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时间:2022-06-16 10:50:37

赣州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要:在赣州市国土局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业务流程的分析和审批内容的学习,架构出了建设用地会审业务的工作模型。基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在网络通信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技术的支持下,对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开发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建设用地会审系统。

关键词: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建设用地审批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4-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ystem for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of Ganzhou City Land Use

Zeng Jie , He Shu

(Building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del of the approval of construction land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loc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project of Ganzhou City Land Bureau. Through 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approval process and references of Ganzhou City land use ,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Office Autom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land use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ystem are developed appropriate to the regional needs.

Keywords: Informationization; Office Automation; Land Use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ystem; Design

0 引言

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来是国土部门的工作重点,随着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日渐推进,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此则将国土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推向高潮。结合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标准,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并且与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土部门管理体系,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层次与服务水平则是一直以来新时期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新需求及新内容[1]。其中,建立快速、高效、透明的建设用地报批和审查系统,实现地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就成为一项重要发挥实践效用、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研究工作[2]。

长期以来,赣州市所有的土地会审报批工作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报批、手工收发文的工作模式,工作形式则以召开专题会议对若干报审件进行集中会审为主,因其信息化程度较低,会议周期冗长,工作效率不高,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全面推进的今天,已不能满足对建设用地审批管理进程的要求[3]。 所以,建立起规范、高效、透明的现代化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则显得尤为迫切。

1 业务分析

土地批审工作的每一步操作都与地籍管理、法规监察、耕地保护、土地规划等诸多工作密切相关,因而土地审批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土部门相应的工作规范,并且审批过程还要求做到严谨、合理、透明和高效。系统每一项流程操作都要符合建设用地管理机构的各项规程,这是系统模型设计的一项几本原则。在设计系统之前,就要对审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建成了完整和正确的业务模型,才能对系统控制流进行设计。

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会审工作一直以来就是以专题会议集中审理近期报件的形式进行,每份独立的报件都不能得到及时审批,需等报审单位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报件后再由上级领导确定是否召开会议进行批量会审。这种手工报批、手工审查及手工收发的传统工作管理模式,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的要求。

根据赣州市的实际工作要求,建设用地会审业务要经过申请人和行政窗口,报审单位(章贡分局、开发分局、收储中心)、地籍科、监察支队、监察室、耕保科、利用科、法规科等一系列科室的详查审批。其主要的业务流程可如1所示。

2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立足于解决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批审业务的自动化,其结构清晰的工作模型,是系统设计的根本依据。在符合国家相关工作规范的前提下,本系统结合赣州市建设用地批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内部业务、连同系统功能作出一些适当的调整。为了遵循传统会议集中式审理中任何审批人员有权知道其他审批人员对该宗报件的审批意见这一重要原则,需将已完成审批的部门意见及经办人信息显示在该系统的运行界面中,以便其他部门查阅及参考。依据前期调研的成果,本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如下:

(1)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实现建设用地从划拨用地、公开出让、作价出资、变更登记等各项审报事项审批过程的网络化管理,提供所有业务流程的数据输入、处理、流转及数据输出等基本功能。

(2)查询统计。通过编号、用地单位、土地坐落等实现多条件模糊查询;统计报件次数、汇总面积以及按报审事项提供统计结果等,对建设用地审批业务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内容进行查询、统计,生成符合要求的电子报表,并对系统涉及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备案。

(3)督办管理。要求记录每一项任务所耗费的时间,并按项目工作时限的要求、对项目办理的进展状态进行实时跟踪,也可通过改变报审表名称颜色和添加闪烁功能给予有关提示,项目超时则自动提示、报警和催办,同时通知经办人。

(4)打印。将通过审批并且需要存档的报审表格按照业务规范的文档格式进行打印输出。

(5)系统维护。对用户的操作权限、审批范围、口令密码等进行调整和修改;对日期、审批单位、报批材料等进行定制和设置;进行日志管理,记录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内容等信息;进行流程调整、数据库结构调整、输入输出格式调整;按时间段对审批的数据进行自动归档管理。还可根据需要在表单中增减业务科室,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流程(依市局实际需要而定)。

3.系统结构设计

3.1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为B/S结构,运行在市局局域网中,所有数据通过SQL存储在服务器中。系统是在JAVA平台上进行开发的,并采用FrontPage网络工具设计前台工作页面。整个业务功能的设计和实现采用了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充分保证系统功能和流程实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6]。

