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际受众心理研究

时间:2022-06-18 05:21:42

试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际受众心理研究

一、总论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体(本文主要指英语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基本形成多语种并用、多种媒体并存的模式。就语种而言,已形成以英语为龙头、附以40多种其他外语并重展开对外传播的格局。1981年以前,我国对外传播的媒体主要以电台、通讯社和杂志为主,现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迅速跟上,基本形成多种媒体并存的格局。[1] 尽管如此,我国英文媒体在外国受众中的可信度仍较底。笔者去年在上海的外国人中曾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来华的外国受众中真正相信我国英语媒体的人数所占比例还较底,只有25%左右 (见表1)。当然,完全不相信的比例也不多,为15%。而大多数的受众(60%)持谨慎态度或不想发表意见。这说明他们还不完全信任我国的英语媒体。 来华外国受众对我国英语媒体的可信度 你是否相信中国英语媒体 人数 / 百分比的客体。其次,国际受众的心理还具有难确定性。他们一般生活在在异国他乡,远离我们的英语媒体。所以,要正确了解国际受众的心理状况并非易事。况且,国际受众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使得精确把握国际受众的心理变得更难,也给我们改进对外传播报道带来一定的困难。

我国对外传播的国际受众可以根据国家、年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分类。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对外传播的国际受众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 海外华侨和华裔:他们虽然身居海外,但中国文化的渊源和华人在政治上的从属地位使他们与中国无法分离。他们会接触各种所在国的媒体,但也愿意接受来自我国的媒体信息。他们对待一些反华言论一方面会觉得感情上无法接受,但同时他们也会认为这些西方媒体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国国内某些方面是应该作些改进。总体来说,他们内心希望中国能强大,渴望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一切,因此我国的英语媒体在这类受众中会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2. 非西方国家的受众。由于没有政治偏见,他们对中国相对较友好,偏见也较少。 对待西方媒体中对中国的报道,他们不会完全苟同,会采取较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中国。当然他们对待我们的问题也会实事就是地指出。只要我国英语媒体报道方针应运得当,传播效果应该不会太差。 3.西方国家受众。 由于长期受西方媒体对中国负面议题设置的影响,又加上对中国情况缺乏了解,或者能了解中国的渠道较少,他们一般对中国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所以他们对西方媒体中对中国的报道(不管是否真实)基本上认同,而对我国的英语媒体报道则拥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对我们的报道还会出现一种逆反心理,因此在这类受众中的传播效果相对会差一些。但是由于现在国际传播界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客观上我国的英语媒体所针对的重点对象也应该是西方国家的受众。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英语媒体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五、如何把握国际受众的心理状态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要能把握国际受众的心理状态,既要了解他们的一般特点,更要熟谙他们的特殊性。只有我们努力学会去把握国际受众的心理状态,才能主动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改进我们的英语报道,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就目前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德国学者马莱茨克1963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中对新闻接受者的心理分析也同样适合我国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国际受众心理分析。[8] 对我们有效把握国际受众的社会心理活动颇有启发。 1.国际受众的自我形象:国际受众中每个个体在其所在社会中的角色、态度、价值观的感知等因素,构成了这个个体在接受传播时的心理定势,决定了他或她接收或拒绝某种新闻信息。这些自我形象的形成与国际受众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传播体制有密切关联。这就要求我们对外传播工作者在熟知国际受众的语言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国际受众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传播体制以及他们对国际受众的影响,即国际受众的自我形象问题。这样才能找到我们对外传播的切入点。而这一切入点对我们有效的对外传播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 国际受众的个性结构:指国际受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等对国际受众的影响。这方面对我国对外传播具有较大的现实性。上文中,我们提及我国的传播媒体现有的受众定位还不够明确,过于笼统。加强对国际受众的个性结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明确对国际受众的定位,进一步细化国际受众,确定有效的对外传播报道方针,加强我们的报道针对性,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 3.把国际受众作为公众一员:作为社会成员的国际受众在接收新闻媒体的信息时与接收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这一问题涉及我国的宏观对外传播战略和英语媒体传播的关系问题。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对外传播只是英语媒体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其实,对外传播涉及到我国每个部门,其中包括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表明有时人际传播会起到媒体传播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对外传播的实践也证实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国开始逐步注重国家形象的塑造,并有意识组织国外的文艺演出、展览会、领导人出访和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999年还花费500万美元的巨资在美国主要大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人际传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4.国际受众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指国际受众生活的社会、社区、家庭以及所归属的社群对其的影响。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人际传播的延伸,是人际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国际受众除了生活在一定的有形的国家体制之中,他们还归属其他非国家和无形的社群。而这些社群对国际受众接受外界信息同样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美国传播心理学家肖(Shaw)和麦科姆(MaCombs)的支持。他们在提出著名的媒体议题设置理论后又提出了议题融合的理论,并认为议题设置注重人们了解到了什么, 或者至少是大众传媒所报道的事件在受众调查反馈中的反映;而议题融合则把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变为一个更大的社会知晓过程的一部分。议题融合理论认为个人会运用多种媒介与他人保持联系,并且认为与社群议题的融合是一个永不间断的社会过程。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对国际受众的影响是持续不断的,影响的大小和程度需要不断更新。[9] 就我国对外传播的目前而言,这也是一个了解国际受众的非媒体舆论场的问题, 六、结束语 总之,加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际受众的心理研究主要是为了使我们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做到为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使我们的对外传播英语媒体能真正发挥作用,既能改变国际受众的态度转变,同时能有效改善我国的国家形象 (尽管这需要较长时间且难度也较大)。这样,我国英语媒体才能逐步融入国际舆论界并扩大我国在国际舆论间的影响力,并使之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比配。 注释: [1] 张振华,个人采访,上海,2000年4月14日。 [2] 夏吉宣,1999年11月,浅谈国际广播在信息社会的地位,国际广播,8页。 [3] 黄庆,个人采访,北京,2000年7月26日。 [4] 郭可,2001年,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未出版论文。 [5] 秦绍德,1993年5月,宣传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26 页。 [6] 刘京林,1997年6月,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页 [7] 汪新源,1988年10月,新闻心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88页。 [8] 刘京林,1997年6月,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3页 [9] D. Shaw, M. MaCombs, D. Weaver & B. Hamn, (1999). Individual, Groups, and Agenda Melding: A Theory of Social Disso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Vol. 11, No. 1, p. 21.

上一篇:从受众角度探寻网络广告生存之路 下一篇:论利用ebXML和SOAP开发Web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