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近况

时间:2022-06-17 04:16:16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近况

关键词:失眠;针灸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64-03

失眠症中医学称为不寐,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能入睡,但梦较多,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经常伴有头晕、头痛、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本症的发病正呈日益增多的趋势。长期失眠可使人焦虑、抑郁或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对其只能施以镇静催眠药治疗,疗效尚不十分理想,而素有“绿色疗法”美誉的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逐渐被失眠患者所接受。现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汇报如下:

1普通针法

11辨证取穴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同样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现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失眠方法众多,但多以一组主穴为基础方,再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如侯氏等[2]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太溪,配合辨证加减取穴治疗失眠150例。结果痊愈 64例,好转 77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舒乐安定对照组的45%。程氏[3]针灸治疗不寐 78 例,取申脉、照海为主穴。心肾不交型加大陵、太溪;肝火上扰型加行间、风池;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足三里。申脉穴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照海穴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太溪穴用补法;大陵、行间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风池穴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心俞、脾俞、足三里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针刺每次30~4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每天1次。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 2 天。7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1%。林氏[4]取足三里、神门、天柱,采用毫针予平补平泻手法,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三阴交;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太冲;胃腑不和者配中脘、足三里;肝火上扰者配风池、太冲。每日治疗 1 次,留针 30 min,10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63例,显效22 例,有效9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 94%。吴氏等[5]采用针刺申脉、照海为主穴治疗失眠78例,按中医辨证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肾不交者加大陵和太溪两穴;肝火上扰者加行间和风池两穴。结果治疗78例有效率为961%。

12经验取穴不寐主要因神不安所致,故针灸取穴多选用具有安神作用,且穴名本身冠有“神”字的腧穴,如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等。如周氏[6]认为,四神穴(即神庭、神门、本神、四神聪)有宁神开窍、疏郁镇静之功效,善用四神穴为主穴治疗失眠。亦有注重“心主神志”理论,养心调神而治疗失眠,如武氏[7]从心入手,注重调神,运用“五心穴”即双涌泉(足心)、双劳宫穴(手心)及水沟穴(头心)治疗失眠。

2电针疗法

电针治疗可以起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之功,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8]。练氏等[9]治疗方法:采用毫针于乳突穴凹线处,自上朝下进针15寸,太阳穴进针1寸,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针刺百会穴时针尖向前额,进针1寸,风池穴进针15寸,以平泻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同时采用G6805-2型治疗仪间断波治疗。每组正极接于乳突、百会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5 d。结果:15例有效率799%。结论:电针穴位治疗比口服催眠药物效果佳,无药物成瘾副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目的。郭氏等[10]电针印堂、神庭穴,配合辨证取穴,对 79 例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痊愈 38 例,显效 41 例。陈氏[11]等用高频电针印堂、神庭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对不寐的短期疗效进行了临床验证,并与传统针灸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3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阮氏等[12]取头穴四神聪、印堂及太阳穴等,体穴内关、神门、三阴交、太溪、照海及申脉等,加接脉冲电疗仪治疗,每天 1 次,每次 30 min。结果:经过 40 天的治疗,41 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夜间觉醒次数明显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慢波睡眠的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P

3灸法

[JP2]灸法具有振奋阳气、驱寒除湿、通达血脉、调和阴阳、宁心定神的功能,且操作简便,现代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与失眠病患中,疗效明显。胡氏等[13]采用多功能艾灸仪灸治失眠症30例,取百会、关元、神门、安眠、三阴交。中药组口服安神补脑液。结果显示,灸疗组与中药组治疗后PSQI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特种针法

41耳针疗法郑氏等[16]耳穴贴压治疗失 32 例,取穴:神门、皮质下、脑点、交感、内分泌;配穴:肝、胆、脾、胃、肾。操作者 75%乙醇棉球消毒操作区,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双侧耳穴,并不断按压穴位,注意刺激强度,至耳部发热、酸、胀、微痛为宜。贴压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揉 2~3 次,每次 1~2min,睡前再按揉 1~2min;每贴压 1 次,可在耳穴上放置 3d,每贴压 5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1~2 d,再进行下一疗程,两耳交替进行。结果本组痊愈 24 例,有效 6 例,无效 1 例,1 例患者自动放弃,总有效率为 94%。孙氏[17]治疗60例60岁或以上失眠患者,接受3周之耳穴磁疗,均取相同的穴位:神门、心、肾、肝、脾、皮质下及枕,贴上每粒含66Gs之磁珠,结果治疗后的睡眠效果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进(P005)。刘氏等[18]用耳针揿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失眠 40 例,方法:揿针取神门、交感、皮质、心、肾、肝、垂前、耳背心。针灸组取穴四神聪、神门、安眠、四关穴即合谷(双)、太冲(双)、照海、申脉;对照组 40 例,口服安定片;结果:耳针揿针组总有效率95%,针灸组总有效率 70%,对照组总有效率 45%,耳针揿针组优于其余各组(P

42梅花针法庄氏[19]采用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治疗结果,痊愈24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100%。王氏[20]用梅花针治疗失眠 48 例,取穴:以不寐、梦多、心悸、烦闷易怒、神疲乏力为主要症状者,取后颈、骶部、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乳突区、阳性反映区;以不寐、精神不振、乏力为主要症状者,取胸部、腹部、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骶部;如症状好转,需巩固调理者,取脊柱两侧,重点为第 7 胸椎至腰部、骶部、大椎、中脘、风池、内关。结果总有效率为 792%。

