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生动力促北京经济平稳增长

时间:2022-06-17 10:28:51

以内生动力促北京经济平稳增长

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作用下,北京经济虽在8月保持基本稳定增长态势,但所面对的内外环境较以往有更多挑战,因此,北京在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把握外在机遇的同时,寻找北京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尤为必要和迫切,内在动力的启动和提升,构筑起北京经济发展的持久竞争力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经济增长需内在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变化期,主要指标呈分化走势,好坏趋势不一。尽管有所预期,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迟滞。8月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和黄金指数均有上涨,原油期货指数则现回落。农产品期货价格方面,不同品种有升有降。日经指数和纳指均现回落。世界经济8月虽现一丝回暖,但未来走势仍不明朗。

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方面。多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呈现降幅。日元下滑至14个月以来新低,欧债危机加剧,加拿大方面则连续加息。但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提升,生产和消费均现复苏。美国产能利用率再创新高。从滞后指标分析,世界大宗商品价格重拾升势的同时,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却仍在高位徘徊。美国高达1400万失业人口,奥巴马力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世界经济回暖在不稳定中期盼柳暗花明。

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统计数据。CPI达至3.5%,重点商品价格再现升势。人民币加息呼声再起,人民币新增贷款持续回落。同时,中国正力促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接受采访时指出,国际市场虽现回暖,但复苏缓慢,且呈现诸多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复杂和不确定性,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作用下,北京经济虽在8月保持基本稳定增长态势,但所面对的内外环境较以往有更多挑战。因此,北京在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把握外在机遇的同时,寻找北京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尤为必要和迫切。内在动力的启动和提升,构筑起北京经济发展的持久竞争力。

让人欣慰的是,从8月及近段北京经济发展态势中,我们已观察到诸多新亮点和增长点。这是激发北京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重要着力点与关键点,也是政府密切关注的工作着力点。

经济稳定增长为激发内在动力提供基础条件

赵磊说,审视8月及近段经济运行,有很多亮点。但分析其中亮点,有几个方面是北京挖掘经济内在动力的重要基础条件。

一是全市经济保持基本稳定运行态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8月份工业生产增势虽略有放缓,但汽车、电子、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当月增长均加快。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出货保持平稳,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067.4亿元,增长15%;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1―8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37.9亿元,同比增长16.2%,汽车销售连创新高,住房价格指数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当月销售量环比增加;旅游市场继续恢复,入境旅游保持较快增长。价格走势总体稳定,1―8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产业结构方面,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要工业企业获得恢复性增长,订单饱满,生产稳定。全市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高速增长,会展和酒店业持续恢复性增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全市设施农业收入增长20%,种业收入增长26.5%,观光农业园和民俗旅游接待收入分别增长18.9%和12.2%。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汽车、医药、都市工业等工业重点行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结构有所优化,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2%;居民服务、租赁商务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分别增长29.2%、23.1%、22.6%。旅游对服务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4.1%。同时,居民收入和财税收入持续提高。1―8月,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681亿元,同比增长22.6%,仍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37.9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18.8万人次,同比增长22.9%,连续6个月增长20%以上。

三是经济发展后劲不断积累。一系列重要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先后出台,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一批推动结构调整的现代制造业项目加紧实施。上半年共签约入驻重大制造业项目44项,总投资483亿元,中航发动机产业基地、绿色印刷技术产业化基地、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等一批现代制造业项目签约落地,龙芯芯片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发展潜力不断积累。一批重大项目的签约落户,给北京经济未来增长埋下伏笔。同时,市场主体更加活跃,今年上半年工商登记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8%。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到829.9万人,同比增加74.7万人。

四是区域统筹力度不断加大。稳步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区划调整,积极争取央企、央院、央校资源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紧与中央单位资源全面对接,一批重大研发和产业项目成功落地。中关村北部产业聚集区和南部现代制造业产业带建设统筹推进,六大产业高端功能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钢搬迁调整地区、永定河水岸生态带等热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通州国际新城面向全球征集规划和推介项目。落实城南行动年度计划,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启动。

五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北京企业频现新亮点。在自主创新方面,成绩可圈可点。1―7月,北京自主知识产权申请量为28526件,全国排名第6。1―7月共完成专利授权18636件,同比增长52.7%,全国排名第7。技术交易上,1―7月,共成交合同23188份。同时,重大合同比重不断提升,达到789.2亿元。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中关村的引领作用显现。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占全市的56.9%。科技成果转化194.3亿元,并以吸纳本市技术交易为主。北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为北京经济在诸多领域的长足进展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

六是投资领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今年以来,北京在投资方面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在投资结构上,中央投资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大,1.8月,本市中央单位完成投资42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5%,增速比上半年高出26个百分点。同时,民间投资呈现出一定活力。随着非公经济36条的深入实施,民间投资进入的领域与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赵磊说在对后期投资走势判断上,预计基础设施将进入施工高峰期,轨道交通设备采购,试运行将密集进行;工业投资将稳步推进;政策性住房建设投资将成为主要支撑力量。他说,9月,北京要加大投资落

