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 以“爱”感人

时间:2022-06-18 07:08:24

摘 要: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言行互动。只有每个教师充满爱心、因材施教,学生被浓厚的感情渗透,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时,才能受到熏陶感染,实现教育的目的,才能打造和谐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情感;爱心;了解;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言行互动。只有每个教师充满爱心、因材施教,学生被浓厚的感情渗透,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时,才能受到熏陶感染,实现教育的目的,才能打造和谐教育。而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所以,作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班主任怎样才能与学生培养良好的感情,教师如何关爱学生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用“爱”撑起教育天空

每一个班主任都应强调一个事实,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 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这话一点不假,小学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神圣的。教师的爱是伟大的、高尚的、纯洁和无私的,而不是盲目、自私和渺小的。它如同父母的爱,师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师爱能让孩子们展示出他们最优秀的一面;师爱,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没有爱便没有了教育”这是我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信奉的一句话。只要你用心爱学生,学生才会加倍地爱你,在师生交往中,学生会在教师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受到美好感情陶冶的学生,热爱的不仅是自己的老师、家长,更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老师的爱是一付学生的助长剂,学生在谆谆的师爱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在老师对学生的感情付出之后,学生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将以更大的热情、关心、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并成为老师教学、管理等各方的信息反馈渠道。老师热爱学生,精心育才,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教师的敬业精神源于对学生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对教师职业追求的升华。教师应捧着一颗爱心来,带着一身清白去。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撑起前进风帆

爱是世界最伟大的情感,也正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爱是每一位教师身上必须具备的美德。每一位学生热切的盼望着来自教师的爱,用它鞭策和鼓励学生,是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教师要重视师爱的作用,要本着爱的原则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有的学生因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而陷入困境,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做相应的心理疏导,防止其误入歧途;班级中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最容易感到孤独和自卑,班主任应多观察,多与之谈心,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用善良而慈爱的心去感化学生,使之心服口服,让温暖的热流融化他们冰冻的心,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来体验同学们的掌声,让每一个赞许的目光,每一句恰当的表扬,都会产生“我能行”正面效应,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与此同时,还应发动学生相互之间多关心多帮助,让学生生活在爱的环境里相互影响。事实证明,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当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里,必然会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三、“美好的心灵”是构筑教育工作的桥梁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必须采取谨慎科学的方式和方法。疏通学生的心理,以便各种教育力量齐抓共管,做到有的放矢。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而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没有化不开的冰冻,只有你的热能才能达到它的熔点。

一位称职的教师,应懂得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灵,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好的心灵比知识更重要,既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境界,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快乐和忧伤,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又要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现,用将心比心的方法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换角度考虑问题,并且把自己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以及一些人和事的间接经验告诉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打开心窗,跳出自我。又要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现,这样有利于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我们在接触学生,特别是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能对学生“横眉冷对”,冷嘲热讽,大发雷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应是接通心灵的桥梁,用满腔的热情与爱心去唤醒一颗颗沉默孤独的心。更重要的是心理与情感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和交往,久而久之,便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学生心理行为上的遵循原则。加强这种交流,就可能向好的纵深方面发展,形成深厚的师生情谊。

四、用“理想”插上奋飞的翅膀

小学生较单纯、可塑性强,加上大众传媒的导向,尤其是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实施功利教育,使得当名人、做大款、当老板成为学生追求的时尚目标。同时,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们盲目攀比,爱慕虚荣,唯恐落人之后。其实小学生是天真无邪的,社会、学校、家长和教师应还他们一片净土和蓝天,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给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以“情”动人,以“爱”感人,相信学生会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教育只有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下才能长久而有效。师生的情感交流能促进双方心灵的沟通和理解,形成和谐的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中,不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转变不良思想,改正不良行为,修正和提高自我认识,使之符合教育和时代的期望与要求,才能打造出和谐,完美的教育事业。

上一篇:科普:为中小学教育拓展视野 下一篇:关注你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