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17 11:52:38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综述

【摘要】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税制改革的热门话题,本文按照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课征模式选择、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划分,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概述。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逼近0.5。向来肩负着调节收入分配使命的个人所得税成了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热点。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法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个人所得税目前国内学者对个人所得税研究非常广泛,有关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的文章也层出不穷。本文从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国内有关个人所得税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并予以归纳。

一、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问题的研究

在世界范围来看,个人所得税主要包含两个主要的功能: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所谓收入功能是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会增加税收收入,调节功能是指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刘尚希(2003)提出收入功能是调节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调节功能是由收入功能派生出来的,从世界历史上看个人所得税总是先具备收入功能。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来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而且无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反倒会妨碍其筹集财政收入功能的发挥。潘梅、宋小宁(2010)认为,在调节收入分配不公方面,个税被寄予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实现收入公平分配,至少短期内,既不是个税所能承受之重,也非通过完善政府在分配体系就能达到的目标。规范分配秩序,在初次分配领域注重公平并健全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也有国内学者持不同见解,贾康、梁季(2010)认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是其改革的基本取向。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使得个人所得税不足以发挥其筹集财政收入的职能。通过对已有统计数据进行整理,测算出各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证明个人所得税确实发挥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沈玉平、吴霖(2007)提出个人所得税还具备维护市场的激励效率原则,也就是要保护要素提供者的积极性,显然这一价值目标是与调节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相抵触、相矛盾的,所以就需要在这两个价值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付广军(2009)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个人所得税的直接效果是减少高收入者的收入,不能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对于初次分配产生的差距不产生作用,需要其他政策手段加以配合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二、对课征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

目前为止,主流观点将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综合税制、分类税制和混合税制。综合税制是将纳税人一定时期的各种不同来源的收入进行汇总,从其总收入中减除各种免税额、宽减额及扣除额,就其余额(即应税所得)按照统一的累进税率予以课征。分类税制是将个人一定时期的所得按来源划分成若干类别,分别扣除相应的宽免额并按不同的税率予以课征。混合税制则是介乎于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之间的一种税制模式,因而兼有综合与分类两种税制的特点。

孙钢(2010)比较了三种税制模式的优缺点,认为综合税制可以达到量能负担的公平课税原则,但是征管成本较高;分类税制征收简易,但有失公平;混合税制兼有前两者的特点。对当前我国分类课征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公平问题进行分析,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指出真正的综合税制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只是更多体现了综合税制的特点,认为中国应当实行中国特色的混合税制。崔志坤(2010)提出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型个人所得税制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而综合征收部分的制度设计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混合模式。对综合征收部分或者要求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的纳税人综合申报,或者要求所有纳税人综合申报,对源泉扣缴税款可以抵扣或者不允许抵扣,由此形成了对混合型个人所得税制设计的不同取向。

卜祥来、夏宏伟(2009)通过对OECD国家的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研究,依据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处理方式不同把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分为综合所得税制、双所得税制和单一所得税制三种。李文(2009)认为今后个人所得税类型将趋于多元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改革模式有双元所得税和单一税,可以增加税收收入,降低纳税遵从成本,也可以解决公平问题,但这些税制的实施需要配以各种税收政策和措施。

三、对费用扣除标准的研究

我国个人所得税共划分了11种不同性质的个人收入,费用扣除标准也不尽相同也不够合理,使得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大打折扣。

刘丽、牛杰、夏宏伟(2010)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潘梅、宋小宁(2010)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工薪数据,考察了财政拖累和提高综合费用扣除标准对工薪收入者2008年平均税负的影响,并进一步对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真实财政拖累是推动我国工薪收入者税负上涨的主要原因,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减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财政拖累的影响并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力,导致税后收入不平等程度加深。陈建东、蒲明(2010)利用统计的方法拟合了全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据此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的大致范围,主张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应随着基尼系数的增加而提高。

马福军(2010)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应维持全国统一标准。费用扣除额的设定,目的在于从纳税人的收入中扣除不具有纳税能力的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财产的部分,因此,扣除额应为最低消费支出,最低消费支出对于个人无太大差异。如果允许各地不同的扣除标准,会导致高收入者向高费用扣除额地区流动,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税收收入不足的局面。同时还指出静态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弊端。通货膨胀使得低收入阶层税负上升幅度远高于高收入者。建议引入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浮动机制,通货膨胀指数化,保障纳税人最低生活水平。

