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电网现状分析及对电网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6-17 09:31:23

涟水县电网现状分析及对电网发展的思考

【摘要】“十一五”期间,涟水电网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对涟水电网现状分析解决,电网220、110千伏主网架还比较薄弱,变电站主变容量不足、容载比较低,10千伏出线间隔匮乏,本文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制定了电网发展改造目标,为涟水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涟水县电网现状;分析薄弱环节;制定电网发展改造目标

一、2012年底电网现状

2012年底,涟水电网现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线路18条、35千伏线路24条、20千伏线路17条、10千伏线路141条。220千伏变压器3台、总容量420MVA,110千伏变压器15台、总容量583.5MVA,35千伏变压器20台、总容量138.35MVA。

2012年全县供电量为13.2367亿千瓦时,最高日供电量为570万千瓦时,全县最高供电负荷为31.9万千瓦,2012年全县最低负荷为5.6万千瓦。

220千伏容载比为420/319=1.317;110千伏容载比为583.5/287.5=2.029,35千伏容载比为138.35/97.75=1.415。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涟水电网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网220、110千伏主网架还比较薄弱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建设,我县220千伏变电站仅有2座,且220千伏旗杰变位于县域最西南端,难以构建涟水220千伏县域主网架。同时,由于220千伏网架限制,110千伏县域网架难以完善。城区(含工业区)由于缺少220千伏电源点的支撑,110千伏网架还比较薄弱,已运行的110千伏支河变、城东变、李集变、待建的110千伏蒋庵(空港)变均为单电源接入,供电可靠性不高;城区(含工业区)110千伏出线间隔匮乏,致使大用户接入系统困难,对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变电站主变容量不足、容载比较低,10千伏出线间隔匮乏

现有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不足,旗杰变一直是单主变运行,涟水变虽已进行了增容改造,但容载比仍然较低,不能满足N-1校验要求。

110千伏变电站有三座为单主变运行(金城、李集、红窑),除110千伏振丰变(20千伏)外城区其余110千伏变电站容载比均较低,不能满足N-1校验要求。

35千伏变电站虽经过不断的增容改造,但主变容量仍显不足,容载比较低,不能满足N-1校验要求;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力度加大,新增10千伏出线较多,覆盖大部分农村地区的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出线间隔严重匮乏,致使新增10千伏出线困难,不得不在变电站外增加环网设备以解燃眉之急。

(3)变电站布点不足,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较大

涟水幅员辽阔,县域面积1678平方公里,全县共有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21座,其中7座在城区,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变电站14座,每座变电站供电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由于变电站布点不足,致使农村10千伏配电线路供电半径较大,单回线路覆盖面积大,故障停电范围大,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4)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电网的应对难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些大用电项目不断落户涟水,但该类项目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项目选址落点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用电需求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现有电网在总量规模上能够满足新增用电需求,但在个别区域电网难以满足跳跃式增长的用电需求,即使同步安排新建电网项目,但也存在建设时间的配合问题。

此外,随着近期我县中心城区新建和改造力度的加大,一批大体量、集群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项目入驻中心城区,也给我县城区电网规划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5)电网整体利用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涟水电网经历了超常规发展,在满足需求、确保安全的主旋律下,电网装备质量和电网规模数量都实现了飞跃。但与此同时,目前涟水电网在总体利用效率方面仍不够理想,主变容载比过高、部分线路长期轻载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低效的运行管理方式和习惯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涟水电网已经逐步跨入大容量高电压现代化互联电网时代,充分挖潜提效是电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涟水电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

此外,电网整体利用效率的不理想,20千伏专供变电站容载比过高,导致我县110千伏电网容载比整体偏高,向上争取新增变电容量的空间有限。我县部分110千伏变电所单台主变运行现象将长期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供电可靠性。

(6)输变电项目建设外部条件日趋严峻

一方面,随着涟水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全社会环保意识日趋加强,建设输变电项目所需的站址、通道资源获取越来越困难,尤其城区、乡镇所在地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政策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导致项目建设的工期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国家对于输变电项目的立项论证要求越来越高、前期审批手续也越来越严格,需要相对更长的前期工作时间。而从用电需求角度来看,往往要求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周期要不断缩短,给电网规划建设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电网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涟水独特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全市北片电网乃至全省的大电网发展,依托220千伏规划网架,通过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建成县域110千伏主干网架,打造整体供电能力坚强的智能型电网。

(2)具体目标

以500千伏涟水旗杰变电站、220千伏牌坊、梁庄、红窑变电站的建设,构建220千伏县域环网支撑,110千伏变电站逐步向手拉手链式结构转变,最终形成县域范围内东、西、中、南四片清晰的110千伏网架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增强片区网架与供电能力。南片(城区)电网:以220千伏梁庄变为支撑点,实施35千伏保滩变移址升压,新建110千伏蒋庵(空港)、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适应“城区范围扩大、工业区发展、空港产业园配套”城区发展格局的110千伏城区电网,全面提升城区110千伏电网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能力;东片电网:以220千伏牌坊变电站为支撑,新建110千伏黄营变、南禄变,将110千伏李集变、东胡集变、支河变、金城变改接220千伏牌坊变电站,形成涟水东部110千伏网架;西片电网:以500千伏旗杰变为支撑点,实施35千伏左圩变原址升压,新建110千伏前进变、增容改造高沟变,形成涟水西部110千伏网架;中片电网:在220千伏红窑变电站建成投运后,将以其作为支撑,新建110千伏岔庙变、义兴变,实施35千伏五港变升压工程,形成涟水中部110千伏网架。

四、结论

秉承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加快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充分发挥能源供应保障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深入贯彻“四个服务”宗旨,适度超前建设坚强可靠、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坚强电网,为涟水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勇,崔和瑞.供电企业优质服务与监督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2]田莹.浅谈电力市场营销及电力优质服务在营销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2008(8).

[3]周建伟.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 2010(4).

作者简介:王哲(1985—),女,吉林松原人,2007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输电线路方向),学士,助理工程师,江苏省涟水县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控员,研究方向:电力调度。

上一篇:浅谈鹤山片区SDH传输A网时钟方案的优化 下一篇:电力施工企业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