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重提“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6 06:59:15

不得不重提“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思想内容要靠诵读来化解,疑难词句要靠诵读来识辨并记忆,文章的艺术营养要靠诵读来吸收消化。课内外优秀的诗文要靠诵读唤起联想和想象,增强语感,深化理解,巩固记忆。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教学目的;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41-02

诵读,就是指大声的读出来。自古以来,诵读就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诵读,把文字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斑斓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看着有形的文字会进行合理的想象,将自身的感情融合到文字中,从而大大增强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离开了诵读这一环节,我真不知道语文教学将如何展开。

正是如此,我的困惑便接踵而至。连古人都知道的学习方法,为何到了现代却没了容身之所。思前想后,原因大致有三:

(1)教育的功利性扼杀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教育变成了激烈而又残酷的竞争,学历、学校成了改变人生,发展人生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渠道。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这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学生诵读时间少了,做题时间多了,连早读都不放过。在学生心中,诵读纯属浪费时间,做题才是硬道理。机械的考试泯灭了学生读书的灵气,当然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从小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长大以后就更难了。

(2)“浅阅读”已成为一种时尚。浅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快速、便捷、简单、愉悦的阅读方式。它阅读面广泛,不受空间限制:书籍、报纸、网络、手机均可,床头、街边、公交车均可,可谓随时随地可以阅读。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步入“浅阅读时代”,人们更为看重读书的实用价值和娱乐价值。需要阅读的东西不胜枚举,需要接受的信息眼花缭乱,如此这般,人哪有时间去诵读,哪有兴趣去诵读,“快餐式”的阅读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学生们对教材的内容“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开手机进行他的“浅阅读”——一段笑话,一幅图片……高兴时会笑出声来。如果有人说读一读“四大名著”会对你们有很大的好处时,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听听《百家讲坛》不就清楚了吗·什么时候用到什么时候去查,很方便的。如此看来,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诵读。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3)现代人情感缺失。现代社会诱惑太多,人常常被外物所役,常常被物质欲望所蒙蔽。他们处处讲实用和功利,他们将占有作为满足。现代的学生也同样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只看重当下的利益,他们看起来有时狂躁不安,有时消沉迷茫,他们不会诵读一本好书来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他们也不可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他们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与书的作者产生过共鸣。如此一来,他们情感冷漠,人情淡薄,生活没有了激情。他们彻底被物质欲望征服了。

针对以上诵读被冷落的原因,我想提出以下三点必须诵读的理由。

(1)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学的过程是透视民族生命活动和心理发展的历程,是领略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立个性和深层魅力的过程,是塑造我们独特的心灵品格,传承经世致用,无与伦比的民族文化智慧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以自觉追求一种内在精神,内在魅力为目的的。语言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成长,训练语言就是训练精神,训练文化。我们必须通过诵读来训练语言,在诵读中了解和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感悟人生。如读孔子得仁爱的情怀,读老子得无欲的品行,读司马迁得严谨的态度,读王维得意气风发,读文天祥得浩然正气,读鲁迅得批判的精神,读巴金得博爱的胸怀。在诵读中与往哲先贤对话,从而获得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机会。

(2)“浅阅读”意味着什么·浅阅读意味着让人远离思考,让人的智慧和精神更贫乏,让人的精神世界变成“假富足”。在如今这个充斥着信息的时代,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快捷有效地获得信息的手段。但它并不能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这种浅而轻的阅读并不能让我们品味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诵读经典、名篇,这样我们才能发出一种心灵回应之声:读屈原,我们会感到自己的卑琐;读陶潜,我们会感到自己的势利;读李白,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消沉;读伟人,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让我们在“人格对话”中促进自己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提升。

(3)如何疗治情感缺失·一个人的情感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跟这个人读书太少有关。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或很少读书,他就如同在荒漠中一样充满寂寞与空虚。有人希望通过"浅阅读"来消除心中的寂寞与空虚,但这种快速的浅阅读并不能治疗他们的寂寞与空虚,反而让寂寞更寂寞,空虚更空虚。深层的诵读则不然,通过诵读,我们的情感会更愉悦,我们的心理会更满足。学生轻生的事情屡屡发生,如不是他们的情感有了缺失,那又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什么是苦难,什么是挫折,甚至不懂得亲情,他们心里只有他们自己。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感到孤立无助,从而选择轻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在遇事之前他们就诵读过一些名篇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杜拉拉升职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的话,那么我想他们应该懂得如何应对当下的“危机”。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吧!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经典诗文,优秀名篇是直接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做法。那么,在教学中怎样用好诵读法呢·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养成好习惯。一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用,一种坏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累。诵读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更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口到心到,聚精会神地诵读,专注于记忆,专注于课文。每天加强晨读,日积月累,一年下来背会的东西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 ,评价,运用等全是虚空的,不储存信息,就谈不上处理信息,而此处的诵读恰好是最好的储存信息的方法。为了使自己变聪明,我们也应该坚持养成一种好的诵读习惯。

(2)讲究好方法。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相结合,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相结合。既要从被动的呆读死记转变为主动的理解记忆,又要在反复中求得记得牢靠;既要善于从整体出发,又要善于化整为零。反复咏诵,展开想象,置身其境。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我在教学诗词和文言文时基本采用"五步预习法":初读,读准字音节奏断句;再读,读懂诗意词义句意;三读,读出作者思想情感;四读,与作者产生共鸣;五读,熟读成诵。

(3)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诵读课文的欲望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兴趣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记忆的潜能很大,从而坚定诵读的信心,一节课背诵一篇课文完全能够实现。其次,让学生从热爱民族文化的高度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不仅为了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让学生明白诵读与记忆的关系。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的,诵读是锻炼记忆的最佳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最后,还要让学生明白趁年轻时光多背诵些名篇经典,会使自己终身受用,背下的东西永远是自己的。

总之,诵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教学语文的必经环节。在诵读逐渐被淡忘之时,我重提诵读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各位老师和每位学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2008年2A 语文教学通讯《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语文学习》 吴泓

[2]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

[3]新浪网《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运用诵读法》

上一篇:“烟波”老师使人愁 下一篇:动物园大逃亡之你处理问题的方式