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最后一只虾

时间:2022-06-17 06:26:50

夕阳渐落,最后一抹余晖也被习习的晚风吹碎,倒映在海上,好似散落的桃花,满海都是。快艇在海面疾驰,如一阵呼啸而过的风。鏖战一天的“沈会长”与“陈政委”,上艇后一直在叹息,叹息没有中到大鱼。离港口还有几海里,快艇转弯,绕过一处小岛时,他们叫停了快艇,他们要登礁。

“沈会长”单手拿起他的“倚天剑”――伽玛卡兹GV105号矶竿。“陈政委”也把装备带上。折腾一番后,人和钓具都上了礁石,这是一块离岛有百米远的独石,准确地说是两块紧挨在一起的礁石,有一张八仙桌般大小。料箱里只剩下几勺饵料了,找出钓饵袋。发现只有两只完整的虾,一人一只。没有头灯,看样子最多只能再钓1小时了,他们把收拢的竿再次打开。抽竿梢、上阿波、结子线、绑鱼钩、上皎铅,打着仅有的几勺饵料……

“陈政委”原名陈晨,天津神津海钓队创始人之一,天津海钓协会“政委”。看得出来,他对矶钓颇有心得,是一个行家。打窝的时候,很有针对性地在阿波所在的范围内打上几勺,然后在两个人钓区中间打了两勺。看来在弹药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只有发挥“一个子弹要消灭一个敌人”的精确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沈会长”,原名沈胜,天津神津海钓队队长,天津海钓协会“会长”,一个狂热的海钓人。他喜欢海钓好比欧阳锋喜欢学武练功、乔峰喜欢行侠仗义。他在汕头南澳岛一钓就是一个月,并留下一句名言:在南澳岛钓不到鱼都很难。他习惯用4号主线、4号子线、4号鱼钩,钓不到3斤以上的鱼不回码头。

忘记了是在涨潮还是在退潮,整个海面,犹如一个铺满沥青的大广场,天空褪尽所有的绯红,只剩下一丝丝的幽蓝,幽幽蓝蓝之间,透出一星点的光。我孤坐在后面的礁石上,静静地感受着大海无边无垠的幽静。这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飘然成佛,静默如仙。

沈和陈靠得很近,互相一句话也没有,从来没有看到他两兄弟之间如此的缄默。最后一只虾,他们钩上只有最后一只虾,他们目标是一条5斤以上的鱼。

礁石上,他们静伫不动,连移步都是轻轻的,生怕惊动钩下的大鱼。朦胧间,我忽略了整晚的夜色,如坐禅的大师,心系一处,守目如寸,盯住漂浮在海面的阿波。微微弱弱的夜色下,红色的阿波一起一伏,好比大海的波澜,让心一上一下。十一月了,海风夹着阵阵的寒意,裹得再紧都感觉有袭肘的冷。中鱼吧,快点中鱼,中鱼就可以回宾馆了!我有点后悔刚刚应该同大部队一起回去,不该跟他们来此受罪,但心里却无法摈弃夜海下的弯竿与暮色里的笑靥。正在矛盾的瞬间,“陈政委”的阿波不见了,紧接着,只见弯竿如弓。

“中鱼了吗?”

“是的,应该是。好大啊!是大家伙!”

我再也坐不住了,端起早已准备好的相机,一边构图,一边为陈呐喊助威。

“稳住!一定要稳住!我知道你很帅气!我更知道你不会让它跑了!”

“是的,我英俊的记者,你说得太对了!你帮我把这个最美的瞬间拍下,我会很感激的……”

他连拉了两三下,再也拉不动了――好像挂底了。竿一直紧紧地弓着,“陈政委”双手擎着钓竿,竿端紧夹在腋下,死力地往上翘,好像在弯弓射大雕。

“挂底?好像不是啊?奇怪,这是怎么了?”

