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

时间:2022-06-18 02:43:12

浅析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

摘 要:平时看电视,我们会看到许多风格不一的主持人。他们其中有的状态积极,神采飞扬,有的急切与你交流的欲望;而有的则冷若冰霜,似乎是极不情愿的与你做着交流。因此,播音与主持节目时与受众的交流时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本篇论文作者站在大众传播学和播音心理学的制高点,从自己播音主持的事件出发,分析了优秀主持人的成功经验,有理有据的阐述了播音主持与受众交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交流;受众;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21-02

如果你与亲朋好友围坐交谈,你会很自然地说话,这时你的节奏、音高、语气都是自然而然的,用不着刻意去揣摩,你和你所了解的对象,自然就有了明确的交流反馈。然而,当你在演播室或录音间里,面对着金属的话筒和仪器,给并不明确和不在眼前的受众播音和主持节目时,就很难做到即时的交流反馈,这一直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障碍。

没有受众就不会有传播。而在传播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1]。一个主持人或播音员,他的传播方式得不到受众的共鸣、认同和赞赏,就会削弱传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缺乏经验和理论指导的播音员,播音和主持节目时或拒人千里之外,或矫情嗲气,或自说自话,或拖沓随便,使受众产生反感、厌恶、莫名其妙或不愿接受等心理。那么,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在短时间内 “抓住受众”,使之产生积极的、有共鸣感的交流呢?以下我结合学习播音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学知识以及播音主持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带着目的而来

这是在做节目前首要明确的问题:我主持或播出这个节目,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如果你的目的不明确,受众往往就会摸不着头脑,无法和你达成交流。有些播音员一拿到稿件就急急忙忙划分层次段落,找出停顿和重音,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稿件的播音技巧上,而对于为什么播,用什么心态播,带着什么样的愿望来播却不做思考,以至于播出的作品虽然合乎规范,字正腔圆却缺乏对作品的驾驭感和主动的播出愿望,只让人觉得是一位经过正规训练的播音匠。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海霞为例。她端庄大方地坐在那里,面带微笑,积极而专注地看着你,她的神态、语气、节奏好像在告诉你,我有很多消息要告诉你,我的职责就是为你服务,让你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之事。这种热情积极的播讲愿望能感染你,让你不自觉地关注他说的每一件事情。而这时候,海霞地播音也显得自然流畅,表达到位,这是因为目的方向明确后,以情带声而谈吐自若。因而,当你要播一篇稿件或主持一个节目时,要首先明确播出的目的,让这个目的引导你,使整个过程被交流和反馈的气氛所主宰,使自己处于一种清醒、主动的状态[2]。一个出色的播音员或主持人是用脑播音,而不仅仅是用声音。

二、搞清对象再说

我们中国人讲究做任何事都要“知己知彼”。播音与主持更是概莫能外。如果搞不清受众是谁,就像一个站在灯光耀眼的舞台上的新手,会觉得台下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而独坐在与外界隔离的演播室,就更加茫然了[3]。你会因为不明析究竟在对谁讲而不确定自己的音高、语气,往往会因为“目中无人”而造成声中无情。那么,如何来确定自己的受众对象呢?

(一)根据节目的性质来设想具体的对象群

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艺术人生》、《夕阳红》等栏目,针对不同职业、年龄和爱好群体,可以分析受众的品味和需求,从而确定交流的播音方式,一旦掌握了一个群体的特征,那种熟悉感、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当然了,不是所有的节目都会有明确的受众群,有的是交叉的、有的是笼统的、还有的甚至是难以界定的,这时候,你可以从播出的目的入手,再设定一个或几个熟悉的具体的人在你的脑海中再现作为对象,真诚的和他们建立交流。切忌面面俱到和基调不定的播音主持,否则会使人觉得虚假做作,不愿和你交流[4]。播音员主持人不是演员,不是在表演,你是真实的,受众是真实的,你播音主持的内容是真实的,真实永远是你播音主持的生命。

(二)根据节目播出的时间去设定受众此时的状态

媒体节目的设置要与之配合,我们主持播音的风格、气氛也要彼此相融。如早间的新闻是在一天的开始,给人以清新、振奋、热情之感;如果是午间小憩,观众常在饭桌旁,播音就应该突出明快、轻松、亲切之感;晚间的新闻联播是在受众结束一天的工作,心定神闲,想详细了解国事,天下事的时段,新闻播音就应该庄重大气,充分体现传媒服务、引导和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另外,我们发现深夜的广播节目往往是各地电台最欢迎的节目,多有资深专业人士担任主持人。因为夜深人静时也正是人们反思、追忆和剖解人生的时刻,资深主持人由于他们的知名度,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他们与受众一对一的真诚交流,在交流中双方建立一种朋友般的信任,这种敞开心扉的交谈又与夜晚的静谧深沉相和谐。

在不同的节日里,我们要了解不同节目的内涵,如民族的,传统的、现代的;喜庆的、浓厚的等,以与之相谐的主持播音方式去烘托这个节日的特有气氛。

三、增加对受众的感性认识

我们知道,与受众交流难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间接性,它不像教师在课堂上直接面对自己所熟知的学生们,即使在现场主持也常因对受众不了解而心里没底,那么如何克服间接性带来的交流障碍呢?

