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乐器独弦琴音色及其审美特性

时间:2022-06-17 10:57:19

佤族乐器独弦琴音色及其审美特性

【内容摘要】独弦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佤族乐器,与佤族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佤族独弦琴在审美中最突出的就是其音色。文章以佤族独弦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论述佤族独弦琴的演奏形态与音色的关系、佤族独弦琴传说故事中的音色特点,进一步分析佤族独弦琴的审美特性,以此从佤族独弦琴中感受文化深厚与独特的佤族。

【关键词】佤族 独弦琴 审美

佤族,是云南省西南部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盟、沧源、孟连、镇康等地,这些地区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平坝稀少,习惯称为阿佤山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佤族的民间乐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一、佤族独弦琴的概述

独弦琴,佤族擦奏弦鸣乐器,又译作适振、士争,佤族也称窘或振。独弦琴是佤族古老的民间乐器。佤语称为“叮管堆”(ding gonn deui)、“西筝”(s1 jeng )、“叮大”(ding da) 等。“叮”,佤语意为琴,“管堆” 意为孤儿,“西筝” 意为颤抖的琴, 是佤族唯一的弓弦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县等地。①

外形与二胡相似,规格大小不一。琴杆竹制,多使用弹性大的竹条制作,呈扁方形柱状体,全长80―110厘米、宽1.5―2厘米、厚0.5厘米。顶端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方开有三个圆形弦轴孔,其中一孔置入一轴。弦轴木制或用细竹杆制成,视其弦的长度变化而改变弦轴的插孔位置。琴杆中部原来不设千斤,现已增设千斤,下端插入琴筒并外露系弦。琴筒竹制,呈圆筒形,多用大龙竹制作,筒长12―22厘米、直径8―16厘米,筒前口蒙以一层干笋叶为面,筒后端敞口。张一条琴弦,故汉语称其为独弦琴,原多用柔韧的牛草或藤皮捻制而成,现改用尼龙弦或丝弦。琴弓用金竹或竹篾条制杆,两端拴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长40厘米。演奏空弦时常颤动琴杆,发出的颤音尤具特色。

独弦琴都由民间艺人制作。所用的材料都是山里的竹木等,包括竹子、树木、竹子尖、竹笋叶,还有马尾或棕丝、牛筋、草根。先用锯子把竹筒锯断,用凿子把竹筒凿开两个相对的孔,选一根长115 厘米、直径12 厘米的竹子用长刀剖开,取其中一半削成薄形弹性的竹片,琴头削成牛头形状,把竹筒扑在一片笋叶上,用小刀划成圆形作为共鸣箱传音板。取一根长20 厘米、宽6厘米的竹片,用小刀削制琴耳(弦轴)。把削好的琴杆插入竹筒相对的孔,弦轴插入琴杆头,竹筒盖上竹笋叶,用竹子尖做琴弓,拿女人的长发、棕丝或马尾做弓毛,用山上采来的棕毛或牛筋草根做琴弦,把削好的马子安上,调音,独弦琴就做好了。

二、独弦琴的传说与其音色的关系

佤族独弦琴的传说故事与其音色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艾叮的男孩。有一天,父母上山收割,山洪暴发,父母不幸被洪水冲走,一去不归。艾叮左等右盼不见父母归来,整日在家哭泣,寨里的人都来安慰他,但无济于事。有一天,一个猎人告诉他: “你的父母已经到很远的地方去了,等你长大之后再来接你。”从此,艾叮变成了孤儿,每天早出晚归,与家中的水牛相依相伴,帮人耕田。夜晚孤独寂寞,常常梦见父母。一天,艾叮在草片里翻到母亲平时梳头留下的头发,便把这一缕头发压在枕下。夜里,梦见母亲对他说: “昆俄、昆俄(心肝宝贝),你一人在家,不要伤心,不要难过,我们在这边过得很好。明天你上山放牛时, 砍一节竹子, 找一片竹笋叶,拿一根棕树毛,砍一个树枝,还有我的头发,做成一样会唱出调子的东西,以后你与它一起唱调就再也不会孤独了。”第二天,艾叮照母亲说的做了一个“叮”。每到夜晚他边拉边唱,倾诉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寨里的人听到琴声都围到艾叮家里,听他拉琴唱调,艾叮家里热热闹闹。从此,他不再孤独。因他是孤儿,当地人把他做的乐器称为“叮管堆”(ding gon ndeui),意即孤儿琴。此后,佤族独弦琴便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②

从佤族独弦琴的传说故事中可以看到独弦琴的来历,独弦琴成为孤儿思念亲人的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独弦琴微微轻柔的颤音音色,表达出一位孤儿的苦闷、孤单、思念之情,它如孤儿的心声,轻轻地打动着人们对孤儿的同情之心。因此,传说故事中寨里的人听到这美妙的琴声都会来到了孤儿的家中,倾听着孤儿的诉说。