我一边猛拍,一边听到“陈政委”喃喃有词。幽幽的闪光灯下,看到他一直在努力地弹竿,一会儿后,他停止了这个动作,用力紧弓着钓竿,人鱼相互进入对峙的状态,好似张飞斗许褚――遇到对手了。

号称“漏影抄”的“沈会长”,早已搁下自己的钓竿,端着抄网,站在“陈政委”的左边,好似威风凛凛的勇士,杀气腾腾。

右边的“陈政委”,身手矫健,手中的“银枪”如风如雨,一会儿,如银蛇腾空,呼啸而起;一会儿,如镇海神针,岿然不动。看来他非要使尽少林“七十二般绝技”方可取胜。

海面,依然看不到水花,彪悍善战的大鱼还深潜水底做负隅顽抗,无论对手怎样合力,它就是稳如泰山,如松如钟,好比练了一手无敌的“吸功大法”,只要一沾上,就可以稍减力道,一直让岸上的对手无力再战,然后大摇大摆而去。

十几分钟,还没有任何转机,战况似乎开始恶化。久攻不克,还不知道对手是谁,这样对峙下去,久而力衰,衰而力竭,必定溃败。

“沈会长”端着抄网,好比手握如意金箍棒的孙悟空在流沙河上盘旋一样,咬牙切齿,“妖怪”就是不出水,只能干急,有力无法使。

陈晨逐渐冷静下来,开始琢磨起来:是中大鱼呢,还是挂底?挂底不会有力道啊?水下隐隐传来的力道愈来愈大。也愈发明显。有力道,为什么硬拉没有反应?用力拉,又感觉是挂底?是什么鱼如此顽强?是大黑鲷?黑鲷没有这么强悍。是白毛?这里很少有白毛,白毛会往外冲。是石斑!石斑会打桩,继续顶住。根据经验,对手应该是“海中穿山甲”石斑。不管那么多,先稳住,是鲨鱼都要把你钓起来。稳定信心后的陈晨,改变战略,放弃打主动出击的围歼战,以逸待劳,仿效“廉颇”才是上策。

在一旁的沈胜,似乎也看出了什么,一边为战友擂鼓助威,一边严阵以待,只等大物露出水面,他的“锁喉擒拿手”必定擒鱼上岸。

智勇兼备,看来局势可以得到控制,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只要把鱼慢慢遛出水面,就不用担心上岸的危险。抄鱼有时候比遛鱼还需要技术,一般情况下。鱼中钩,线钩无碍,迟早出水,而出水上岸的瞬间,是最兴奋的也是最危险的,许多钓友中大鱼,经常遇到抄鱼不当而跑鱼的遗憾。

陈晨临危不乱,镇定自如,颇有大将风范。他一直弓住鱼竿,没有丝毫的松懈,经过一番分析之后,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主意是对的。鱼开始松懈下来,不动了,再也无力与岸上对手相抗衡了,但要用力拽它还很费事。他在用力地摇动渔轮,是该收线的时候了,每摇一下,都感到是在用纤细的鱼线拉一头顽劣的水牛,举步维艰。他似乎越战越勇,开始左右走动,用力直摇,大有“拼命三郎”的劲头。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鱼终于露出水面……

身边的沈胜抄网早已下水,一招“锁喉擒拿手”把仍在抵抗的石斑稳稳抄入网中,结结实实地拽上岸。石斑,一条大石斑,一条少见的大花石斑。

陈晨累得连再多举一秒钟的力气也没有,瘫坐在礁石上,口中喘着粗气,犹如久耕的老牛。“等会再拍照,仁兄,行行好!不要害我,我胳膊快要断了,又酸又痛,又麻又热……”

就这样,他们都沉坐在礁石上,一语不发。风起了,却没有吹散突来的寂寞。转身问,身后的小岛隐隐而淹,只闻树木萧萧,山海窈窕。

快艇就要到了,也歇够了,该回港了。闪光灯记忆了夜色里所有的精彩,以及夜幕下那最后的一只虾。

上一篇:矶战浯屿 第12期 下一篇:洋鞍铁板“抽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