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素描练习刍议

时间:2022-06-17 03:31:03

基础素描练习刍议

素描是什么?为什么不论是学雕塑、学油画、学建筑还是学设计,总之只要是与美术占上边的行业都得要学习素描?素描如此重要,想必一定有这些专业共同的必须的一种要素,那么这种要素究竟是什么呢?

自从“素描”诞生以来,学者们对它的理解一直是不同的。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曾把“素描”当成是一种创作、设计构想草图和熟练表现技法的练习手段,也以此来增进对人体结构、解剖认识和理解。后来,随着绘画概念的不断变化,素描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不清。

“素描”一词的概念和内涵总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变化着,而且在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定义。“素描”产生于何时、何地现已很难确切考证,因为这牵涉到对“素描” 如何定义的问题,在这里暂不作深入探讨。

“素描”一词原本是从英文的“Drawing”翻译过来的,《牛津现代高级英语辞典》对“Drawing”的解释是:“The art of representing objects, scenes, etc, by lines, with pencil, chalk, etc. ”。中文译意是:“素描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等的艺术”

《辞海》对“素描”有两方面的解释:1、绘画的一种。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水平较高的素描画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使用工具有铅笔、木炭、钢笔和毛笔等等;2、绘画术语,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通常以此为习作或创作起稿,也可直接用于创作。

不难看出,《牛津现代高级英语辞典》对“素描”的解释是从素描的表现方式这个角度来定义的,因此把“素描”界定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而《辞海》则增加了“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练习这一解释。相比之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素描”的解释要详细得多:“素描(drawing)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色彩,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画素描稿,但素描都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虽然这其中关于“不像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这样的解释有待商榷,但对“素描”作出了“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的解释,显然是对“素描”概念内涵的扩充。

综合以上的解释,可以得出“素描”有以下三种主要含义:1、“素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2、“素描”是训练和提高观察、表现客观物体能力的手段;3.“素描”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存在于所有艺术家自身素养之中,而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上,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因此,“素描”便有动词和名词的双重性解释,“作名词它是一个练习或一个画种的代称;作为动词,它是写生练习的同义语,也称素描写生”。

尽管对“素描”各有各的见解,但几乎所有对“素描”的解释都有一条相同的定义:即素描是单色的。而中文“素”字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许多文章都为这样精妙的翻译而叫好。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单色来进行表现呢?多数解释为,单色的绘画材料的使用可以更方便、快捷,而且不受材料或繁琐准备工作的困扰。对此,美国人B.齐特认为:“直接从思维过程走向形象,凭它的迅速性,素描适于所有的造型手法,既可以直接地反映周围的形式,纯化记忆形式,创造新的形式,也可设计复杂的形式关系”。

有关素描教学、素描练习,张道一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阐述:“‘素描’是相对‘色彩’而言的。任何物象,在光的作用下都呈现出一定的色彩,无疑在表现上要加上一层困难。为了正确地理解形体,也可说是为了造型的方便,人们便在特殊的情况下或某一个作画阶段,暂时避开色彩,用单色(主要是黑、白、灰)来塑造形体。”这就从根本上较为贴切地解释了素描练习时使用单色的原因,实际上,它是基础素描练习的本质特征——便于集中精力思考形体所要求的。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素描练习不仅使用单色而且大多采用铅笔的原因也正是如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素描工具的演变。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大多用墨水笔作练习和草图;到17、18世纪的法国,大都用炭笔或色粉笔;而到19世纪的俄国,特别是契斯恰科夫时期,大多学生则偏好用铅笔。应该说,这种演变不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导致绘画工具革新的反映,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是,炭笔在表现时是不太容易被擦试和更改的,而对墨水笔的更改就更为困难了。铅笔和橡皮结合起来,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对图形进行反复地擦拭和修改,直至练习者对写生对象的结构和形态的最终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一素描教学的根本目的。

从素描工具演变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素描”从主要为画家们的创作构思和设计构想服务,到基础练习、创作练习兼顾,再到俄国美术教育家契斯恰科夫明确而又纯粹地把“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共同的基础来分析和研究的这样一个发展轨迹。

在19到20世纪初俄罗斯-苏联的基础素描教学中,铅笔被大量使用。使得单色的“素描”不仅是为了使学生克服人类天生的色彩优先的儿童心理影像,使其能够不受颜色的干扰而对物体存在的形态和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而且铅笔的容易修改性可以使这种研究更为深入——因为基础素描练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认识、检验、矫正、确定的过程,说白了是一个不断修改、更正的过程,直到研究取得成果,得到一个精准的物象,达到你眼睛所看到的与实际存在的一样的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我们生活在有形的世界之中,造型艺术是通过形体或形像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目的的,因此,对客观世界千奇百态的物质形态的认知、理解和把握才是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的共同基础。那么作为造型基础的素描练习其实质,是一个训练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习惯,继而逐步提高学生精确地认知客观物质存在状态的能力。因此基础素描练习又可称之为“思维过程”,即对物体内在结构和外表形态的“判断和推理”过程。由此看来,基础素描练习重点关注的应是认知方面的问题,并非具体的“描画”方法。

在基础素描练习中,一切与“画”有关的活动,其实质都是为精准认识和理解物体结构和形态而服务的。而“画”的手段则是利用相关的科学如透视、结构解剖、光学等原理,在二维平面(画纸)上把对物体形态的认识和理解,三维立体地表现出来,然后再用这些科学原理和规则来校验。因此,基础素描练习在俄国契斯恰科夫时代被称为“校验素描练习”。这样反复地认知-效验-再认知,从而达到提高准确认知客观物体存在形态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最终成为所有造型艺术家的必备素养。只有这样的“素描”才能够为所有造型艺术服务,成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基础素描教学是在大量练习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认知能力的全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教学不应该把最后得到一幅什么样的画作为首要目的和任务,而应该关注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到底是怎么观察的,他们认识、理解和掌握了些什么。不过有时在特定的光线、角度下,以葫芦画瓢也有可能照抄得很相似,但终究是貌似神离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既然素描练习是认知、理解,是认知过程、思维过程,那么它便可以在超出我们通常的形式范围内进行了,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你完全可以通过多看、多想、多思考研究,在你的头脑中完成“素描”练习,而不必用纸和笔来反复画、校验。这样也能从根本上解释了古代中西许多建筑、雕刻、绘画巨匠,他们没有经过素描练习,甚至也不能熟练地画出一张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素描作品来,但能够创造出伟大杰作的原因所在。同样,目前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生虽不能画出一像样的人像,却有能力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基础素描的教学显然不应是刻意对技法和风格的追求。况且,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不是艺术创作、艺术设计最终的目标,除非是培养专门的“素描画家”。因此,我们在进行素描练习时,也就是在对写生物体进行分析研究时要适可而止。

当素描练习作为造型基础时,素描就不一定要把最后得到什么样画的效果作为最终目标,换句话说素描练习关注不应是怎样画,怎样表现,而应强调怎么样看,怎样想,怎样理解即判断和推理。因为在造型艺术的范畴内除了平面绘画外,诸如立体造型雕塑、工业造型等等,最后的目标是如何造出一个物来,因此刻苦钻究平面表现效果钻究怎么样画出画面来与三维立体造型艺术关系不大。既然是造型艺术的共有基础,即必须是实用于造型艺术的所有门类,不得有太大的偏颇。所以当素描练习作为造型基础时,素描应侧重关注对客观物体或物质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的认知和理解。

钱 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构建 下一篇:20世纪上半叶犹太音乐家的舞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