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17 01:14:52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水平的高速发展,社会和单位对新式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毕业生不只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还需具有健壮的身体。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担。可是,因为一些校园高职体育教育的理念落后,方法陈旧,体育教学的效果还不够好,与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准确的找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破解的办法,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一个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思考

由于一些高校高职体育教学的理念落后,方法陈旧,体育教学的效果还不够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准确的找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破解的办法,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一个紧迫的任务。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脱轨

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涵盖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内容。从理念上看,它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个体水平的差异,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五个方面的教学任务是极其困难的。加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造成很多学校体育教师资源不足、教学设施短缺,要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存在很多困难。

(二)陈旧的教学形式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大多数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形式是以教员为中心构建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它经过教员的解说和示范,以定性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教学的重点是“基本学问、基本技术、基本技艺”三基的学习与掌握。这种形式强调基础而无视选择,注重次序而缺乏创新,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惯性地以为体育就是强身健体。使原本充溢活力、乐趣的一门课变得单调、乏味。

(三)单一的教学组织方式无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别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普遍以教学班为教学组织方式。在一个教学班中,学生承受同样内容的教育。可是由于学生在身体情况、运动才能、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别,最终又无法达到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而且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需求,也违反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四)机械的考核机制阻碍学生体育才能的培育

体育达标考试是目前体育考核的常规手段,各种体能测评规范被普遍应用于体育考试中,而这种考试大都采用与评定运动竞技程度相似的办法,不契合大众健康的理念。由于运动竞技的目的是拓展人的运动潜能,这与高校体育的评价对象、目的是不分歧的。在机械的达标考核体制下,有些学生遗传基因好,达标比较容易,而有些学生因先天素质差或身体有缺陷等状况,虽经努力仍不能达标。这样的考核机制违犯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差别的准则。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健康教育的发展,使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打了折扣。

二、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和路径

(一)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是一种契合时代步伐的先进体育思想。它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细则化。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元素,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和终极阶段,具有与社会体育衔接的义务。

我们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无论对个人、家庭、企业、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倡导全民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引进一些能满足大学生终身体育需要的喜闻乐见的项目,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推行体育素质教育,就应该最大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发展意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着力点。体育教学形式就要从教员主体向学生主体转移,培育学生自发学习、自主锻炼、独立考虑和创新的才能,从维持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从一次性教学转为终身体育教学,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向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关怀学生锻炼的方法,在给学生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只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身份,才可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成体育教育成效的久远与近期结合,学校教育与终身体育分离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和手段多样化

高职体育教学应实施个体化、多样化培养,探索多样教学组织形式,使不同素质、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与锻炼,都有切合自身的标准,使学生形成自己喜欢而擅长的健身项目,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路径。切实考虑个性差异,使各个阶段的内容有机衔接,避免简单的重复。要安排一些中学难于开展或学生感兴趣而锻炼价值又相对较高的项目,充分满足大学生渴求知识、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即使教材有重复使用,也必须在动作难度、知识深度和广度上深入发掘。达到既增加大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又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员队伍

教员的素质经过教学过程会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素质教育的成败很大一部分上也取决于教员的素质。因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的积聚体育健康的理论知识,提升教育教学的技能。学校也应该创设多方面的条件,不时完善教员的知识架构,打造高职体育教师健康的身心素质和高贵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做到在教学中行为世范,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追随。

参考文献

[1]曹政.试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

[2]武振盛,李本源.浅谈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问题[J].民营科技,2009(05)

[3]肖健,于冬雪.高职院校社会体育(高尔夫)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J].今日科苑,2010(18)

[4]陈振宇.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5]尹锁春.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

[6]王建华.体育与健康课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上一篇:浅析中职学校电工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地震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