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课堂语言

时间:2022-06-18 03:14:16

小议语文课堂语言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语言讲授。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自己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这充分说明,教师教学应遵循一定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讲课时语言运用非常重要。何谓教学语言?所谓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依据规定的教材,在限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过程中使用的语言。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文学语言之间,它应是符合语言规范、生动活泼而又庄严周密的冼炼化的口语、书面文学语言的结合体。它应该准确、简练、富有节奏感。

在教学中,讲课要使用大众语言,并且善于运用生活事例、历史典故和形象比喻说明问题。但形象褒贬要适度,不要妄加修饰和堆砌词藻。教师的语言不能因地域不同而“入乡随俗”,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各地区应积极采用和推广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不会因此致使学生长大后由于各种需要不得不为语音的标准而烦恼。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使用半文半白晦涩难懂的语言。讲起课来文绉绉的,满口“之乎者也”;还有的文白相杂,不伦不类。

另外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解的时候课堂语言要简练、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善于概括、画龙点睛。教学语言还要有节奏,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抑扬顿挫适当。不使用自造的词语,要使用学生容易听懂的词语;不说病句和意思不明的句子,要说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和语意清楚明白的句子;不疙疙瘩瘩、东拉西扯,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不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要注意对象、语言,否则学生听不清楚,难于作笔记。

授课要交替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一般来说,讲解基本概念、归纳中心、做出结论等要使用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可以讲得更严谨。叙事、解释、举例说明时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随便一点,可以做到顺理、舒畅、自然,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而且要形象。“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才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得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讨“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讨“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

三、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教师要态度端庄、和蔼,感情充沛、热情。要使语言生动,就要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做到快慢得当,抑扬顿挫,节奏铿锵,声音宏亮。语言形象,就是说讲话要具体,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课堂语言要倾注极大的热情,做到情真意切。教师要始终能进入角色,以自己的声、情创造师生协调活跃的气氛,把学生带入教材的“特定情景”中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庄重而又和蔼的教态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充溢于课堂的应该是殷切的教诲、热情的期望,不应当是无情的训斥、冷漠的嘲笑。

四、课堂语言启发激励性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此外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你真棒!”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假使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这样就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让我们用韦志成老师的话来概括: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培养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学习研究教师的语言艺术,努力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 下一篇:关于语文作业设计中“开放性”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