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7 11:22:48

归化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途径,电影翻译已经必不可少;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更是电影翻译的点睛之笔。好的片名犹如好的书名,不仅能言简意赅地揭示剧情内涵,而且会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本文将从探讨归化异化理论的内涵入手,通过丰富的译例详细地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理论的应用,以期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 归化 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在众多的影视广告海报上,片名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它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它简洁凝练地概括影片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并激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好的片名与好的内容的完美统一,能使观众得到美的艺术熏陶。好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会对影片的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如影片“Speed”被译为“生死时速”,影片“The Rock”被译为“勇闯夺命岛”,影片“Home Alone”被译为“小鬼当家”等,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望,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本文将首先探讨归化异化理论的内涵,然后通过丰富的译例来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理论的应用,以期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所帮助。

一、归化异化理论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指出,对于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翻译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认为,归化就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归化和异化是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的两种指导原则和手段,它们之间互为补充。译者必须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而综合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具体到电影片名翻译,归化和异化作为重要的翻译策略更显现出各自的价值。

二、归化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理论要求译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让翻译作品尽量接近读者。影片“Raiders of the Lost Ark”片名的翻译被认为是实施归化法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描述的是考古学家Indiana Jones 围绕埃及失踪的“法柜”所展开的冒险经历,翻译成《夺宝奇兵》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既朗朗上口又有助于吸引观众。美国喜剧片《Mrs. Doubtfire》中文意为“道特菲尔太太”,讲的是一位离婚的男子为了能天天见到孩子,装扮成一位肥胖的老太太去前妻家帮佣的故事。《肥妈先生》这个译名利用“妈”与“先生”这对矛盾的称呼语,很好地突出了影片的喜剧风格。相反,如果直译为《道特菲尔太太》,喜剧意味则荡然无存。

影片“Bathing Beauty”,“Ghost”, “Blood and Sand” 在进行翻译时也没有直接翻译为“浴美人”、“鬼”及“血与沙”,而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法,将原影片的片名内涵、影片主题与中国观众的接受习惯很好的相结合,分别被翻译为《出水芙蓉》、《人鬼情未了》和《碧血黄沙》,既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能激起观众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了电影片名翻译的良好效用。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用归化法翻译电影片名有助于拉近影片与本国观众的距离,选择本国观众易于接受的

翻译语言,便于电影片名在宣传销售方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异化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异化理论要求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保留原文的意境、文化、语意,将读者或观众引入到原语言文化的氛围中,充分满足读者和观众的好奇心以及激起他们的新鲜感。对于译语观众所熟悉的民族文化特征性很强的人名、地名或历史事件为片名的电影,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法。如电影《Pearl Harbor》,《Shakespeare in Love》,《Romeo and Juliet》,《Schindler’s List》均直接异化为《珍珠港》、《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罗蜜欧与朱丽叶》和《辛德勒的名单》。异化法使片名中的文化信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中国影片的翻译也是如此。电影《林则徐》、《南京大屠杀》分别被译为《Lin Zexu》, 《Nanjing Massacre》。这些影片的译名,有助于外国观众对中国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了解。反映中西文化差异、冲突和融合过程及移民者精神困境的《刮痧》一片,其英译名则大胆地异化为The Gua Sha Treatment。这一异化译名能促使观众去了解刮痧这一中医疗法,让观众走进中国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归化与异化作为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不能说孰优孰劣,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此,在进行电影片名翻译的时候只有将电影影片片名所代表的文化底蕴与译入国文化充分结合,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特点才能使影片的译名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上海科技翻译.1998(3).

[2]贺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外语教学.2001(1).

[3]吴爽.从电影片名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摄影构图的稳定性与人的视觉感受研究 下一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