三、佤族独弦琴演奏技法与音色特点

演奏独弦琴时,全身下蹲,左手持琴,筒底着地,并以左脚踏稳琴筒,蹲式拉奏,不换把。也有坐在地上或竹凳上的,用双脚夹住琴筒演奏。独弦琴经过改良制作以后其演奏技法变得更加丰害,使其音色特点得到了突出表现。它的主要技法有两种:一是左手按、撇琴杆,使其弯曲后改变弦的松紧度来改变音高;二是左手拇指和食指捻、搓弦左右转,使其产生特殊音色。空弦长音润饰法是以左手拇指击杆竹片,琴杆颤动而形成揉音。弓法有连弓、分弓、顿弓。这样独特的演奏技法,带来了独弦琴独特的音色。

独弦琴音色低沉,古朴浑厚,如泣如诉。乐曲可参见张兴荣主编的《云南民族器乐曲荟萃》中的《水娄》(孤儿调)。这首乐曲是张兴荣在1985年录于西盟县文化馆,岩各朗演奏。主要有三个音重复变化,音列简单,演奏时琴杆轻微颤动,使音色更加柔和,表达了孤儿的孤单、苦闷、如泣如诉的心情。(谱例1)

谱例1:

过去佤族青年男子均善于拉唱独弦琴,如在庆贺新房建成时围坐在火塘边,男人边拉边唱,歌声伴随琴声,低回而深沉。独弦琴拉唱包括多种乐曲,有《串寨子调》《叫姑娘起床调》《串姑娘调》《催大家睡觉调》等。曲调多为羽调式,有些地区是徵调式,旋律委婉深情,有诉说的特点,音区较低,音域较窄,旋律在五度音程内进行。演唱时,先用独弦琴奏出较长的前奏然后吟唱,每段唱词之间用器乐间奏。

改良制作后的独弦琴,琴筒增粗,上端加“千斤”,加强了独弦琴的音色特点,声音更加明朗清晰,使其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达到了更加完美的音色。云南省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的响声》里有一段让人感受至深的佤族独弦琴《蝗虫翻山》,曲调诙谐幽默,意境形象生动,巧的是这段来自田间地头人们口口相传的旋律竟然与世界名曲《野蜂飞舞》有些相似。《蝗虫翻山》所采用的乐器是古老的佤族独弦琴,相比《野蜂飞舞》所用的小提琴在乐器结构上要简单得多,可见独弦琴虽然只有一根弦,却以独特的音色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佤族独弦琴音色与其审美猜想

笔者从佤族独弦琴独特的音色、外形、乐曲内容中对佤族独弦琴进行了大胆的审美猜想,在佤族文化中找到了更多的艺术阐释。首先佤族独弦琴音色上给人以古朴与忧郁感的审美特性,这与佤族的宗教习俗有联系。过去,佤族历史上有“猎头血祭”的宗教习俗,他们以部落为单位,结合血族复仇猎取仇寨人头来祭典,有猎头、接头、祭头和送头等仪式。一些村寨间在交往中往往因为某些小的冲突和矛盾而导致“拉牛”,即一个村寨强拉另一个村寨的牛,逐步发展为相互械斗和砍头,以致形成仇家村寨,猎头主要在仇家村寨之间进行,每年的春播前后和秋收之前,即是砍头祭谷的季节。这样的宗教习俗给佤族男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沉重感和无限的忧郁,佤族独弦琴独特忧郁感的音色正是男人们对生活的诉说与哭泣。

其次佤族独弦琴外形上,具有材料的原生态审美特性,这与佤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联系。佤族人生活在阿佤山地区,那里群山峻岭郁郁葱葱,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分布于高山、谷地和村寨周围,有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独弦琴的制作材料上都是以山上的动植物作为原材料。

佤族独弦琴乐曲的内容上,具有生活性很强的审美特性,这与佤族原生态生活有联系。如佤族独弦曲《串姑娘调》与佤族的“串姑娘”习俗有密切关系。佤族男子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便开始了“串姑娘”。15岁以上性情相投的姑娘们晚上同住一个姑娘家,小伙子们往往带着独弦琴等乐器相邀去姑娘家串门,他们在一起弹奏乐器,对唱情歌,这种活动称“串姑娘”。独弦琴乐曲主要表达这些谈情说爱的故事。还有如佤族独弦琴乐曲《跳新房》,佤族姑娘在独弦琴的伴奏下演唱《跳新房》,虽然这是佤族庆祝新房建成后唱的歌曲,但只要用独弦琴的伴奏,就会使乐曲风格带着一些低沉色彩。佤族独弦琴是生活性很强的乐器,它在佤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语

佤族独弦琴外形上像二胡,但完全不同于二胡,演奏形态有下蹲式的姿势,演奏技法独特,传说故事与音色都带着忧郁的色彩,乐曲旋律简单,音列不复杂,但表现力却很强。从这些独特性上,我们对独弦琴进行了审美猜想,从而对它有了更多深入的艺术阐释。

(注:本文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少数民族特有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QN2009039)

注释:

①②鲍志明,杨丽萍.民间乐器独弦琴[J].民族音乐,2007(1):39.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2]杨福泉,段玉明,郭净.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钱康宁.云南民族音乐散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5]张兴荣.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6]袁炳昌.佤族独弦琴[J].国际音乐交流,1994(3).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上一篇: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下一篇:探析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