43腹针李氏等[21]用薄氏腹针治疗 62 例失眠症,方法: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为基础穴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其他薄氏腹穴,隔日 1 次,连续治疗 8 次。结果 62 例慢性失眠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治愈率为 2419%,不同证型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 PSQI 有显著差异(P

44杵针胡氏等[22]用杵针治疗失眠 30 例,方法:杵针组30 例,予以杵针治疗,选取八阵穴和河车路;针刺组 30例,予以针刺治疗,选取百穴、四神聪等穴。2组均为每日治疗 1 次,每周治疗 5 次,疗程均为 4 周,于治疗结束后 3 个月随访。结果:随访2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杵针组 852%,针刺组 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5穴位注射李氏等[23]取双侧安眠穴(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抽取弥可保注射液1支,注入穴位,每天05 mL,总有效率100%。

5综合疗法

和氏等[24]运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失眠症,主穴取足三里,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不心俞、肾俞,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痰热内扰配中脘、内关,脾胃虚弱、胃气不和配脾俞、胃俞。每人每次共取4穴,先针刺,得气后,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4 mL,在各针刺穴旁开1 mm快速进入皮下,每穴1 mL,每日1次,7次1个疗程。结果48例痊愈32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谭氏[25]运用针刺并推拿治疗失眠36例,以神门、印堂为主穴结合辨证取穴配合头面颈肩及背部推拿,总有效率为100%。熊氏[26]采用耳穴贴压结合足部按摩治疗失眠86例,耳穴取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胆、脾、胃、肾,足部按摩取穴:厉兑、照海、太溪、行间、隐白、涌泉,以及头、脑、肝脏、脾脏、肾脏、胆、胃、胸、甲状腺、生殖腺、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反射区。有效率100%。王氏等[27]运用艾灸双侧足三里、涌泉,灸后在长强至大椎穴捏脊治疗失眠62例,总有效率967%。沈氏等[28]以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86例,显效50%,有效者占384%,无效者占116%。李氏等[29]取百会、内关(双)、水沟、三阴交为主穴,结合催眠疗法治疗失眠110例。对照组口服小剂量的帕罗西汀。结果针刺加催眠组显效率为8364%,对照组为8400%,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为273%,对照组为83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6小结

《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针刺治疗失眠的关键,正是在于它可根据其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近些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优势凸显,不仅可选用的优效穴位越来越多,而且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针法和灸法外,电针、梅花针、腹针、耳针等特种针法广泛应用于失眠的治疗,更有医家将现代医学的催眠疗法运用其中,使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现阶段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目前研究的重心偏向于临床总结或疗效观察上,对其作用机制的分析缺乏实验研究;其次,在疗效的评定上,尚缺乏统一标准;再者,针灸疗法因其简便、高效、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治疗失眠,但是选穴繁杂,方法众多,缺乏优化的治疗方案。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针灸治疗失眠机理的研究,进行有效的穴位筛选,优化治疗方案,采用国际公认的睡眠检测手段进行疗效评定,开辟出一条科学的中医特色治疗之路。

参考文献:

[1]袁彬,吴敏慧89例老年癌性疼痛止痛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8):1407~1408

[2]侯春英,刘强针刺治疗失眠1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3):61~62

[3]程慧芳针灸治疗不寐7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0):35

[4]林佳明针刺治疗失眠症100例[J].江西中医药,2009(1):50

[5]吴毅军,刘德江针灸治疗不寐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73

[6]刘淳四神针治神之法[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23~24

[7]唐艳,殷丽莉武连仲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之特穴特效[J].中国针灸,2007,27(12):927~928

[8]甘金荣电针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失眠7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57

[9]练书发,罗华轩电针“乳突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症15例[J].四川中医,2004,22(2):94

[10]郭元琦,郑观恩,陈丽仪,等电针治疗失眠10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2):25

[11]陈丽仪,郭元琦不寐证针灸治疗新思路[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0):21

[12]阮经文,廖新学,严英硕,等电针头部穴和体穴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9,24(3):159~161

[13]胡敏,崔学伟,孙伟多功能艾灸仪灸治失眠症30例中国针灸,2007,27(6):438

[14]李永,黄秀松弛训练法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失眠102例[J].江苏中医药,2004,25(8):41~42

[15]袁广宇艾灸治疗失眠症8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37

[16]郑爱军,周桂英,李丽耳穴贴压治疗失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9(6):53

[17]孙桂萍耳穴磁疗及特定穴位治疗老年人失眠症临床评估[J].中国针灸,2005,25(4):257

[18]刘泽洪,幸小玲耳针揿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失眠者40例[J].山西中医,2009,30(8):1055~1056

[19]庄丹红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5):33

[20]王红梅梅花针叩打治疗失眠48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50

[21]李黄彤,黄泳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失眠 62 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5):73~74

[22]胡幼平,李鸿,尹重,等杵针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65~369

[23]李金明,刘芳安眠穴穴位注射治疗失眠38例[J].中国针灸,2004,24(11):749

[24]和运志,李新立,刘群才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失眠48例[J].中国针灸,2005,25(10):728

[25]谭慧针刺并推拿治疗失眠36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61

[26]熊莉华耳穴贴压结合足三里按摩治疗失眠86例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37

[27]王华兰,尤艳利艾灸配合提脊治疗失眠症62例[J].陕西中医,2005,26(5):453

[28]沈莉,程坤,颜红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86例[J].中国针灸,2002,22(10):681

[29]李辉,赵冰,张宏针刺结合催眠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438

[30]张月峰针罐并用对大学生失眠并伴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3):117~118

上一篇:李幼昌辨治肝胃不和型脾胃病经验 下一篇:改变习惯要注意的10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