谢,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该术式吻合口多,患者创伤大,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实施有效地健康教育,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有重要意义。现对42例实施此术式患者的健康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5~75岁,平均54岁。全组经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2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

2.1术前健康教育

2.1.1方法: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科室内组织手术知识的健康教育、护士与患者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利用护理程序评价标准中的健康教育项目的内容进行评价[2],以了解患者的病史、文化程度、对自己所患疾病和手术知识的了解程度等。

2.1.2内容:针对此改良术式我们特别印制了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手册,包括术前戒烟、胸式呼吸、有效咳痰、床上大小便及下肢活动的意义,并指导具体方法;科室内组织给术前患者及家属集中讲解手术小知识及注意事项,教患者放松技巧,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练习,使其能有效地对抗焦虑和减轻术中疼痛[3],同时也能增强肺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请已经手术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让其看到成功的先例,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根据患者的不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如术前准备的内容、意义及配合要点,特别是肠道准备的方法和意义,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办法,术后如何配合、自我护理重要性及方法等,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术后健康教育

2.2.1术后早期的健康教育:及时告之手术顺利的信息。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应平卧6 h-8 h,因物的反应,多有恶心、呕吐,为避免呕吐引起窒息,头应偏向一侧;告知家属半卧位的重要意义;可让家属活动患者双下肢,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此术式患者术后引流管多,均应要妥善固定,并告知家属其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

2.2.2术后中后期的健康教育:患者麻醉清醒后,术后疼痛逐渐加重。此时应关心体贴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患者表述疼痛的方法并观察疼痛的性质,鼓励患者与病友和家属聊天,自己进行深呼吸、听音乐,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叩背,预防肺部感染。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呼吸、循环,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尿潴留的发生,还能促进切口的愈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告知患者肠外营养的重要意义,给家属讲解配置营养餐的方法,营养配餐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最大支持。

3小结

3.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各种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良,护理技术应跟随手术方式的提高而提高。健康教育是新的护理工作模式的重要内容,做好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养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是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42例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使患者和家属改善了心理状态,基本掌握了自我护理及配合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11):676

[2]杨英华.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

[3]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1

上一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中医糖尿病专科出院患者... 下一篇:晚期妊娠并发重度胎盘早剥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