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时间:2022-06-17 12:40:37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摘 要】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利用英语课堂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变革中的一个主流,也是许多大学英语教师一生都在为之努力的目标。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是多元化的,其核心仍然是思维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足,在英语课上没有从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过程上实施英语教学,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具体表现就是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用投影片将教学多元化的目标展示出来,其中能力目标清清楚楚。可能是因为能力培养不能立竿见影,又不能像认知目标那样可以及时检测,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就找不到或是很难找到体现培养能力的内容,当然也就不可能达成能力目标了。

为避免以上的课堂教学问题,首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多元化,不能有任务观点,不能将教学目标误认为教师讲完了,目标就达成了。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学得如何来看目标是否达成。如果是学到了知识,充其量也只能说达成了认知目标,而能力目标又在哪里呢?决不能用认知目标来替代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其次,从教学效果来看,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容量,但这种容量是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容量加大了,没有一定的质量作保证,又谈何质量呢?再次,就教学主体――学生方面来看,课堂教学不能建立在师问生答的基础上。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对了,只是回答了一个结果,也只是一种形式,但他是怎样做对的呢?是不是该让这位学生说得更多一点?说出他的想法,看他回答问题的思路会不会比教师的更好一点呢?即使这个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有问题,只要这个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动了脑子,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划分来看,那种师问生答或教师代替学生回答问题,只考虑大容量的大学英语课堂,只能是一种看起来有声有色、热热闹闹、有问有答,而实际上却是一种流于形式、没有思维过程、缺少真正的“教与学”过程的机械的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是不能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对策

如何才能做到将教与学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而且有机会加入到这教与学的过程中来呢?针对这个问题,有些大学教师就做得比较好,在学生回答完了以后,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再问一次“为什么”,让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再说出来,说不出来还可以请求帮助,请其他学生帮着说,再让全体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如果学生一下子还判断不出来,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争论,最后教师再做总结,肯定每一个参与讨论的学生的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指出他们在回答问题和讨论时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能同步增长。时间是花得多了一些,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回答和争论的问题,并且多问一些为什么,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可以在课堂上提,也可以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提。课堂上的问题教师直接回答,“留言板”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到网上去回复。当然在回复时,也不要正面回答,而是只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通过回复的提示,自己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目前还回复不了的问题,就在鼓励的同时,介绍一些有关的书籍、资料和网站,让学生在今后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就是目前解决不了,在学生的心里也已经埋下了一颗“探究”的种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促进他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养成一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思考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使自己的思维习惯得到培养,思维品质也会有所提高。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还需解决的问题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坚持多问为什么,同时也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我们还需要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是我们部分大学教师在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变革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譬如,在许多大学教师的头脑里,一节课如果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完,不论这个问题是否重要,有时甚至也不管学生在这节课里学得如何,就认为这节课是失败的。这种想法是由于大学教师思想上教育观念的滞后造成的,致使教师看不到变革后课堂教学的闪光点,课堂上教师就不敢问为什么。

二是目前我们英语学科的课程设置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仍然偏高。教师把许多精力都放在如何记忆上,同时我们的考试制度又迫使教师把精力放到如何解题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有时就真的没时间去问为什么。

三是许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校园网的发展不平衡,教师在网络方面的技术掌握情况还不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无法访问校园网或访问校园网时还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等,造成学生的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样就为通过“问”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设置了重重障碍。

存在困难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进行团体作战,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师敢于变革、勇于改革,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和学生都多问为什么,将来我们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工作,就不需要再补上“终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一课了。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范谊芮,渝萍青.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进路与出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以“易班”“微信”为例浅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