设计模式采用B/S架构来实现整个系统,在客户端安装通用浏览器,不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用户就能通过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办理流程业务,并且对于不同科室、不同业务的工作人员,所见到的系统界面都是相同的。整个界面是以简单明快为主体设计风格,最大限度遵照日常业务流程,使用户进入系统就能确定该完成的任务[4-7]。

系统的项目流转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方法是基于工作流进行处理的,各用户权限独立,并通过局域网实现数据存储、流转和共享。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如图2、3所示。

3.2 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安全性能和实践应用的需要,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采用基于J2EE技术路线的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并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与数据资源进行了分离,其逻辑架构如图4所示。该系统架构由客户端表示层、中间服务层和数据层组成。

由图4可知,其中各层的功能分析如下:

客户端表示层用于访问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并将服务层应用逻辑返回的结果以多种形式展现给用户,通常采用 B/S 的结构。

中间服务层是平台的核心。该层基于 J2EE 技术架构与建设,还需要选择和部署 J2EE 应用服务器,如: Weblogic,Websphere 等。其中由系统服务、系统组件和业务系统组件3 部分构成[8]。

数据层为应用服务层的运行提供基础资源服务,包括: 提供基础数据( 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和运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库系统;提供属性文件、XML 文件、日志文件及附件等存储的文件系统;外部信息资源系统;支持 Oracle 等主流数据库。

4系统特点与应用

系统的构架设计是完全根据审批工作的业务流程来规划和实现的,利用市局内部局域网将涉及建设用地审批的各相关部门和管理建设用地审批的各行政部门之间进行互联,实现了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报件的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管理以及整个流程自动化的目标。系统实现的特点主要有:

(1)整个系统流程规范化。各部门权限独立,人员职责分明,业务文档的传递和审批均通过网络执行。从报表生成、发送到领导审批、成果输出等均符合国家以及省市对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相关业务规范和要求。

(2)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完善。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最简便的设计方式,提供了比较简洁的用户界面,使用该系统的工作人员均能迅速掌握其操作方法。预期内的所有系统功能均获圆满实现如:查询、统计、督办等系统功能,由此而为用户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适用于网络运行。系统基于B/S结构,能通过网络接收、提供通用格式数据,实现了审批业务所有数据的共享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9]。领导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能够迅速和准确地掌握各项业务的进展,实现了业务动态的全程跟踪和实时督办。

(4)系统提供效能督办功能。系统自动记录每一项报件工作所耗费的时间、每个岗位经办人的工作效率以及各部门完成的工作量,对将超期或已超期的报件给予提示。无形中提高了审批工作的效率,大大优化了办公模式。

5 结束语

本文中的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会审系统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且在使用中不断朝着先进的方向修改和完善。在国内已经有许多省市已经完成了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建设,并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其他专题图形数据库相连接,实现了基于WEB页面的图库联动浏览和查询的功能。与之相比,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将本系统集成到市局电子政务平台中并实现与“一张图”工程的结合则是本项目下一阶段的攻关目标。

这一系统的建成开通,成功解决了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网络化、自动化、无纸化办公问题。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进程,这一系统必将集成到本市国土部门电子政务平台之中。为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赣州市国土局将不断努力完善这一系统的建设,继续强化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的运用来进行业务规范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徐绍史讲话[J].国土资源部网站,2012-02-29.

[2] 赣州市国土资源局.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十二五规划,2012-10.

[3]徐媛媛,高飞,胡小华.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的设计与实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821-1824.

[4] 王亚华,曾洪云.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J].江苏省国土资源,2003,(5):35—36.

[5]张忠生,王伯超,杨磊.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预审审批系统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5):3—7.

[6] 孟凡荣,吴明辉.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思路及进展[M].北京:中国土地学会出版社,2003.

[7] 孙毅中,严荣华.电子政务GIS集成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5,30(2):82—83.

[8] 冯永玉.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与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2):89—91.

[9] 汪利明, 杨武年, 韩玲玲.WebGIS 在数字城市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J]. 测绘通报, 2005, ( 10) : 60—63.

作者信息:曾洁(1990-),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土资源信息化;

贺书(1989-),男,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上一篇: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下一篇:高校多媒体实验室设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