1.功夫在诗外。首先要想准确地把握受众,就要在设定这个节目的时侯就作分析调查。工作做得越准确越充分,日后建立的交流就会越容易,有时可以借助有关专家和调查公司去完成这个工作。

2.结交受众代表。我认为:让你的大脑中铭记一些有名有姓的为你所了解的听众,也就是说,要交一些受众朋友。可以通过座谈、联谊等方式没直接接触和了解他们。也可以与某位受众做经常性的联系。通过这些交往会让你很快找到交流感。同时,这样的交流也可以及时帮助你调整播讲方式和内容。一位主持文学节目的年轻主持人,一开始总觉得自己阅读广泛,见解独到,所请嘉宾也够权威,节目中总有些指点迷津的味道,可是在一次听友会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受众群众有很多是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同时有很多文学发烧友,他们的所知所见并不在他之下。他感到了自己这种说教式语气的不得体,此后改为了探讨似的交流,主持人适时地把握住了栏目的主持风格,这样也使得这个栏目越来越受欢迎,而他在主持时对对象的把握也更加有针对性。

3.走到主持台下。现场主持节目时,即使面对观众,也会因为并不相互了解而隔阂。你最好在主持前进行一些调查研究,知道观众的组成部分、观看愿望等。这些可由组织活动的单位提供,也可以自己直接找几位观众攀谈,从心理上消除对观众的陌生感。我们比较熟悉的《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常常在实拍之前与现场观众进行很放松很亲切的交谈,在交谈中了解观众的特点与想法,也让观众熟悉自己,彼此产生“朋友感”。在一期期节目中我们才会看到他与现场观众家人般自然的神态,真实的谈吐和呼应交融。虽然这个节目早已经取消,但是给我们的印象还是那么深刻。再如我的同学安妮,她也是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一位著名的晚间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对我触动很大。“去年年底的一天我突然接受了一个文艺演出的主持任务,离演出只有30分钟。在了解了节目单和演员之后,我走下台去,了解到台下的观众中有一大半儿是来自革命老区的地市领导和县、乡、村级干部,他们是在开会期间歇兴致勃勃欣赏谢芳、刘江、李光曦等老艺术家的演出的。了解这些后,些时我立即觉得台上台下都是我熟悉的人,而自己就是他们的纽带,一定要让大家交流起来 。带着这个愿望我热情地走向舞台,虽然聚光灯打得根本看不清黑压压的观众席,可我已心中有人。抛开了程式化的开场白,以热情的大音量和亲切的朋友式的语调开场”:

“各位领导、来宾、各位(略顿)来自基层一线的县乡村的父母官们,大家好!(笑声、掌声)(声调降低)这是1997年一个平常而特殊的夜晚,在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来年之际,大家欢聚一堂,(声调扬起)观看来自首都的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演出。(声调下降,副、更为生活化)我想在坐的各位中不少人伴着他们所塑造的难忘形象和动人歌声度过了自己美好的年华,(声音上扬,热情)祝愿有一天当我们回首人生时,也像我们的老艺术家们一样,豪情满怀,硕果累累!(热烈的掌声)!”

此后的演出中,台上台下水融,演员与观众始终是热情高涨,一个优秀主持人根据对观众的特点和兴趣的判断来不断调整主持的内容,不时的将台下的观众与台上的演员联系起来。它使我感悟到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吃透自己要说什么,更要了解说给谁听,他们想听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以达到一个理想的表达效果。

四、要抓住交流的时代感

播音是时代的艺术。所以,脱离了时代特征,一都无法依附。的时候,播音员的声音一律是嘹亮威严、气势压人,总像是在万人大会现场。甚至播“天气预报”时都肃穆庄严。改革开放后,播音逐渐变得可以亲近,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播音风格的改革。播音员的架子放下了。音调降低了,听众从万人会场回到了家中。这其中,不乏既传承老一代的播音理论经验,又紧贴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的特征,比如虹云、陈铎如师如友的娓娓道来;林如介于播与说之间的新闻播送;赵忠祥云遮月般含蓄灵动的电视解说;叶慧贤机智、轻松而又儒雅的主持;敬一丹、白岩松冷峻、坦诚的交谈式风格;王雪纯邻家女孩般的活泼、自然之气……所有这些凭借着高科技手段,使今天的播音主持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的提高,广电媒体越发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如今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尊重和张扬个性的人文环境下,我们的传播不是高压式的宣传,权威式的灌输,而是深入到最小的社会细胞,面对一个家庭一个人或几个人去做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播音员、主持人是受众与社会的媒介,是服务者,更是宣传者、引导者。这个时代呼唤智慧、博学、有主见、有个性的播音主持,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往往是一个民族形象的代表,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先进文化的代表。

参考文献:

[1] 陈京生.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应天常.节目主持人角色冲突[J].现代传播,2002(8).

[3] 熊健梅.节目主持人个性讨论[J].电视研究,2002(6).

[4]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上一篇:活学活用:表带配色技 下一篇:迷人迷彩迷魂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