地,并进一步促进民间资本发展。

七是今年以来,一批重大活动的举办,在进行北京品牌宣传的同时,也为北京经济发展带来切实利好。如世界旅游旅行大会、武博会等,带动北京经济良性发展。

八是环境质量和节能减排取得良好成效。仅今年1―5月,全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就下降14.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减少23,5%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在全国处于前列。1―8月份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累计达到193天,占总天数的79.4%。“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加快落实。

打造新亮点以培育内生新动力

北京经济在发展中蕴含诸多亮点,不断扩展,有望成为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强劲内在动力。赵磊说,这些有些已着手在做,有些则将给予更多关注。

在投资方面。北京重视利用中央投资大项目的产业链带动效应。值得关注的是高铁等重大项目获得长足进展,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如怀柔科教基地、昌平未来科技城、国家信息金融大厦等一批中央投资的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中央投资大项目不仅投资体量大,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产业链带动效应。赵磊说,在服务中央投资项目落户北京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与挖掘中央投资大项目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带动效应,促进中央资源与北京优势对接,带动北京经济发展。这是北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高新技术方面。北京正以编制《中关村国家级科技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升北京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中关村地区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完善服务体系。通过服务平台的搭建启动将使北京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再获提升。赵磊说,中关村要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央企云集,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发挥服务职能,建立服务机制,拓宽中央单位科研成果和科研资源转化的途径,构筑更强大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建立中关村研发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源对接。

在资本市场上,北京正考虑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并充分利用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地区资源的战略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至今年8月,本市在A股有非金融企业上市26家,融资共277亿元。其中创业板12家,中小板13家,仅海淀区今年以来新增上市企业就达16家。赵磊说,北京企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资源和竞争力将是激发北京经济内在动力的重要着眼点。在这方面,企业和政府都能有所作为。

9月6日,国务院下发通知,促进兼并重组。北京也鼓励建立千亿、百亿元企业。资产总额150亿元、年销售额100亿元、员工近4万人的首农集团,对北京三元集团、华都集团和大发畜产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后,首都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浮出水面。重组后,首农拥有“三元”、“华都”、“双大”三个“中国名牌”,国有全资及控股企业64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25家、境外公司两家,以及上市公司1家。今年8月31日,首旅收购西单商场母公司西友集团,西友成为首旅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本土酝酿近10年的大型商业航母终将起航。首旅重组西单商场,西单商场股票连续4个股市交易日涨停。赵磊说,这说明,北京大企业的重组得到资本市场认同,也证明北京企业在向千亿、百亿元进军的过程中,兼并重组将是一种实现资源优化组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有效的方式。这有利于北京千亿,百亿元企业打造工程的实施。北京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实力有利于利用这一手段跨区域整合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有效有力的政策手段配合,将助力企业发展。

在产业领域,北京正构筑着诸多新型产业业态和经济新增点。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仅本市全年电影票房收入就有望突破十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虽份额尚小,但正成为带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在软件产业领域,目前中关村地区已悄然出现国内首个模拟现实产业,成果日丰且渐成规模,并成立虚拟现实产业协会,促进模拟现实产业发展。目前虚拟现实产业已有近百家企业,超10亿元产业规模,产业年均增速50%,未来3年会有5到8家企业上市。赵磊说,政府密切关注这种顺应市场需求、具有快速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并将以必要政策手段促其长大。

在设计产业领域,北京在不断提升着自身竞争力。2010年6月2日,北京市通过《全面推进北京设计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正实施“首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将利用3年时间,培育设计产业50强,建设3―5个设计产业集聚区,推动北京成为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提出设计的价值需被企业认识,鼓励企业自觉应用设计服务于产业发展。赵磊说,在政策促进方面,北京将为打造“设计之都”不断努力。

北京企业在向内不断寻找产业自身新增长点,内部挖潜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北京企业则利用对外并购等方式开始紧锣密鼓在汽车生产领域的海外布局。继北汽控股宣布收购瑞典萨博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技术所有权及部分生产制造模具后,京西重工宣布收购德尔福,德尔福主要生产制动和汽车悬架系统。今年7月,由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和开发公司与天宝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有限公司,收购通用旗下全球转向与传动公司Nexteer,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最大的单项收购活动。这些并购搭建起中国企业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同时,也是中国企业构筑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身发展内在动力的有效方式。

除汽车领域的并购外,北京企业在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对外投资也不断增长。今年1―8月,北京批准或报请核准的境外投资项目共24个,中方协议额为6.9亿美元。1―8月,本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累计新签订合同额14.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在中国企业以市场之手借船出海,布局全球之时,如何以政策推动企业快速合理的海外战略布局,为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企业铺就更多坦途。也将是政策关注的重要领域。赵磊表示,在密切关注这一领域进展的同时,政府将给以必要支持。

上一篇:电子装备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任重道远 下一篇:从伦敦经验看北京世界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