宋丽颖(2010)认为纳税人的基本生计费扣除应实行地区有别的扣除标准,应按照消费支出水平将全国分为四类地区。增加教育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或房租扣除等特殊扣除。同时要考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家庭费用扣除项目及标准:配偶扣除,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扣除;子女扣除;赡养老人扣除,按人均消费支出的10%扣除。梁季(2010)则认为仅依靠调整工薪费用扣除标准无法彻底解决个人所得税的逆调节问题,调高费用扣除标准不会使大多数本不交税的低收入者受益,反而是高收入者受益更大。

四、对税率设计的研究

个人所得税能否达到其功能,合理税率的制定至关重要。税制模式是税率设定的前提。不合理的累进税率档次设计容易产生累退性,反而加重低收入者负担。国内学者对于当前个人所得税税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沈玉平、吴霖(2007)指出在税法价值取向约束下,公民都有按能力纳税的义务,工薪所得起始税率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中低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无需再调整。通过对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最高边际税率并不高,但最高边际税率适用的所得额过高。各个级距的所得额大小决定了税负累进趋势,扩大级距的所得额可以降低税负的增长速度,起始位置的头三个级次的所得额太小,使得一般工薪阶层的所得很快被推入较高的级距中。

刘怡(2010)对现行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设计进行了评估:采用平均税率累进性来分析税率表的局部累进程度。得出低收入区税率等级爬升过快,平均税率累进性递减,表明税率级次过多,增加中低收入者的相对税负。有鉴于此,作者提出应当保留5%的低税率来培养公民纳税意识,同时为了调节收入不应降低最高税率,减少级次,将累进税率表调整为五级,增大低收入区间级距。邓子基、李永刚(2010)应用斯特恩模型对我国及部分国家所得税最优税率进行估计,指出最优税收理论未考虑税收制度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个税改革应先注重公平再注重效率,认为现行个人所得税应当采用混合课征制,边际税率仍有上调空间,应当提高边际税率,减少税率档次。

刘丽(2011)首先对中等收入者与高收入者进行了界定,认为费用扣除标准应当与初始税率相配合,以免低档税率爬升过快,增大中等收入者税负。建议最低的一档税率,收入区间可以扩大到5000元。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将我国工薪累进税率设置为五档,拉大级距,以此来增加税率累进程度。中等收入者适用10%的税率,最高税率可以维持在40%-45%。

五、对个人所得税其他方面的研究

在有关纳税申报制度方面,马君、詹卉(2010)剖析了美国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更迭的社会背景及其税收设计中征税原则的权衡。充分联系具体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选择家庭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单位,从而让个人所得税真正发挥其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江镓伊(2010)也赞同增加个人所得税的联合申报方式,允许纳税人自行选择申报方式。他认为以个人为申报单位,优点是婚姻中性,但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卜祥来、夏宏伟(2009)则持相反意见,当前我国家庭结构复杂,归入同一课税单位的家庭成员不易确定,家庭财产登记制度不健全,家庭收入不易确定。同时,个人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复杂,税前可扣除的部分难以计算。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会加大征纳双方成本,影响了征管效率。

叶建芳、郭琳(2010)着重研究了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关于重复性征税,从公司层面:股息税前扣除,双税率制;从个人层面:归集抵免制,收到股息减免税法;股票股利是否征税应当对股票股利性质进行判定,享有权益未变则不必征税;从上市公司与从非上市公司获得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政策应一致。

参考文献:

[1]沈玉平,吴霖.税法价值取向约束下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J].税务研究,2007(12):66-69.

[2]邓子基,李永刚.最优所得税理论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践[J].涉外税务,2010(2):23-26.

[3]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兼论“起征点”问题合理解决的思路[J].财政研究,2010(4):2-13.

[4]卜祥来,夏宏伟.从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看我国税制改革[J].税务研究,2009(1):

93-97.

[5]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J].税务研究,2010(3):41-45.

[6]刘怡,胡祖铨,胡筱丹.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累进设计:问题与改进[J].税务研究,2010(9):25-28.

作者简介:王珂(1985-),男,山东淄博人,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政策。

上一篇: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下一篇:基于会计政策选择下企业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